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银行陷51亿元连带赔偿诉讼,银行责任边界再引争议
5月14日,北京银行公告披露(601169.SH),因涉及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被投资者索赔51.47亿元,并要求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一金额不仅刷新了近年来A股市场因财务造假引发的民事赔偿纪录,更将银行在上市公司资金监管中的角色争议推向台前。
案件背后,是康得新长达四年的财务造假“黑洞”。这家曾被誉为“新材料白马股”的上市公司,通过虚构销售、虚增利润等手段累计虚增利润超百亿元,而其控股股东与北京银行西单支行签订的现金管理协议,成为掩盖财务造假的关键工具——上市公司账面显示的122亿元“银行存款”实为空壳,资金早已被违规归集至控股股东账户。北京银行因未尽审慎监管义务,不仅被监管部门重罚,更在投资者诉讼中被指控为虚假陈述的“协助者”。
对北京银行而言,这场诉讼不仅是法律层面的责任厘清,更是业绩承压下的又一重击。2025年一季度,该行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不良贷款率虽小幅下降,但拨备覆盖率缩水、零售业务转型遇阻等问题接踵而至。
康得新财务造假“黑洞”牵出银行责任,诉讼阴影下面临挑战
5月14日,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收到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书,涉及浙江中泰创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对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起的诉讼。原告要求康得新赔偿因虚假陈述导致的投资差额损失51.47亿元,并支付佣金154万元、印花税514万元,同时要求北京银行及其西单支行等十名被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截图来自北京银行公告
案件的核心争议源于康得新持续多年的财务造假。2019年,康得新因无法兑付15亿元短期融资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揭开其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增利润等手段在2015年至2018年累计虚增利润115.3亿元的惊天骗局。更关键的是,康得新与控股股东康得投资集团签订《现金管理合作协议》,将北京银行西单支行账户的122亿元资金实时归集至康得投资集团账户,导致上市公司账面显示的“银行存款”实际为零。这一操作直接导致康得新2018年财报中“货币资金”项目虚增122亿元,成为财务造假的核心手段。
北京银行的责任焦点在于其现金管理服务。西单支行与康得投资集团签订的协议允许上市公司资金被违规归集,且银行在对账单中以“应计余额”掩盖实际零余额,甚至出具虚假询证函。2020年,北京银行因该业务违规被银保监会罚款4290万元,并被交易商协会暂停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6个月。此次诉讼中,原告主张北京银行未尽到对上市公司资金监管的审慎义务,构成对康得新虚假陈述的“协助”。
在诉讼阴影笼罩的同时,北京银行的业绩表现亦不容乐观。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71.27亿元,同比下降3.18%;净利润76.72亿元,同比下降2.44%。这是近十年来北京银行首次出现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
数据来自北京银行业绩
从业务结构看,利息净收入下降是拖累业绩的主因。2025年一季度,北京银行集团口径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42%至125.92亿元,主要受LPR下行、贷款收益率承压及存款成本刚性影响。此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从盈利2.58亿元转为亏损11.98亿元,反映出金融市场波动对银行投资收益的冲击。
资产质量方面,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1.30%,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但拨备覆盖率下滑10.67个百分点至198.08%,风险抵补能力有所弱化。在零售业务转型方面,北京银行虽在信用卡、消费金融等领域发力,但面对互联网银行的竞争,其客户获取成本与风控压力显著增加。
责任边界:银行在证券虚假陈述中的角色争议
此次诉讼的特殊性在于,北京银行并非康得新虚假陈述的直接实施者,而是作为资金监管方被卷入。原告主张的连带赔偿责任,实质是要求银行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买单”。这一诉求背后,折射出资本市场对中介机构责任边界的深层争议。
从法律视角看,根据《证券法》及司法解释,证券虚假陈述的责任主体包括发行人、控股股东、董监高及中介机构。北京银行作为资金托管方,其责任认定需结合具体行为与过错程度。例如,若银行明知或应知上市公司资金被违规归集却未制止,可能被认定为“帮助造假”;若仅因协议条款存在漏洞,则可能仅承担补充责任。
近年来证券虚假陈述诉讼呈现“穿透式追责”趋势。2023年,佛山农商行曾以类似理由起诉北京银行,索赔6244.11万元;2024年,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因康得新审计失败被罚没1188万元。这些案例表明,资本市场对中介机构的问责已从“形式合规”转向“实质审查”。
尽管北京银行在公告中称“因被告主体多,本案对本期及期后利润无实质影响”,但51亿元的索赔金额仍不容忽视。若法院最终判定银行承担部分连带责任,其资本充足率与盈利能力或将承压。此外,诉讼的持续发酵可能进一步削弱市场对北京银行风控能力的信心,影响其存款增长与融资成本。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此案或将推动银行现金管理业务的合规升级。近年来,监管部门已多次强调上市公司资金监管的独立性,要求银行避免成为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工具。北京银行的遭遇,为行业敲响警钟: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如何平衡客户合作与风险隔离,将是未来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课题。
- 责任编辑: 王力 
-
重病老人取款过程中离世,农行启动专项调查并致哀
2025-05-15 14:33 金融观察 -
如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FBIF2025,全球食品品牌稳拓新域!
2025-05-14 19:55 -
稳拓新域,破局前行!FBIF2025,全球食品行业共探未来增长
2025-05-14 19:54 -
大股东深铁四伸“援手”,万科年内累计借款118.52亿元
2025-05-14 18:05 -
工行金条钢印号问题引质疑,贵金属业务信任危机待解
2025-05-14 17:53 金融观察 -
告别单一婴配粉,乳企竞逐全生命周期营养新战场
2025-05-14 17:12 -
茶咖日报|蜜雪、瑞幸布局巴西;霸王茶姬美国首店开业
2025-05-13 19:49 观茶咖 -
江苏银行“收子归行”,助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
2025-05-13 15:30 金融观察 -
金融观察员|公积金与商贷利率“双降”;新一轮存款降息降至
2025-05-12 09:47 金融观察 -
“70后”董事长,被立案
2025-05-11 11:51 金融观察 -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交行无锡分行又一高管被查
2025-05-09 21:02 金融观察 -
茶咖日报|奈雪将登陆纽约法拉盛,WinnCafe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2025-05-08 20:10 观茶咖 -
A股三大指数收涨,航空股密集涨停
2025-05-08 15:25 金融观察 -
胖东来再回应:如需退货,不扣任何费用
2025-05-08 14:21 大公司 -
A股早盘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军工板块延续强势
2025-05-08 11:50 金融观察 -
央行连续第6个月增持黄金
2025-05-08 09:06 金融观察 -
-
茶咖日报|奈雪的茶终与“日系”切割;库迪再推专项补贴
2025-05-07 20:11 观茶咖 -
金融监管总局:推8项增量政策
2025-05-07 10:27 金融观察 -
降准又降息!央行推出三大类、10项措施
2025-05-07 10:10 观网财经-金融
相关推荐 -
美国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无理且自大” 评论 172“特朗普最大的中东外交豪赌” 评论 48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评论 190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485“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140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