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天予:世界史中的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
关键字: 马克思主义世界史自由主义马克思与巴黎公社自由主义的演变马克思不是空想家,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所理解的共产主义,不是善良愿望,而是历史趋势中出现的一种可能。马克思探讨了这种历史趋势和可能性,据说从恩格斯开始,硬化为历史的规律,即共产主义的实现将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如果真是这样,那还要革命干什么?一代代人等下去就是了。但这不是马克思的观点,其实也不一定符合恩格斯的原意。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1840年代中期开始成熟的。自此其始终不变的内核,就是对自由主义出发点和资本主义的批判。自由主义的出发点是原子个人。马克思也讲个人:历史当然是人创造的,人当然是一个个的个人;但马克思强调指出,任何个人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中;"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原子个人,脱离了社会的鲁滨孙式的个人,只是自由主义者的幻觉。这一幻觉的现实基础,或市场中的个人,按照马克思的看法,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不是起点。在古希腊法典中,并没有个人权利的规定。个人产权在罗马法中的出现,标志着共同体财产关系已被市场交换关系瓦解。换言之,历史上自主个人是从共同体中分化出来的。自主个人这一概念本身正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自由主义者指认它为历史的出发点,毫无根据。
对个人的理解,原子个人还是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是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的对立。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受到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和生活方式结构性的制约,包括财产关系、权力体系、以及伦理规范等制约。一切社会现象,作为众多个人活动的结果,也只有通过对有关个人和群体身处其间的社会关系的分析,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在阶级社会里,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只能是阶级关系。离开了阶级分析,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极大。但他的著述也有偏离马克思之处,这里简单提一下。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热爱自然科学,也受到当时流行的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的一些影响。本来,马克思的学说,用于分析既有一定发展趋势、亦有很多偶然性的社会历史和经济生活,与具有精确描述、乃至预测和控制功能的自然科学不可等同。然而恩格斯深信,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发现了与自然规律具有同样必然性的历史规律,从而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一经典论断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为对马克思学说的一系列误解,诸如目的论、阶段论、庸俗唯物论和经济决定论等等,打开了大门。
其次,无产阶级专政。"你想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吗?请看看巴黎公社吧!"是恩格斯的名言,后来被列宁和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反复引用,以至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历史实现成为定论。但马克思当时并不赞成巴黎公社:革命的时机和策略都不成熟。公社的成员大多是手工业者,几乎没有工业无产者,更没有实行过阶级专政。
第一国际授权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发表声明,但马克思犹犹豫豫,一拖再拖,直到被反革命力量对公社社员的大屠杀所激怒。他激情磅礴的《法兰西内战》所论述的,与其说是现实,不如说是他希望的、理想中的巴黎公社。当然,由于全世界的反动派都把公社说成是马克思阴谋的产物,使马克思和巴黎公社结下了不解之缘。巴黎公社在国际工人运动中,享有无上的道义权威,与此不无关系。准确地说,历史上的巴黎公社并未实行过无产阶级专政,但它的组织和参与形式,在马克思的概括中,是无产阶级民主的雏形。至于专政与民主的关系,详见后文。
再次,议会道路。马克思之后,恩格斯面临着新的历史环境:由于俾斯麦的"合作主义"政策,当时的德国工人运动和随后的第二国际,有可能通过议会道路走向社会主义。既然改造和取代资本主义的目标不变,那么它与马克思的本意就并无冲突。何况,马克思生前已经看到比如英国避免暴力革命的可能性。并且恩格斯也并不迷信议会。他有和平过渡和武装斗争的两手准备。应该说,恩格斯的这一立场,是对国际共运的重大贡献。后来第二国际的改良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打着恩格斯的旗号背叛无产阶级革命,不应由恩格斯来承担责任。
第二国际由于其成员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各自支持本国政府,而在政治上彻底破产,被列宁创建的第三国际取而代之。面对大体相似于马克思1848年和1871年面对的战争与革命的形势,列宁的战略和策略实践是从二月(民主)革命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迅速过渡;俄国革命的苏维埃模式,继承了马克思倡导的巴黎公社式的直接民主;苏俄的国有化和计划经济,也都与马克思的许多思想一脉相承。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贡献,在于落后国家成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而他的主要遗产,是革命政党的理论和实践。列宁与考茨基长期论战。但考茨基的一个思想,即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其最成熟的形式是马克思主义)不可能自发形成,必须由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从外部灌输,却对列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他论证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必要性的主要论据之一。
列宁指出,在俄国这样一个特殊的,野蛮、反动和专制的国家,如果没有先锋队的教育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能胜利。他进而争辩,根据同样的现实和逻辑,先锋党本身必须由最先进、最有权威的领袖来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在列宁这一著名的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学说中,党成为革命实践中最具首创精神的行为主体。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是正确的。并且,考茨基和列宁并不认为工人阶级只能被动地获得阶级意识,因而要求永久的引导和控制。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认为,正如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纲》第三条里提出的,环境是人创造的,教育者必须首先接受教育;否则,就像资产阶级启蒙哲学所蕴含的那样,少数精英将永远统治多数群氓。但是,列宁主义政党的出现,又确实为社会主义社会中产生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精英集团,甚至领袖专政、个人崇拜,开辟了建制上的空间。这种情况,即后人所谓党的异化、变修,列宁在世时并没有出现。只是从斯大林开始,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 原标题:曹天予:世界史中的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