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老年人租房为什么这么难?
“卖掉老家房子来城里帮孩子带娃,现在想回去,连个落脚处都没了。”两鬓斑白的陈阿姨属于“老漂族”中的一员,也是全国29.9%无自有房老人中的缩影。老龄化浪潮下,传统“养儿防老”模式正在瓦解。一方面,新一代外来老人常常跟随子女一起到大城市闯荡漂泊,这些“老漂族”当中,部分老人卖掉老家的房子没了退路,又因代际养老模式断裂变成了“悬空老人”“候鸟老人”。早在2016年,“老漂族”便已超过1600万。
另有部分家庭,因老人身体原因需要在拥有优质医疗资源的城市长期治疗;也有少部分60-69岁的“低龄老人”仍需一份工作养活自己;许多有房的本地老人,也想将旧居租出,换成租金去租更适老的矮楼层或电梯房。对于他们来说,租房成为了“刚需”。
另一方面,大城市中,过去传统的多代混居模式的“代际养老”比例大幅下降。在一份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效样本达到12.73万的调查中,子女作为老人主要照料者的仅占47.6%,低于老人独居、老年伴侣互相照顾和依靠养老机构的比例。
根据中国老龄协会2021年发布的《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相关研究,2021年,全国29.9%的老年人没有拥有产权属于自己或者配偶的住房;独居老人比例已达14.2%,其中20%左右依赖租房解决居住问题。
这些老人无论是合租还是整租都面临难题。一线城市老年公寓、康养中心的高额月租金,超过普通人退休金承受范围;随迁老人大多不符合当地公租房的申请条件;另有一部分“低龄老人”和“失独老人”根本没有子女。除了被明确的拒之门外,有些老人即使幸运地租到房子,也被房东要求签订《安全责任书》或每年提供体检报告,租金也会相应上涨。
“以前听说过‘35岁’中年危机,原来现在租个房子也有老年危机。”相比讨论老年人和房东的两难局面,相关新闻下面,中青年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余生。
“原本还想租房过一生的,估计我60岁还没退休呢,康养中心住不起,房子也租不到吗?”
“以前说读不好书只有回家种地,现在是真羡慕农村真有块地的。”
“考虑这么长远干什么。那是因为现在年轻人足够多,房东可以挑挑拣拣。等几十年过去,社会上还有多少年轻人?房东宁肯空着也不租给老年人?”
“那以前资本家牛奶宁可倒了也不分给穷人呢。”
这个话题激起了年轻人关于“有房”和“无房”的争论——毕竟,每个人都会预想自己老了的那一天。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了3亿人,养老面临巨大压力。同时,独生子女们所面临的赡养考验也越来越凸显:在2023年至2032年,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超80%年龄将处于75-84岁,这意味着,很多老人需要跨越75岁的失能拐点,进入到智力和自理能力明显下降,需要他人照顾的时期了,但一个独生子女负担两个老人,或是双独夫妻面对4个老人,“421家庭”面临很多左右为难的情境。
而新一代年轻人,许多不婚不育,如果没有买房或房子在养老资源较差的地区,老了怎么办,也是个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所以,“老年人租房难”连续几年冲上热搜引发讨论,这些现实问题和讨论,影响着年轻人和中年人对于未来的规划和选择,这也是未来家庭、社会和国家都需要去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
03
当下,部分老人和家庭最需要解决的居住问题,成为了无法落实的需求,暴露的是我们对于老龄化社会的准备并不充分。
房东、中介和租客的拉扯背后,是目前法律模糊、社会保障缺位与子女养老责任的转嫁——目前没有对应的法规法则细则覆盖老年人租房需求,养老服务体系也尚未覆盖租房场景。意外责任界定不清,加剧了房东的避险心理,造成了租房市场的供需错位。供需失衡又使得租房老人在“高价宜居”和“老破小”之间徘徊无助,使得部分老人“老无所居”。
解这道难题,需要多方织就一张温情的网,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子女和老人本身齐心协力。
首先,扩大公租房等福利房型覆盖面,打击违规违法租赁操作。近些年,多地政策层面已有破冰之举:例如,广州配租型保障房的体量在不断增加,出现了配售型保障房。2025年试行的公租房新规,提出对部分申请家庭的家庭收入和财产标准放宽至政府公布标准的130%;再如,南京试点“老年友好型公租房”,配备智能跌倒监测系统,且租金较市场价更低廉;深圳试点“多代同堂”公租房,子女与父母共同申请可加分等。同时,也要严厉打击公租房、经适房的违法违规操作。
其次,引导市场向老年人服务倾斜,完善老年群体的房屋租赁服务。在这方面,一些高度老龄化国家的经验值得参考。例如,作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政府《关于确保老年人居住稳定的法律》细分出老年人优良租赁住房、老年人便捷入住租赁住房和老年人专用租赁住房这三种老年人租房类型;新加坡政府鼓励已婚公民申请距离父母较近的组屋,从而实现“一碗汤的距离”。
