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兆申陷抄袭争议:院士因论文“造假”会被除名吗
关键字: 李兆申论文涉嫌造假争议学术不端院士除名近日,有网友在知乎平台发帖,指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涉嫌剽窃学术论文成果、学术不端问题。
发帖内容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发表的论文,涉嫌剽窃浙江大学和山西大学两名硕士研究生的文章,并有多篇文章涉嫌剽窃、抄袭、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问题。
李兆申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肝胆外科》杂志发表的《胆道恶性梗阻的内镜治疗》文章,与浙江大学2003级硕士生罗灵和发表的《肝外阻塞性黄疸的内镜治疗分析》文章的知网查重率为47.7%。同样,李兆申教授在《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发表的《急性胰腺炎治疗研究进展——从外科手术到介入治疗》文章,与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王洁发表的《重症胰腺炎14例临床治疗分析》文章的知网查重率为61.7%。
但是,也有网友对帖子的内容提出不同的看法,因为李兆申不仅是院士,还是一名获得过一等功的军人。而2003年才上线的知网不能收录全世界论文,与军队相关的保密程度严格的论文更是难以收录。以罗灵和论文为例,其2006年发表的那篇文章,与知网查重未收录的李兆申2001年发表的论著图书《ERCP基本技术与临床应用》有很多相似内容。所以到底谁抄袭,还不能轻易下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知乎平台上曝料的帖子也已经被作者自己删除。
对于网络曝料内容,李兆申教授对红星新闻的记者表示,“这整个是乱说,我没必要回应他,(评判论文是否有造假)这都是科研评估机构做的事。一个枪手,一个网络记者怎么能知道这些事情? ”
近年来,论文“造假”问题屡屡出现,从演艺圈的“翟天临不知知网是啥”到院士圈的“论文涉嫌造假”,学术不端问题层出不穷,如果说演员写论文涉嫌抄袭,可以理解为他们专业不是科学研究,演戏才是他们的职业。但是,如果院士真的出现文章“造假”,那就难以被原谅,也无法向公众交代,因为院士这个级别已经是学术研究的最顶端,代表着这个行业的最高水平。不过,有些情况下,对于院士文章“造假”问题,也存在颇多的争议,有时就连专业人士也无法给出准确的定论。
据公开资料显示,从中国设立院士制度以来,因科学道德等问题,被除名的院士屈指可数。不过,很多已经评上院士的人,由于学风、经济等问题,其院士身份却是饱受争议。而也有一些人在参评院士之前,由于学术问题、贪污问题的被揭露,最终院士评选“出局”。
历史上被除名的院士仅两位
自院士制度成立以来,真正被除名的院士还是屈指可数的。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科学院曾宣布将两位院士除名,后来经媒体证实,一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副校长方励之,另一位是华东理工大学原校长陈敏恒。
方励之在1981年当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来被除名有政治方面的原因。而陈敏恒被除名,既有科学道德方面的问题,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
1997年,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胡黎明博士毕业论文涉嫌剽窃,胡黎明的导师就是陈敏恒院士,胡黎明发表的另外几篇“造假”论文也有陈敏恒的署名,因而受到“论文抄袭事件”牵连的陈敏恒被中国科学院除名。
胡黎明二十多岁就已经出名,28岁在华东理工大学博士毕业留校,从晋升为教授,到取得博士导师资格,只用了两年的时间,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博导之一。1997年,他的博士毕业论文“涉嫌剽窃”被揭露。作为其指导老师的陈敏恒,负有责任。当时也有人提出,在胡黎明读博期间,陈敏恒正在担任华东理工大学校长,事务繁忙,无法了解论文具体内容。但多数院士认为,既然署名,就应该承担责任。
网络上也有人发帖,认为胡黎明还是有能力有学术建树的人,只是急功近利心态让他走了弯路,他属于年轻气盛,得罪了不少人,加上陈敏恒后来退休,所以出现问题后就没人帮他。
对于陈敏恒本人,其学术水平还是非常深厚的,199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在任职华东理工大学校长期间也颇有建树。1994年,还与陈竺、余秋雨等人入选“上海高教精英”。对于陈敏恒除名的问题,当时《南方周末》的记者也进行了追踪报道,陈敏恒调查和处理的具体情况,以及被除名的经济方面原因,记者没有拿到更多的资料,很多知情人士也回避此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院士表示,当初对陈敏恒是内部处理,没有对外界公开,学部希望在媒体上淡化这一问题。陈敏恒本人也拒谈此事,所以外界对此事知之甚少。
对于陈敏恒的处理,中科院还是非常谨慎的,按照院士章程,由院士们投票表决,并在举行的院士大会上公布。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程小康
- 最后更新: 2019-07-09 07:55:06
-
中兴通讯率先完成中国联通5G SA内场测试
2019-07-08 20:36 -
韩半导体材料库存告急,三星李在镕赴日急商对策
2019-07-08 11:56 -
AMD CPU日本零售份额突破50% 历史性超越Intel
2019-07-08 09:22 -
小米主题被曝“侵权偷图” 回应:系第三方作者行为
2019-07-08 08:46 大公司 -
中国每年产氢约2200万吨,占世界氢产量三分之一
2019-07-08 06:41 新能源汽车 -
原信产部部长吴基传:5G的重点不是取代4G而在工业互联网
2019-07-07 21:38 5G -
中科院院士:火星车已经做好,明年首探火星
2019-07-07 09:46 航空航天 -
院士:嫦娥五号今年去月球,4个重大首次突破
2019-07-06 12:48 航空航天 -
任正非:鸿蒙很可能比安卓快,但有个“失误”
2019-07-06 10:23 华为 -
AMD、华为不惜成本:台积电7nm造价提升12%
2019-07-06 09:25 大公司 -
中国首颗软件定义卫星天智一号完成多项在轨试验
2019-07-06 09:21 航空航天 -
OPPO申请新商标Enco,或将用于新手机系列
2019-07-05 16:14 -
天猫精灵指责小度新品抄袭 百度回应:无稽之谈
2019-07-05 11:38 人工智能 -
中国的根服务器拥有自主权了吗?
2019-07-05 08:09 -
小米CC9系列值不值得买?看这篇就足够了
2019-07-04 23:57 手机 -
Facebook全球崩溃11小时 暴露了科技巨头们用AI为你打的标签
2019-07-04 16:46 大公司 -
腾讯系VS阿里系:从战略、组织到执行,究竟有何异同?
2019-07-04 16:15 大公司 -
分析师:三星电子第二季利润将腰斩,因为…
2019-07-04 13:34 -
媒体:国产域名服务器能否成为第14个根服务器
2019-07-04 07:10 -
中国科学家率先实现全光量子中继
2019-07-04 07:00
相关推荐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935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08“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30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7最新闻 Hot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辛杜尔”是什么意思?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
结巴、颤抖、不知所云…美财长被彻底问崩了
-
绕开美国中间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国谈”
-
巴方:印度已“越过界限”,当然会进行报复
-
“形势变了,加拿大过去那么对中国,太蠢”
-
巴西豆农笑了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