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川:小县城化债有多难?我以Q县为例算算账
四、经营县城不可持续:非税收入与税收的萎缩
中央和省级试图通过发放“专项债券”促进县政府经营县城,县政府干部则指望通过经营县城应对债务风险,于是形成“欠债—经营—还债”的经营逻辑。然而,经营县城是否可持续,则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对于一般的县城经营而言,“旅游资源”并非一个可靠的经营支点。Q县有一点旅游资源,但并不突出,最多是打造一个特色商业小镇,开发一些餐饮等商业门店,其规模无法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
具体而言,经营县城,主要是为了获取“开发房地产”带来的土地出让金、罚没收入、行政收费等非税收入,以及“建设产业园区”等带来的税收。据Q县财政局数据,在2019年Q县的12.26亿财政收益中,税收就占到了62%,非税收入占38%。
在Q县财政的非税收入当中,最大一块收入来源是土地出让金。Q县的县城,现在至少有10个楼盘正在开发,大部分是高层楼盘。总共有20多个楼盘,最早的楼盘开发于2006年。2019年上半年开发的楼盘,让Q县获得土地出让金10亿元,这些楼盘大部分都已售罄。2020年,县财政又获得土地出让金收入13亿。
农村出身者,是县城楼盘购买的主体。他们将县城的购房行为,视为一种生活改善型消费。根据预测,2020年是一个县城购房的“小高峰”,再过3-5年,县城房地产市场就会饱和。因此,现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都看准了未来的几年机会。若要依靠“开发房地产”经营县城以获得土地出让金,则显得不可持续。
资料图来源:新华网
罚没收入,2019年Q县取得了4000万。其中,公安部门贡献了1/3,主要来自交管部门,多的时候可以达到1000万。环保政策大幅度调整时,工商管理部门贡献了100-200万,国土部门贡献了200-300万。由于环保导致工厂关停,现在工商部门、国土部门都很难罚到那么多钱。由于治超力度加大,交管部门也只能罚到几百万。
这些部门以前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现在都转为全供事业单位。部门罚没权的收回,降低了地方行政的经营属性,有利于将营利行为转变为公共行为,重建行政合法性、促成产业转型和社会转型,但却进一步增加了财政负担。
行政收费,2019年Q县取得了1.5亿,主要是国土耕地开垦费,近1亿。其中包含增减挂钩指标收入6000多万。这笔收入每年浮动大,企业占地、项目开发建设多的时期,这笔费用就收得多。2017-2018年,县里指标能在省会城市挂牌卖1-2亿。但目前指标供给太多,形成供给排队,供给竞争激烈,指标也卖不动、不值钱了——“现在县里自己建设,也增加一些建设用地,就自己用了。”
国有资本收入,2019年Q县取得了6000多万。基本来自国有资本入股企业分红。其中,国有水泥厂分红2000多万,2个民营石子加工厂分红3000多万,农村商业银行分红几百万。但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水泥厂、石子加工厂的生产成本上升,直接影响到收益和分红金额。
总体而言,除了来自国有资产门面房出租、矿山拍卖、矿权收益的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益,以及根据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取总额2%的教育附加,县城通过经营获得其他各项非税收入的能力正在逐渐下降。
那么,经营“产业园区”获得税收这条途径又如何呢?
