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这些公司和中国又没有生意往来,制裁它们有什么用?
中国对欧美公司的作用还在于供应链。事实上,欧美在国家层面上就高度依赖源自中国的供应链。连拜登当局内最坚决的“反动派”戴琪也多次重申,脱钩不现实,这等于是变相承认: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欧盟、德国等更是一再否认脱钩。
但一般理解中,欧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以消费者层面为主,实际上欧美制造业对中国供应链同样依赖。2022年9月,美国媒体爆料F-35的辅助动力系统使用了中国稀土制造的磁铁,美国国防部紧急叫停后续交货后,确认没有安全隐患(本来“中国制造危害美国国家安全”就是莫须有的),才在继续使用中国磁铁的情况下恢复F-35的交付。
F-35是美国军工重点,供应链安全从一开始就受到严格控制,已知的中国制造早早就被摒除,但依然不乏“漏网之鱼”。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制造的质量过硬和不可替代,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供应链耕耘美国制造业(包括壁垒森严的军工和航空航天)的深度和广度。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中国制造早就离不开了。在一般制造业如化工、机械、制药、建工等,中国制造早就深度植入。
其实,稀土一直是传说中的“中国杀手锏”,中外也不乏对中国如果实行稀土禁运对洛克希德·马丁可能产生的影响多有猜测。但中国至今相当有节制,只是禁止中国公司与洛克希德·马丁做生意,对于中国稀土借道其他欧美公司流入洛克希德·马丁并未做严格禁止,F-35爆料中的稀土磁铁就是霍尼韦尔制造的。查禁第三方流入会比较费事,但不是做不到的,除非是有意为之。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闪电II
中国控制打击面,还体现在只制裁雷神导弹与防务公司,而不是把雷神集团一锅端。雷神集团属下还有普拉特-惠特尼和柯林斯航电等,中国依然有不少民机使用普拉特-惠特尼发动机和柯林斯航电,制裁整个雷神集团会给中国民航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但不制裁不等于不会制裁。如果国家安全需要,中国民航即使有困扰,也只能克服。
另一方面,制裁从向台湾提供武器和军用物资的公司(如洛克希德·马丁)开始,到向这些公司提供含有中国制造的元件、器材、材料、技术,到与被制裁公司有任何商业往来,扩大到“与美国军方有密切关系”,进一步扩大到“危害中国国家安全“,这是一条清晰可见的升级链。一切皆有先例,一切皆有可能。中国只是在受到美国无理打压、科技和贸易武器化后,有理有利有节的采取正当防卫措施。
美国的无底线制裁损害了中国高科技工业,顿挫了中国的发展势头,但不能阻止中国发展。中国也在努力突破美国的科技封锁,华为研制成功Meta ERP和14纳米级EDA就是最新的例子,更多的例子中国只做不说。
在芯片和工业软件方面,中国是后来者,但发展势头如洪水一样汹涌而来,遇到峡谷时则夺路而过。美国试图依托峡谷封堵,但就像在自然界一样,封堵只能迫使洪水改道,而且一举摆脱此前的路径依赖。
正是这种前景使得欧美公司忧心忡忡,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4月27日传出德国将禁运用于制造半导体的特种化学品时,BASF和Solvay的股价暴跌,直到28日德国政府否认后,才大幅度回升。荷兰AMSL一方面遵守EUV出口禁令,另一方面在DUV方面紧贴天花板,努力向中国出口“先进DUV”,直到新禁令可能把“先进DUV”也列入禁运。英伟达则把A100卡的主频降低到禁运线之下,继续向中国出口降级A100。Lam Research等也在“仔细研究禁运规定和确保合规”后,进一步增加对华出口。
资本家当然唯利是图,但盈利也是商业运作的生命线。在不进则退的商场,“霸住”有最大需求的市场,持续销售最盈利的产品,才能持续投资研发和优化产能,保持领先。这不仅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更是性命交关的问题。
美国半导体工业不断发出呼吁,要求美国政府在制定新的制裁政策时,能够倾听工业界的呼声。制裁伊朗、制裁朝鲜、制裁俄罗斯,都没有问题,损失的只是零花钱。但制裁中国,大刀首先扫过的是自家头皮。要确保不削到天灵盖,太难了。
2023年3月2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局(“BIS”)以“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为由,将37个实体列入“实体清单”
对于更多的公司,市场准入和供应链被中国反制裁是挥之不去的威胁。要是中国也照搬美国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任意扩大制裁,仅剩的美国制造业大中小公司差不多一抓一个准。不管是否与中国有直接的生意往来,供应链上某一段差不多总要受到中国的影响。