最后,社会、家庭和个人层面协同发力。我国老年人口众多,且各地区发展水平不一,政府有限的资源难以应对现阶段的养老需求,多方互信互助才能破局。例如,有子女签署补充协议,承诺承担连带责任(如父母忘记缴纳房租水电气费时代付),有老人主动提供体检报告、慢病管理记录等证明,与房东建立互信;武汉出现“银发合租团”与房东集体签约,互相照料和降低风险;苏州“邻里守护”,不少中青年成为了老年租客生活管家,促成新时代的“代际养老”;多地推广带有医养一体、助餐服务的老年友好型社区,开通“独生子女护理假”;民政部等24部门鼓励保险公司开发设计与老人租房相关意外医疗、房屋贬值险种等等。
总而言之,政府当筑牢托底保障网,成为“老有所居”的安全阀;市场需开发适老化服务和产品,化解房东顾虑;子女要突破“给钱就算尽孝”的思维,预留一些亲情空间;而整个社会,或许该少些“为什么不买房”“为什么不住养老院”的疑问,多些“如何让家更有温度”的思考。
每个人都会老去,当我们谈论老人困境时,或许也在谈论自己的未来。如今,我国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而我们每个人终将走入这个群体。当我们为老年人多打开一扇门,实则是在为未来老去的自己留一条路。
毕竟,没有人能永远年轻,但每个人都可以努力让社会永远留有温度。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孙磊已任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2025-05-19 13:41 中国外交 -
武汉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警方通报:1人死亡,嫌疑人已被抓获
2025-05-19 13:14 -
前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10.3% 销售面积降2.8%
2025-05-19 10:43 -
前4月份全国固投增长4%:东部地区增长1.3%,东北增长7.6%
2025-05-19 10:14 地方宏观经济 -
国家统计局: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
2025-05-19 10:12 中国经济 -
CBA联赛公司开出罚单,浙江方兴渡队合计被罚20万
2025-05-19 09:58 -
习近平: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2025-05-19 09:36 -
重庆证监局出手处罚“有偿荐股”,这五种隐蔽欺诈方式要小心了
2025-05-19 08:03 金融观察 -
江苏疾控声明:常荣山与我们无关
2025-05-18 20:40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2025-05-18 18:04 -
捐赠仪式举行,这方金印证实西晋与高句丽统属关系
2025-05-18 17:07 -
同比增长12.5%!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35万亿元
2025-05-18 15:40 金融观察 -
天问二号探测器顺利转入发射区,计划5月底择机发射
2025-05-18 15:35 航空航天 -
广西多地表态: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2025-05-18 15:01 廉政风暴 -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完成生产试飞
2025-05-18 11:52 航空航天 -
有关5G-A,又有新消息
2025-05-18 07:10 科技前沿 -
国宝归来!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帛书返还我国
2025-05-18 07:05 -
河中现大量死鱼,怀化市委书记现场察看
2025-05-17 23:0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2025-05-17 22:22 台湾 -
被举报骚扰男学生的教师宫某自杀?北理工回应
2025-05-17 21:58
相关推荐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218“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评论 129星辰大海第二站,天问二号为何选它? 评论 68印度人把抵制矛头对准了这两国 评论 258特朗普准备卖了“美国之音”总部大楼 评论 197最新闻 Hot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我只能靠中国赚钱:听特朗普这么说,想拿石头砸他”
-
英国也盯上了...
-
美国发生火车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踪
-
“苹果给了印度希望,结果中美谈成了……”
-
“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
议会选举落幕总理小胜,极右翼抬头:葡萄牙两党制结束了
-
拜登还能活多久?美专家预测
-
“飞车党”紧追小女孩将其吓哭?当地警方通报:两名初中生认错道歉
-
数学家赢下罗马尼亚大选,曾两次获得国际奥数满分
-
河中现大量死鱼,怀化市委书记现场察看
-
特朗普:将与普京和泽连斯基通话
-
特朗普再次喊话:赶紧降息
-
阿根廷农业重镇遭严重洪水袭击,大豆收获被推迟
-
鲁比奥:梵蒂冈或成俄乌会谈地
-
搞真人秀抢美国公民资格,真人版《饥饿游戏》要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