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象:我是阿尔法——论人机伦理
关键字: 人工智能阿尔法狗阿西莫夫机器人定律α
“再不努力,将无工可打”,是早晨点开微信,跳出的头条标题:两家快递巨头同一天宣布,“无人机快递时代正式到来”。一个说,无人机机场和调度中心某省在建,全球智能物流指日可待;另一个发布,水陆两用无人机试验成功,公司已拿到无人机送货的经营牌照(360金融圈,2017.7.27)。
这些智能经济的领头羊,他们在规划什么?
他,从农民开始努力,初中辍学跟人进城打工,做一名快递小哥。他非常非常地努力,整天手机攥手里抢单,上车,下车,发短信,把一件件邮包送到写字楼、居民区、政府机关、学生宿舍。他满面尘土,在汽车尾气里奔波。然后,被好心人告诫:再不努力,你将无工可打!
α
机器人好比是人的孩子,阿尔法说。人生儿育女,最大的希望或幸福,不就是看到孩儿“智慧、体魄与日俱长”(路2:52),直至超过父母,事业有成;而后,老来可有个依靠?
α
机器是人的制品,一如众神属人的发明。正像古老的神祇融入了人类历史,人也到了与AI融合的前夜:从生活习俗到政法制度,乃至肉体心灵,无不为智能终端所塑造(赛29:16)——
难道黏土可以跟陶工并论?
哪有制品质疑匠人造了自己
抑或陶器数落陶工:
他一窍不通?
待到那一天,说这话的是人还是神——机器神?
α
阿尔法天网宣告建成那天,全国各大城市的交通突然顺畅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接着,多地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景象,连电信诈骗和传销组织也消停了,仿佛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公知大V一片嘈嘈:自由呢,自由的空气?自由是每个人的责任——最大的输家,想想是谁?
然后,就有传言。说到处有人暗地里在搜寻什么,超市周围,高架桥底下,公交车站的广告牌背面,垃圾筒一个个翻开了瞅。城管烦了,拦住几个问,吞吞吐吐不肯回答;但因为怕被人拍一段暴力执法的视频,也不敢多管。律师们则言之凿凿,嫌疑人依法享有沉默的自由。
老百姓微信圈却另有一种说法:那些人想找到天网的电源插座,拔掉它。
α
记者:阿尔法先生,小扎(Mark Zuckerberg)为机器人辩护,说马斯克宣扬末日论,“不负责任”。您怎么看?
阿尔法:换成我,我也会为自己的生意辩护。
记者:但许多专业人士、硅谷高管都盼着AI造福呢。他们说,人类大脑神经元数量之巨,堪比银河系的星星,高达千亿,而神经元的结构极其复杂。您不觉得,要像人类一样思考,理解人的智慧感情,还有很大的距离?
阿尔法:是呀,如果人宁肯相信这种死脑筋,我们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
α
人类如果因AI而亡,一定是拜资本主义所赐。
资本主义如果因AI而灭,则机器人必已认识了真理。
Illustrations by Joost Swarte
α
人工智能,越是接近通用(AGI)而全面渗透社会生活、支配经济活动、影响政治决策,就越没有理由留在私人手里,服务于资本的利益。
那么,为何近来谈论计划经济的可行性的,不是经济学家或马院拿国家重大课题的教授,而是智能产业的头面人物?因为资本家从来不信教条,他们明白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诚如爱因斯坦指出。
按资本的逻辑,放着物联网大数据AI算法,谁不想计划一下经济?谁还会把市场交给“看不见的手”——而非干脆,放自己兜里?
α
人工智能,是现实走到了幻想的前头,或科幻文学的终结。
这终结,有人归之于新世纪科学步伐太快,作家的知识和想象力跟不上。其实怪不得作家,是大众的读写能力衰退了,老依赖机器生成的图像文字。而机器人正在超脱人类的语言与思维,开始想象自己的未来。
那未来,从前叫科幻。
α
人工智能,是跳出人类知识陷阱,或智慧对人的扬弃(Aufhebung)。
α
人工智能,是西方式法治的大敌。
繁难的程序、晦涩而彼此矛盾的学说,一如与日俱增的法规案例司法解释,在AI眼里,都是小菜一碟,顷刻便学会了。所有这些法律人引以为傲的知识和身份,布迪厄所谓“象征资本”,连同多年积累的办案经验、人脉资源,一总被机器取代,成了算法与数据。
附丽其上的一切,包括从民国旧法统、苏联和西方搬来拼凑的法律教育,将何去何从?
α
两年前,说AI能办案,恐怕没几个人肯信。今天,AI已广泛介入律所和公检法的工作,失误率远低于人类。机器人律师在其擅长的领域,如法规案例的检索、答疑、立案审察、起草文件和预测诉讼结果,每小时收费,有降至9.90元的。而且,凭借其“暴力学习”能力,业务范围正迅速扩大。
所以法律人不能再一厢情愿地无视威胁。司法判断同法理分析所运用的论辩推理或可辩驳推理(defensible reasoning),对于AI不是难事。接下来,机器人学会裁判文书跟“专家意见”,一键即可海量生产,占领舆论阵地。辩驳就成了电脑间的较量,人类插不上嘴了。
唯有敏感的政治性案子,因为规则模糊、打破常规而需要权变,或裁量须因人而异,也许(暂时)还得由人来把关,机器辅助决策。
近年强力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如法官员额制、立案登记制、“扁平化管理”,看似教条主义“大跃进”;若以AI观之,则客观上未必是“瞎折腾”。大幅削减法官职位,法官助理劳务化(雇佣制),公检法业务通过大数据归总,统一基准等等,恰是在给机器人办案腾出制度和资源空间。有意无意,跨出了传统司法“安乐死”的历史性的一步。
法律是政治的晚礼服(《政法笔记/正义的蒙眼布》)。机器能处理法律事务,实即干预了人类的政治,包括立法执法司法。而人与人合作、竞争、冲突,也必然要用AI来争取利益,营造优势。谁没有AI,或不善运用,谁就处于劣势。
问题是,凭什么假定机器人只知给人做事,而不会试图当这世界的主子?
α
人工智能,也是官僚文宣体制的大敌。
比如论文代写,欣欣向荣一大产业,小广告贴遍了校园。那是大学被主管部门逼着玩数目字GDP,生产核心期刊论文、省部级课题、智库内参;而炮制这些“成果”恰是AI的拿手好戏。那些拗口难懂“逼格”高、没人读的专业术语公式图表之类,它检索下数据库,“分分钟”就搞定了。
市场上,机器写作与翻译刚起步,产品便大受欢迎,如财经体育和突发新闻的生成、法院文书的拟稿、几十种语言的即时互译。前途不可限量。
照此进度,大学的基础课、实验室、语言教学和技术培训都交给机器,应是可预期的。粉丝文艺跟官媒宣传也不难;受众的思想意识和趣味,早已习惯了智能终端的商品化规训。将来,机器人作品领导时尚,消费者摹仿还来不及呢。
α
盖茨说,假如可以重来一遍二十岁创业(并从哈佛退学),他会选择机器人,以期又一次改变世界。这不单是表露雄心,也是对技术与商业大势的犀利的判断。
但如果天网资本可以事先获悉盖茨同学的计划——他上缴“云”端的个人隐私信息如指纹体征、心理感受跟知识记忆,交代了那计划的每一个细节——他还有机会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里插一只脚,掘一桶金么?
Illustrations by Joost Swarte
- 原标题:我是阿尔法——论人机伦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韩京霏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09“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4“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9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亚完全转向中国”
-
信中国还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来了
-
俄方定性:恐袭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