制裁是为了杀鸡儆猴,而不是为了杀猴。就像核弹放在发射架上是最有用的一样,摆明制裁的可能性和后果而不贸然付诸实施,才是最有效的制裁。在崛起时代,中国以贸易立国,制裁是最后的惩罚手段,不宜滥用。
最重要的是,中国发出的信息已经被很多美国公司收到了。美国纯军工的大公司不多,大公司一般都军民通吃,但军民通吃的跨国性大公司很难避开来自中国的供应链和中国市场。波音、霍尼韦尔都参与向台湾提供武器和军用设备,但明确表示这只是在遵从美国政府的指令,并非主动从台湾揽生意。更多的美国(还有欧洲)公司不顾“反华”的政治正确,不愿被牵扯进对台军贸中,至少保持低调。
人们常说在商言商,商从供应链开始,到市场结束。对于很多美国(还有欧洲)公司来说,供应链从中国开始,市场到中国终止,制裁中国最终要制裁到自己。这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问题,弄不好就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美国资本家不爱中国,如果不是自身经济利益相关,本来对政治正确的“反华”并无敌意,要是能吃小亏就搞定制裁和打垮中国,最好还能自己顺便捞一把,早就敲锣打鼓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相撕裂的话,这个国家就陷入深重危机了。中国有过“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时候,那不是中国的高光时代。现在轮到美国了。
拜登喜欢说“从实力出发“,但中国才是真正从实力出发。中国的实力是做出来的,是扎根大地、触及世界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也要求制裁需要艺术,既不是哪里痛就往哪里捅,更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还需要有足够的能见度。
拿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导弹与防务公司开刀,刚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中国科学家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新证据
2023-04-27 13:59 航空航天 -
我国科学家领衔,拍到黑洞“尾巴”
2023-04-27 08:13 -
最新研究:地球能量失衡加剧
2023-04-24 13:38 全球变暖 -
载人航天总师周建平获“钱学森最高成就奖”
2023-04-24 10:43 航空航天 -
迄今最重“薛定谔的猫”出现
2023-04-24 08:13 科技前沿 -
世界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投用,能效转化率提升一倍
2023-04-23 06:50 科技前沿 -
vivo连发两款旗舰,折叠屏能否成为手机市场救星?
2023-04-21 23:30 观网财经-科创 -
倪光南:openEuler成为中国开源的一个典范
2023-04-21 22:37 观网财经-科创 -
复旦MOSS升级版开源上线,“道德感很强”
2023-04-21 14:09 人工智能 -
中国科学家精确测量!算出银河系“体重”
2023-04-21 10:38 天文 -
华为:突破封锁,成功实现MetaERP研发和替换
2023-04-20 19:35 观网财经-科创 -
提取出近乎完美的量子纠缠!祝贺中国科学家
2023-04-20 14:09 科技前沿 -
改写教科书的发现:大脑运动皮层中有一个“身心界面”
2023-04-20 10:12 科技前沿 -
孟晚舟当值轮值董事长后首度亮相:分享华为数字化转型经验
2023-04-20 01:10 观网财经-科创 -
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AI能力快速提升,但还面临三个重要挑战
2023-04-19 23:23 观网财经-科创 -
非常罕见!21世纪仅有7次
2023-04-19 22:45 天文 -
生成式AI监管新规征求意见,专家:应为市场留足发展空间
2023-04-19 09:08 观网财经-科创 -
“这事再次印证了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2023-04-18 16:06 美国一梦 -
华为再发新机:搭载高通处理器,将部分旗舰功能下放
2023-04-17 23:09 观网财经-科创 -
长七遥七运载火箭运抵文昌发射场,将执行天舟六号任务
2023-04-17 11:00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13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176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1“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7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