Q县经营产业园区,开发了几个主导产业,但大部分都已陷入停滞或萎缩的状态。县里的干部向笔者一一盘点了这些产业:
(1)门配件产业。曾经吸引了几十家企业,投资太大,但近年来销售不佳;
(2)小提琴产业。属于投资小、技术含量高的加工项目,主要出口。有10-20家企业,几乎不亏本;
(3)建材产业。原来附加值比较高。但近年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矿产、白灰、水泥、小石子、砖厂等产业都要升级,许多工厂都处于半停产状态,严重影响建材产业的效益,其中矿山关停一年能减少1亿收入;
(4)机械产业。生产环保除尘设备、汽车轮圈。效益好,但规模小。每年收益1000-2000万,创造税收200万,微不足道。
可见,除非将产业嵌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在环保政策严格执行并趋于常态化的背景下,县城建设产业园区的风险大、体量小,也很难为县城经营贡献长久生命力。一旦县城税源不稳固,依靠市场的“经营县城”也就难以为继,甚至形成“欠债—经营—欠更多债”的恶性循环。
资料图来源:新华网
五、城建债务如何化解?危险的转移支付兜底逻辑
如果经营县城难以为继,化解城建债务,就只有依靠转移性收入,这意味着债务化解最终将转为政府兜底的逻辑。
2019年Q县的转移性收入,由如下几部分构成:
(1)均衡性转移,6亿(8亿,上解2个亿,增量分成)。来自费改税、营改增、税改、大的调资(工资增加部分),每年增加的转移支付。
(2)特殊性转移支付,1亿多。Q县为革命老区,军事驻军多,这笔费用每年增加。
(3)专项转移支付,10多亿。其中,教育近2亿,社保2亿多(主要是医疗卫生,新农合补贴8000多万,公卫、养老)、农林水(种植)补贴近1亿。
(4)一般性转移支付,10多亿。
一旦转移性收入也无法化解城建产生的债务危机时,距离全局性财政崩溃的边缘就不远了。
透过县域财政危机的形成机制,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县域经济发展应当遵循的关键原则:
一是正确评估县城发展能力。
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推动过程中,县级财力薄弱的县城更容易产生高负债问题。作为人口净流出地区的县域经济体量有限,工业发展程度不高。此类县城不具备区位和资源优势,没有能力复制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和东部“百强县”的发展经验。
二是恰当定位县域发展目标。
位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政府盲目招商引资、开展工业园区化和大城市化建设,政府投入无法带来相应产出,造成国家公共资源的大量浪费。此类县城的发展目标应顺应人口流动趋势、产业分布规律和社会民生需求,不应脱离实际、盲目贪大求全,诱发政府无序贷款融资。应在县级治理考核中弱化GDP比重,扩大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综合指标比重。
三是恰当处理政治与行政的关系。
县域财政结构性缺口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切实际的政治目标。因此,县域政府要避免治理事务的泛政治化。上级政府只应负责把握大体方向,克制对行政过程和行政指标进行精细化安排的政治冲动,适度保留县乡政府主体性的运作空间。这样才能实现投融资市场化,从根源上解决县域财政缺口增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2024年全国两会新闻中心今日启用,3千多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
2024-02-27 08:06 -
贵州女企业家讨工程款被批捕?当地政府通报
2024-02-27 07:09 依法治国 -
武汉警方通报女子举报其被一派出所民警强暴:成立调查组核查
2024-02-27 06:51 依法治国 -
报中央批准,开除两“虎”党籍!
2024-02-26 20:47 廉政风暴 -
李强: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2024-02-26 20:23 政坛观察 -
深圳广州地铁将实现互通
2024-02-26 17:27 -
受贿超6949万!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宋太平被判14年
2024-02-26 17:06 依法治国 -
我国今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
2024-02-26 15:46 航空航天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在京举行
2024-02-26 15:46 -
“如果我们能为世界提供第二选择,那些几纳米的产品只能变成库存”
2024-02-26 13:34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中美金融博弈我们是弱者,需要防范三点
2024-02-26 13:13 观察者头条 -
中央政治局委员等有关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2024-02-26 13:04 -
宗馥莉已接替宗庆后,担任娃哈哈电商执行董事
2024-02-26 11:46 -
国家医保局:极大缓解药品“进得了医保、进不了医院”瓶颈
2024-02-26 11:10 医疗改革 -
江西崇义:彩礼不超3.9万,子女可优先入学
2024-02-26 10:32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2月26日至27日在京举行
2024-02-26 09:39 -
盘活“天下第一水司楼”:独山县提出酒店今年建成投用
2024-02-26 08:17 -
事关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即将出台
2024-02-26 06:48 安全生产 -
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明起访陆,“有机会将向遇难渔民家属表达慰问”
2024-02-25 22:10 两岸关系 -
霍步刚已任辽宁省委常委
2024-02-25 21:28 高层人事
相关推荐 -
美国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无理且自大” 评论 172“特朗普最大的中东外交豪赌” 评论 48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评论 190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485“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140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