-
冈特·舒赫:无论德国大选结果如何,形势都对中国不利?
最后更新: 2021-09-29 08:52:24然而,现在不确定的形势出现了,对不对?许多第一次投票的年轻德国人根本不知道没有默克尔当总理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欧洲想知道谁会成为领导者,马克龙领导的法国是否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或者欧洲的法德“引擎”是否会减速。
中国想知道,在这个曾被称为“自由世界领袖”且多次被称为“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性”下台后,世界会发生什么。
在我看来:不会发生太大改变。
德国人可能会呼吁变革,但他们并不真想变革——他们周围的事情应该改变,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事情不能变。这种变化对今天的德国人来说有着相当消极的意义。在中国,改变通常意味着进步;而在德国,它的意思是“他们想拿走我的钱、自由和权利……”。
其次,德国总理这个角色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大。尤其是在联盟中以及在像德国这样的联邦国家里,民主有时就是一系列无休无止、令人痛苦的漫长妥协过程。激进的政策转变几乎从未出现过。
记忆中最近的转变是停止使用核能,就在福岛危机发生后,德国核电站的运行手续在经过漫长的审批后获得了稍许延长。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物理学博士总理或部长们改变了主意,而是因为灾难发生后不久,在一次州选举中,民众戏剧性地转向了绿党。
那么,我们能期望德国人民对中国的看法也会发生这样急剧的转变吗?
不会。这种转变通常只会由外部事件引发,而不是受到自上而下的鼓动,例如2015年后的难民危机、2020年后针对新冠疫情的限制措施,或近期发生的让自新冠及其后经济倒退起已经忘记气候变化的人民重新记起气候变化的德国洪水。
当中国出现在新闻中时,语境通常是中国在逐渐发展中。即使是像香港这样的具体事件,也是放在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和军事影响力不断增加这样一个语境大框架下。
作为个人,两位可能的候任总理也不太可能做出意外举动。与英国的鲍里斯·约翰逊或美国的唐纳德·特朗普不同,奥拉夫·肖尔茨和阿明·拉舍特被视为是软弱、可预测且无趣的候选人。担任财政部长的肖尔茨是个众所周知的人物,具有德国北部会计师的气质;而拉舍特试图一下取悦所有人——他可是把狂欢节作为文化不可割舍的一部分的北威州州长。作为个人,这两人都是职业政治家,不太可能胡作非为。
德国各党派对华态度
那么具体来说,当涉及到中国的问题时,各方持有何种立场呢?
位于柏林的非营利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专注于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生态发展以及这些方面对世界的影响,该研究所分析了德国主要政党的选举宣言。在这些文件中,各党派对选民们可能想要了解的所有问题都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如果有的话)。
从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各党派有很多共识。所有党派都同意,德国的立场就应该是欧洲的立场,谈判的立场应该基于欧洲的竞争力。他们希望建立公平的经贸关系,但由于对新疆的制裁和反制裁,中国和欧盟此前谈判了8年并旨在实现公平贸易目标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在欧盟层面上陷入了僵局。
就我个人看来,我认为绿党和自由党都极有动机与中国进行对话。
如果中国、印度和美国不跟德国一起做,那德国在遏制全球变暖方面的任何努力都将是杯水车薪。在所有国家中,中国不仅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而且还拥有最大规模的环保发电产业。如果想要拯救地球,那么明智的做法是首先抹平世界观的分歧。中国最近决定停止在世界各地进一步建设燃煤发电厂,这应能受到绿党人士的欢迎。
自由党人天然具有捍卫公民自由和个人自由的基因。尽管这让他们对香港、台湾和新疆等有争议话题或社会信用体系产生了强烈的情绪,但他们也应该承认,无论另一个国家选择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从自由主义的角度讲,自由主义者都应该容忍这种选择自由。虽然他们可能不同意我的这个观点,但自由党是德国最热衷发展经济的政党。他们主张权力更小的政府和更少的官僚主义,提倡企业家精神、自由贸易和通过经济联系实现繁荣。
现在看来,似乎中国本身比德国人民或其代表更能直接影响德国对华立场。德国的态度此前没有发生过重大转变,在新政府执政的可见未来也不应会发生转变,除非中国自己做出重大政策变化。与感到本国霸权地位受到威胁的美国不同,德国作为出口国,已从中国的崛起中获益良多,因此对脱钩不感兴趣。
任何真实或被认为是真实的侵犯人权和个人自由的行为才能给政客们造成压力,迫使他们做出明确的声明。关于统治收紧、社会信用体系甚至内乱的坏消息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偏见和缺乏第一手的观察,我们很容易就相信中国发生了坏事。
除了“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欧盟还为中国创建了一个“系统性竞争对手”的表述,这不仅提醒我们中欧制度不同,而且间接暗示出竞争的最终结局可能是制度变革。欧洲人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这一观点,对中国不再有其他的期待,就像我们欧洲人过去几个世纪做的宗教上的或政治上的传教工作一样。
中国应该努力消除这种错误的偏见。为此,它需要与外界进行对话。
想要对话,环境保护可能是一个极好的话题,因为只有全球合作才能保护环境。绿党不仅在德国大选中取得了史上最好成绩,而且成功地迫使所有其他政党努力实现更环保。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无论德国大选结果如何,形势都对中国不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美方称普京挑美女翻译分散特朗普注意力,俄方回应
2021-09-29 08:12 特朗普 -
朝鲜首次试射高超音速武器
2021-09-29 07:43 朝鲜现状 -
美国新增确诊109691例、死亡1937例
2021-09-29 07: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中央司令部司令:我负全责
2021-09-29 07:06 阿富汗 -
“我没孟晚舟幸运,我的祖国没有给我强大支持”
2021-09-28 21:56 华为 -
“立陶宛在对华外交上没有长远计划”
2021-09-28 21:53 欧洲乱局 -
阿媒:塔利班将暂时执行查希尔·沙赫国王时期宪法
2021-09-28 21:22 阿富汗 -
捷克排除中俄参与核电站项目,外交部回应
2021-09-28 20:51 核电 -
孟晚舟回国后,中方代表在联大舌战加拿大外交官
2021-09-28 19:35 欢乐联合国 -
俄媒:在反华同盟里印度是多余的
2021-09-28 19:05 -
-
离美国政府关门还剩不到三天,共和党“违约”了
2021-09-28 18:17 美国政治 -
韩法院命令三菱重工出售资产赔偿二战劳工,日本急了
2021-09-28 18:00 日本 -
莫里森称中方无兴趣与澳直接对话,外交部回应
2021-09-28 17:26 -
外交部:孟晚舟事件得以妥善解决具有积极意义
2021-09-28 17:19 观察者头条 -
潜艇生意被英美“撬走”,法国转头卖了3艘护卫舰给希腊
2021-09-28 17:12 法国见闻 -
美媒妄称在华西方人或被用作人质,外交部:又在玩“狼来了”
2021-09-28 16:19 -
1977年纽约大停电引发了9个月后的婴儿潮?研究:停电对出生率无影响
2021-09-28 15:00 -
抗衡“一带一路”,拜登先从拉美下手了
2021-09-28 14:14 美国一梦 -
“中方会接你的电话吗?”“不会”
2021-09-28 14:03
相关推荐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9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6“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7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