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维·米尔恩:鲁比奥可能还没意识到,他已被特朗普置于危险之中
最后更新: 2025-01-26 17:19:14【导读】 在外界看来,美国新任国务卿鲁比奥和特朗普在立场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对华态度上,两人都非常具有攻击性。然而鲁比奥任职的国务院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却成为其推行政策的反对者,因而也被特朗普看作是“深层政府”的一部分。因此对于特朗普2.0下的国务院掌门人来说,这个职务并不轻松,毕竟特朗普对深层政府的态度很明确:“要么是‘深层政府’毁灭美国,要么是我们摧毁‘深层政府’。”
原文发布在美国“外交政策”评论网站,原标题:“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国务院的痛苦。”译文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观察者网观点。
【文/戴维·米尔恩,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如果特朗普的第一任期能说明什么,美国国务院未来的四年可一点也不轻松。”
2021年2月4日,时任美国总统乔·拜登从白宫来到距离不远的华盛顿特区“雾谷”(Foggy Bottom,美国国务院办公楼所在街区,观察者译注),向一个内外交困的政府部门发表讲话。他的目标是为美国国务院重新提供自信与资源,这家机构刚刚经历完特朗普第一任期那煎熬的四年。
“对我国外交的投资并不仅仅是因为这是在为全世界做正确的事情。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了让美国人生活在和平、安全与繁荣的环境中。我们这样做是因为这符合我们赤裸裸的自身利益。”
拜登的演讲撰稿人将外交定性为促进“赤裸裸的自身利益”的手段,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考虑到其公开传达的讯息,从美国外交中剥离利他主义的做法看上去让美国国务院恢复了干劲、变得冷酷无情,冲在服务国家利益的第一线。然而,拜登总统的主要出发点却是“治愈”:他希望向美国外交官们保证,在他的领导下,美国国务院将再度受到尊重并焕发活力。
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对美国国务院来说是残酷的。由于提交预算的大幅削减——虽然国会做了一定补救,但依然伤害了士气——再加上招聘程序被冻结,资深的职业外交官纷纷离职,美国国务院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经历了10%的人员削减。特朗普四年来在外交场合一次又一次的失态,几乎没有给人留下喘息的机会。甚至在他正式就职之前,特朗普的过渡团队就达下了通牒:所有奥巴马时期任命的非职业驻外大使(主要是民主党筹款人)必须在就职日之前搬出大使馆,打破了留给大使们的宽限期传统。
特朗普的第一任国务卿、埃克森美孚前首席执行官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冻结了内部的招聘程序,并委托一家名为Insigniam的管理咨询公司来帮助提升效率。这家私营企业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邀请美国国务院的职员来建议如何让他们自己丢掉饭碗:“为了以最佳的方式支持本部门的未来使命,你的工作单位可以完全停止从事或提供的一两件事情是什么?”不出所料,蒂勒森和Insigniam没有收到他们所期待的答复率。
特朗普与第一任期的国务卿蒂勒森,蒂勒森上任后冻结了美国国务院的招聘程序长达16个月,并计划削减8%的人员编制。 外媒
福克斯新闻的主持人劳拉·英格拉汉姆(Laura Ingraham)在2017年11月对特朗普的一次采访中展示了许多保守派人士的观点,他们认为,美国国务院基本上扮演了特朗普总统议程的反对者,而不是推进美国国家利益的工具。英格拉汉姆问道:“你是否担心国务院没有足够多的特朗普提名官员来推进你的愿景?”她又补充道:“其他总统任内,包括里根总统时期的国务院有时也会破坏他的议程……人们担心国务院眼下正在破坏你的议程。”
特朗普做出了明确的回答:“我是唯一重要的人。因为到最后,政策就是那样(由我来决定)。你们已经见过了。你们已经非常强烈地见识到这一点。”他还强调了让部分外交职位保持空缺完全是一件好事,因为空在那里也好过指派错误的人上任。
“所以,我们并不需要他们(美国国务院)想要的那一大帮人。你知道的,别忘了,我是一个商人,我跟我手下的人讲,‘当你不需要填补空缺的职务时,就不要填补’。但那里确实有一些我不喜欢的人在任职。”
麦克·蓬佩奥于2018年4月接替在羞辱中被解职的蒂勒森,虽然蓬佩奥解冻了招聘程序,但问题依然十分严重。退役的美国四星上将、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曾经形容关键的驻外大使与助理国务卿相当于军队中的“营级指挥官”,这些职务依然大量空缺。从蒂勒森到蓬佩奥的任期里,都有美国外交官因为信奉前任政府的“错误思想”而遭到针对。
正如美国资深外交官、前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伯恩斯在2019年写道:“(特朗普政府)最恶劣的做法是,仅仅因为个别外交官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参与了《伊核协议》等有争议的外交工作,就把他们列入黑名单,这让(美国国务院的)士气跌落至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拜登赢得2020年大选后,接替蓬佩奥国务卿职务的安东尼·布林肯在上任前,评估了特朗普政府削减人员编制和冻结招聘程序对美国外交部门造成的伤害,他说:“这将以各种方式惩罚你,其影响将持续几代人,而不仅仅是几年时间。”
