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法时隔32年重修订,希望能解决地方人大职能“庸俗化”问题
在财政危机和民怨面前,地方人大最终很可能成为地方政府意志的背锅侠。这与应当发挥监督职能的“第三方机构”的困境是相似的。[全文]
-
小县城化债有多难?我以Q县为例算算账
中央和省级试图通过发放“专项债券”促进县政府经营县城,县政府干部则指望通过经营县城应对债务风险,于是形成“欠债—经营—还债”的经营逻辑。然而,经营县城是否可持续,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全文]
-
学生因厌学辍学,骗了副镇长300块还未返校……
有校长围绕小学三年级的包保学生转,每天亲自开车接送他们上下学。一些包保学生虽勉强重新走进课堂,却并不学习,反而在课堂上大吵大闹,不服从老师管理。为保证基本课堂秩序,校长只能为他们开热点,让他们玩手机……[全文]
-
基层“造景”:“其实每个街道都一样,看你怎么吹”
街道干部们都明白,“造景”的精髓在于“夸张”和“粉饰”,往上报的材料其实就是一篇文章而已。……某街道有项工作还没有开展,但是经验材料就已经被“造”出来了。街道干部认为,先把经验材料写出来,再照着这个经验做,做了就是“经验”。 [全文]
-
“喂12345吗?我喝多了送我回家,否则差评!”
“无理诉求”包括反对土地流转政策、要求对有争议的土地进行确权、要求疏通自己田里的水、醉酒后要求政府接送其回家等等。这部分村民的观念中已然出现自我责任和政府责任的边界错位,表现出“好吃懒做、赖天赖地”、“自己不解决,都坐等政府帮忙”的倾向。[全文]
-
社区防疫,如何安抚宅在家的居民?
一些看起来表现积极的“平衡家庭”成员,习惯于有罪推定,经常打电话质问社区和物业“对楼栋是否消毒”“用的是什么消毒水”“我怎么没闻到味,没见到消毒的人”,声称“不是针对你们,而是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利用手机微信扮演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评论家角色。[全文]
-
作为海归博士,我想说说待遇问题
在待遇方面,优秀的本土人才一定不如海归博士的现状是不合理的。同时,若要将海归博士的待遇定位在普通本土博士的水平上,同样是不合理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