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鹏:中共会被市场经济吞噬?西方的预言为何没有实现
【导读】 2021,我们迎来了建党百年这一重要时刻,也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8月17日,随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的召开,“共同富裕”、“三次分配”一度成为网络热词。在新发展阶段,如何理解、阐释中共与资本的关系,也成为了理论界热议的话题。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汲取哪些历史经验?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樊鹏研究员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提到,如果比较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中国在保持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平衡方面,几乎是做得最好的。尽管在以上每一个方面,中国都曾有过曲折的经历,但是最终都得到了及时的调整和“校准”。
西方曾预测中共将“被市场经济所吞噬”,但事实是中国建立了一个庞大且具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系,并且善于进行制度建设和改革,所以我们依然在驾驭体制,没有出现市场经济和市场秩序的失序。
以下为采访全文:
观察者网:在百年发展史中,中国共产党成功解决了多个层面的问题。当下,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重温百年党史,能为我们提供哪些经验、启示?
樊鹏:重温百年党史,我想如果换一个角度,一个百年党史的学习者和思考者的角度,历史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具体的经验、启示。
第一,坚实的政治实体是国家安全之基、发展之源。
中国是世界上几乎唯一经历了全国性革命运动洗礼的国家,比较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今天我们国家治理的真正优势便在于此。这是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之前就奠定了的,伟大的革命队伍扫平了固有的政治势力,荡涤了一切陈旧力量,重建了国家权力体系和基层组织。今天我们的制度执行力来自哪里?核心就是这个。放眼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拥有这个历史基础和这个能力。
第二,久久为功,致力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百年来,我们在不同发展阶段实现了几次重大的“飞跃”和“转折”,但是根本上的进步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中国一直在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以贯之的历史主题,也是久久为功的伟大事业。
从保障基本人权和发展权,到逐步提高人权、追求和实现高层次人权,中国持之以恒地实现了人的解放和社会发展进步。以新中国建立之后的30年为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印度学者阿玛蒂亚·森就曾经比较过中国和印度的国情。他具体比较了中国和印度在二十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印之间的婴儿出生时预期寿命、中小学受教育比重、妇女社会权利等具体指标,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能够取得这么重大的成就,除了中国采取了正确的改革路线和方针之外,实际上还在于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的第一个30年实现了人的解放,大幅度提高了人力资源的素质,这为后期的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阿玛蒂亚·森
伟大的改革开放充分释放了人的活力。改革开放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我们党的许多改革就是不断赋予人民自由的过程,也是构建和展示繁荣发展的活力中国的过程。
目前,中国农民工总量高达二亿八千多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就有一亿六千万。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从乡村到城市,突破“天花板”、开创新天地,从城市到乡村,返乡创业、建设故土,创造了一个“流动的中国”,一个充满繁荣发展活力的中国。
第三,自力更生、独立自主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构建了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基础、健全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于全球第一。
在产业布局上,依托三线建设,完整的小型工业体系在全国分布式发展起来,这为中国提升自我保护、自力更生的能力,提供了历史基础。到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走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时候,这个工业基础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的时候,国际上很多国家非常羡慕我们,因为我们在封闭之后,仍然能够基本实现工业体系的自给自足。这种产业链的完整性同中国共产党早期在构建国家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的时候打下的历史基础很有关系。
新冠疫情之后,各地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有序复工复产,赶制国内外订单。 新华社发(徐仲庭 摄)
第四,坚持走自己的路创新创新发展道路、创新制度模式。
在“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思想,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依靠中国人民自身的政治实践探索提炼出来的新的民主发展模式和民主制度。这个民主,不是西方式的选举民主,不是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那样的形式主义的民主,而是包括了选举、协商、监督、参与等在内的贯穿人民政治生活实践的全过程民主。
可能现实还没有那么完美,但是这是一个方向。正如我们前些年提出的协商民主,同样是中国民主的伟大创造。这里要说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创新创新发展道路、创新制度模式,这是中国的重大政治发展经验。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哈里斯首访东南亚,为何要谈芯片供应链?
2021-08-25 15:29 上市公司 -
广东、深圳将在澳门香港发行人民币地方债
2021-08-25 13:18 地方债 -
上海印发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
2021-08-25 10:13 上海观察 -
大宗飙涨助净利增长139%,洛阳钼业提示价格波动风险
2021-08-24 17:28 上市公司 -
央行:加快制定《金融稳定法》
2021-08-24 15:54 金融圈 -
“相比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难度大进度慢”
2021-08-24 12:05 金融圈 -
还有三四个跌停?中国电信:若破发将采用“绿鞋机制”
2021-08-24 11:23 大公司 -
经济日报评恒大被约谈:房企都要不踩线、不逾矩
2021-08-24 08:58 大公司 -
央行:加大信贷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2021-08-23 20:02 -
瑞士制药巨头龙沙将在华新建生产线
2021-08-23 19:37 医学 -
三峡集团拟收购迪拜清洁能源企业
2021-08-23 18:53 能源战略 -
铁矿石降价后,蒙煤“焦虑”来袭
2021-08-23 17:35 能源战略 -
港股恒大系暴跌,港媒:恒大香港总部出售接近尾声
2021-08-23 16:57 上市公司 -
日媒称缺芯使中国5G建设放缓,真的吗?
2021-08-23 13:51 上市公司 -
姚洋:企业与其拿出那么多钱来捐款,还不如不要搞“996”
2021-08-23 12:09 -
进出口银行:“十四五”期间向长三角投放资金不低于1.5万亿元
2021-08-23 10:42 今日财经 -
网传高瓴创始人张磊被边控,北京警方:造谣者被刑拘
2021-08-21 14:25 网络谣言 -
各地房贷收紧:放款时间从2个月延伸至5个月
2021-08-21 09:56 中国房市 -
芯和半导体高速仿真EDA新版发布,中兴、展锐为首批用户
2021-08-20 13:46 科技前沿 -
经济日报头版刊文:适时开征财产税
2021-08-19 21:04
相关推荐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02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105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282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7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58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