那么,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对美国国务院意味着什么呢?显而易见的答案是更多的痛苦。但就其领导层而言,目前似乎出现了一个潜在的积极因素。特朗普挑选的国务卿马可·鲁比奥顺利通过参议院的确认程序。他似乎并不把自己将要领导的部门视作所谓“深层政府”的一部分。
当地时间1月21日,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抵达美国务院并发表讲话。值得一提,此前据外媒透露“被特朗普团队要求辞职”的三名美国职业外交官(红圈所示)就站在最前列。 视觉中国(红圈为编辑所加)
鲁比奥是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长期持对外干涉主义立场,也接受前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莱特(Madeleine Albright)关于美国是“不可或缺的国家”的观点,还在“人权议题”上长期发表看法。鲁比奥基本上是目前能找到的最亲建制派的共和党人。
但这同样意味着,鲁比奥几乎必然经历严重的挫折,因为他的国际主义世界观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理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如果以特朗普的第一任期为参照,鲁比奥要想在国务卿的任上走得更远,就必须像蓬佩奥一样学会低头。在被提名为国务卿人选后,鲁比奥表现出他具有一定的自我克制的品质。
但是,当鲁比奥的意见逐渐失去影响力,当特朗普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我行我素之后,想要在国务卿的位置上维持必要的柔韧性与忠诚度将变得更具有挑战性。特朗普亲自挑选的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Tammy Bruce)曾形容鲁比奥是“在房间后面疯狂挥手试图证明自己存在感的小孩”,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加防长外长站台,他有望接替特鲁多?
2025-01-26 15:23 观察者头条 -
现场证据来了!菲律宾登铁线礁被我海警拦下
2025-01-26 14:24 南海局势 -
白俄罗斯举行总统选举
2025-01-26 14:09 -
“睁着眼睛说瞎话”“三六九等”…外交部又有“神翻译”
2025-01-26 13:39 -
匈牙利外长:索罗斯的代理人很难理解这一点
2025-01-26 11:57 欧洲乱局 -
“欧盟也应在格陵兰岛驻军”,他眼红美国又扯中俄
2025-01-26 11:41 欧洲乱局 -
“德国大选决定欧洲命运”
2025-01-26 11:33 德意志 -
敏昂莱最新表态:感谢中国的坚定支持
2025-01-26 10:16 缅甸局势 -
中国驻以大使:中国没有“反犹”土壤,真诚希望以巴和平共存
2025-01-26 10:14 -
特朗普称美国可能重回WHO,又扯到中国…
2025-01-26 10:0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泽连斯基“急了”:只有乌克兰参与...
2025-01-26 09:37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新防长刚宣誓,立马想“对抗中国”
2025-01-26 09:12 观察者头条 -
美个别议员再抛所谓“香港制裁法案”,中方驳斥
2025-01-26 08:58 香港 -
援以2000磅重炸弹被解禁!特朗普:拜登不给,我来给
2025-01-26 08:36 美国政治 -
“美国‘退群’,中印巴等国能在全球发挥更大作用”
2025-01-26 08:00 -
曾称非法移民是“侵略”,克里斯蒂·诺姆出任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
2025-01-26 07:56 美国政治 -
3187亿美元,2024财年美国对外军售创历史新高
2025-01-26 07:47 美国一梦 -
“不寒而栗的清洗”,特朗普一口气解雇17名监察长
2025-01-26 07:28 美国政治 -
朝鲜试射战略巡航导弹,金正恩观看
2025-01-26 06:51 朝鲜现状 -
“中欧快航”首航顺利抵达德国,为中欧贸易搭建高速桥梁
2025-01-26 06:48
相关推荐 -
这也能扯上中国? 评论 57“特朗普政府出大糗,欧洲笑不出来” 评论 97“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评论 100“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评论 102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评论 189最新闻 Hot
-
这也能扯上中国?
-
泽连斯基:美国已被俄罗斯操纵
-
美方炒作涉台问题:若有必要,中国试图击败美国军事干预
-
飞行员忘带护照,美联航一飞上海航班被迫返航
-
万斯:我也要去格陵兰
-
AI科学家放弃美国终身教职回国
-
奔驰高管:欧洲车企太依赖中美了
-
“特朗普政府出大糗,欧洲笑不出来”
-
“俄罗斯是敌是友?美情报高官集体面临‘送命题’”
-
丹麦也怒了,“不可接受”
-
这幅“发福丑画”,将被换成“符合当代形象”的
-
“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
“担心特朗普不可靠,欧洲呼吁建立自己的核保护伞”
-
受特朗普重创的欧洲密集展开“对华外交攻势”,效果几何?
-
“印度打算与中国和解,向美国发出信号”
-
“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