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鹏:中共会被市场经济吞噬?西方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
西方总是试图用源自西方政治经验的“政党”概念来衡量中国、想象中国。中国共产党从来就不是一个局部利益的政党,更不是西方的议会党团。
“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那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呢?在广义的宪法政治意义上,中共是国家的缔造者和建设者,是当前中国国家体系的创造者,包括了立法机构、司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国家监督机构在内的所有机构,都源自中国共产党的创造。
党还是是广义国家体系的组成部分,广泛深入融汇嵌入在国家的权力结构和治理体系运行中,在今天,“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而且,任何想把党同国家切割开来、分离开来的想法也几乎都是幻想。
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相互融合,同时提高,有一个强大的党,才有一个强大的国,两者是统一的。在政治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党,就没有国。这是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解。
我们也没有像他们说的“被市场经济所吞噬”。中国建立了一个庞大且具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系,并且善于进行制度建设和改革,所以他依然在驾驭体制,没有出现市场经济和市场秩序的失序。
数年前,世界银行的报告就提到,相较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部分发达国家,中国市场经济的成果多受惠于中国的国家制度能力。中国前30年的建设奠定了国家制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这套体系不断变革完善,在国家财政、军事安全、金融财经、市场监管、社会民生、国土规管、公共治安等方面,提供了几乎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制度供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项重大的发展经验是对市场社会发展进行必要的结构性调整和分类施治。从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市场、社会同国家的对抗和制衡关系往往带来市场社会力量同国家公共事业的“脱嵌”,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发展成本。
然而,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通过党和国家机构的纵向“链接”,形成对各种新兴力量的包容和吸纳。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探索能够包容新生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体制机制,目的是使基层党组织、政府与群众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形成有效衔接,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国家发展的任务。
这一系统既不是西方公民社会理论所预期的“强社会—弱国家”模式,也不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强国家—弱社会”模式,而是一种相互支撑、权责配置更加有序有效的协同治理模式。
近期,杭州开展影响亲清政商关系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至于说“中国人民会倾向于拥抱西方式自由民主”,我想中国人民在百年党史、70年新中国史和超过40年的改革开放史中已经接受了教育。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适合国情的体制才是好的体制。我们应该用实践效果和人民感受衡量民主。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发生,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西方式自由民主的弊端,也让我们认识到需要一个“主心骨”来维护国内的发展环境和国民政治秩序。
在理论研究的层面,讲好中国故事很重要。但现在中西之间有很多深层次的冲突,比如在国际规则的走向上,在关于什么是美好生活、什么是好的政体这些根本问题上,中西之间出现了重大的意识形态分歧。西方意识到中国可以不依赖他们那套自由民主体制来实现富强,这对他们造成了极大的震撼。所以,我们不要指望西方人改变偏见。
至于破局,我觉得除了讲好中国故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加强在理论上的提炼。我们现在展示的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走向复兴的过程,但没有给予这个过程一个令人信服的普遍化的理论总结,在这方面,社会科学要肩负重任。
另外,我们也要善于多方面发声,因为不管你多么正确,只要你只有一张嘴在说话,别人可能就不太相信了。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能急于让别人马上接受我们,我们实际上是需要有一些伟大的理论创新、文艺表达。
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国形象,应该由“他塑为主”转变为“自塑为主”。过去,中国形象基本是西方人主导塑造的,他们塑造得好了,我们就赞赏他一下。现在,就不要指望他们了,我们自己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对中国形象、中国故事形成自塑的能力。
观察者网:今年,各地都形成了党史学习的热潮。在一些讲述党史的文章下,我们常能看到读者留言缅怀历史。党的群众路线及其历史实践也是非常能打动大家的一点。在抗疫和抗洪救灾中,群众路线也仍然发挥着非常可观的能量。随着社会组织形态、经济结构的变化,我们在基层治理中该如何继续发扬群众路线?
樊鹏:基层治理是我们党和人民对接的一个重要界面。在这个界面上,群众路线也应该朝着新方向有所发展。目前这个界面的变动比较大,如果单纯依靠行政化的刚性手段来管理,成本很高。因此,培养专业化治理队伍(例如基层社工),建立更加灵活的基层体制,趋利避害地运用新技术都是必要的。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基层社工的问题。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时候,全国只有不到20万社工。但是我们到2012年之后就制定了一个社工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发展到现在,全国社工群体的数量可能在300万左右了。而且我们围绕着社工的教育、培训、认证都有一整套体系了,这对于服务基层、维护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将来,我们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社区里就需要充实专业化队伍。这对于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不能只靠政工干部、政治学习来处理社区事务,肯定更多的是在正确的政治引领下,强化专业的治理能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哈里斯首访东南亚,为何要谈芯片供应链?
2021-08-25 15:29 上市公司 -
广东、深圳将在澳门香港发行人民币地方债
2021-08-25 13:18 地方债 -
上海印发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
2021-08-25 10:13 上海观察 -
大宗飙涨助净利增长139%,洛阳钼业提示价格波动风险
2021-08-24 17:28 上市公司 -
央行:加快制定《金融稳定法》
2021-08-24 15:54 金融圈 -
“相比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难度大进度慢”
2021-08-24 12:05 金融圈 -
还有三四个跌停?中国电信:若破发将采用“绿鞋机制”
2021-08-24 11:23 大公司 -
经济日报评恒大被约谈:房企都要不踩线、不逾矩
2021-08-24 08:58 大公司 -
央行:加大信贷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2021-08-23 20:02 -
瑞士制药巨头龙沙将在华新建生产线
2021-08-23 19:37 医学 -
三峡集团拟收购迪拜清洁能源企业
2021-08-23 18:53 能源战略 -
铁矿石降价后,蒙煤“焦虑”来袭
2021-08-23 17:35 能源战略 -
港股恒大系暴跌,港媒:恒大香港总部出售接近尾声
2021-08-23 16:57 上市公司 -
日媒称缺芯使中国5G建设放缓,真的吗?
2021-08-23 13:51 上市公司 -
姚洋:企业与其拿出那么多钱来捐款,还不如不要搞“996”
2021-08-23 12:09 -
进出口银行:“十四五”期间向长三角投放资金不低于1.5万亿元
2021-08-23 10:42 今日财经 -
网传高瓴创始人张磊被边控,北京警方:造谣者被刑拘
2021-08-21 14:25 网络谣言 -
各地房贷收紧:放款时间从2个月延伸至5个月
2021-08-21 09:56 中国房市 -
芯和半导体高速仿真EDA新版发布,中兴、展锐为首批用户
2021-08-20 13:46 科技前沿 -
经济日报头版刊文:适时开征财产税
2021-08-19 21:04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260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37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93“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4最新闻 Hot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