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虽换了一个时代,但精神的上甘岭,我们不该守住吗?”
03
2021年,在锦州白老虎屯,樊洪波遇见了更沉重的守望。
查着资料、几番问询,赵远征、周长青、樊洪波三人才找到那个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似乎被人遗忘在棚户村的战斗遗址。
三人辗转寻找保管遗址钥匙的村民,证明了身份——赵远征是当年主攻锦州市配水池战斗的营长赵兴元的儿子,周长青是当年参加白老虎屯战斗的指导员田广文(原名周占山)的儿子。他们又反复承诺,才进入院子。遗址里的情境令三人皱紧了眉头——这个1963年的省级文物遗址,如今斑驳沧桑,灰尘满院,大风刮起时垃圾飘散。
樊洪波第二次来调查遗址时,白老户村党支部书记宋福生在这里等着他。宋福生告诉樊洪波,自己也是一名老兵,复员后回村当了村支书,尽力护着这遗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院子里,宋福生拉着樊洪波的手,涕泪横流:“我以后不当村支书了,这儿咋整?这里还不得塌啊?”
回到家中,樊洪波马不蹄停地开始漫长且枯燥的前期调研工作,查找史料,搜集实物。通过周长青,他联系上了当年参加白老虎屯战斗的连长陈学良的儿子陈中洲,进而又联系上了现任“白老虎连”连队。
凭借樊洪波多年的作为和口碑,这一次,消息很快散了出去。有烈属送来了烈士的遗物,有后人送来了老英雄生前的红色物品,“白老虎连”历任主官,毫无保留地将部队的军史资料、将士回忆录、信件、电报译稿、回忆手抄件、老照片等一一送达。
上百万字的资料堆在樊洪波面前,浩如烟海。带着资料,他又实地走访了“白老虎连”战斗过的那些地方……
2023年9月,施工队进入遗址,开始了遗址清理和史料布展工作。为了赶在当年战斗打响的9月25日竣工,樊洪波争分夺秒,昼夜不歇。
樊洪波回忆,短短十余天里,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小事”。施工队是樊洪波从劳务市场临时雇来的工人,本是按工时计工钱。后来,工人们发现是修整战斗遗迹,纷纷要求“这扯不扯?早知道是修战斗遗址,咋会让加钱?”“樊老师,到点你不管,咱们想干多晚就干多晚。”遗址没有通电,为了抢工期,大家打开所有的摩托和电动车的车灯,照亮自己劳作。
村支书宋福生拖着病体,一刻不停地忙里忙外。木匠于文利告诉樊洪波:原来的门是木头门,现在的铁条门太“磕碜”了,我给你打个木头门恢复当年的样子。后来,他又揽下了所有的木匠活。他说:在当年的战斗中,他的母亲还是10岁的小姑娘,被解放军按在床沿底下,护着她不被流弹打中。
有位外地大姐在白老户村租住,靠卖卷饼谋生。看到大家在树下吃盒饭,端来一大方盘卷饼:“大哥,我才知道你们为烈士干这么大个事,我干不了啥,但卷饼管够!”
最艰难的考验莫过于棚户区搬迁,这愁得樊洪波辗转反侧:遗址周围、门前小广场被老百姓搭建的杂物棚子和旱厕包围着,虽然是违建,但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工作很难开展:有些执拗的老人,甚至曾将谈棚户改造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赶了出去。
樊洪波在棚户区蹲了四天,最后一咬牙,敲开年纪最大、威望颇高的宋大爷家的门。一个小时后,宋大爷送樊洪波出来,告诉围观的邻居们:“咱们祖辈都在这儿住,有些东西也舍不得拆,但解放军是为咱们死的啊。有这么个机会为烈士们修一回,就都整利索了吧。”很快,大家都响应了动员,有居民将樊洪波等人这些天的举动看在眼里:“我太感动了,也做不了什么,有时间我就来扫扫地、收拾收拾卫生。”
竣工的那一夜,锦州下起了雨,樊洪波在遗址里走了一圈又一圈,他回忆起这些天发生的事,脑中有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在竣工当天下雨了,是他们看见了吗?为什么工人们集体自带午饭就为遗址布展省点钱?为什么给高额搬迁款也不愿挪地的宋大爷改了主意?
或许,是因为锦州不仅有着人民的英雄,也有着英雄的人民。
2023年9月25日,战斗发生的75年后,遗址第一次通了电,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此次修缮不仅完成了史料布展,还新增了展览设施、遗物展示和多媒体功能,遗址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樊洪波身体疲惫不堪,精神却格外充盈:“能够接触到辽沈战役这一恢宏史章,弥补一点历史遗憾,是人生最幸福的事儿。”
04
遗址修复后,樊洪波一刻也没有停歇,立即开始寻找白老虎屯战斗中牺牲的146位烈士的埋骨地。
这比此前的寻找都要艰难:在当年的战斗中,最后的37名勇士在弹尽粮绝之时做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连长和指导员烧毁了包括官兵的花名册在内的所有文件。因此,许多牺牲的烈士成了无名烈士,这也成为了“白老虎连”连史中永远的遗憾。
经过多番寻找,樊洪波等人也仅能核准其中27名烈士的名字。2024年7月1日,陈中洲、周长青和樊洪波带着这27名烈士的资料,再一次来到战斗遗址。在他们牺牲的地方,周长青哽咽着为那找回名字的27名烈士再次点名:“三班战士姚尚云!神射手杜广生!……”寻回的不仅是名字,更是不灭的星群。
2019年,“白老虎连”旗帜出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 图源:钧正平工作室
如今,白老虎屯战斗遗址成为当地热门的红色教育基地,常有红领巾在遗址枣树下听故事。那些被淡忘的英烈们的故事和名字,在当地家喻户晓。那棵老枣树年年结果,红得灼眼,像当年阵地上未熄的火。
樊洪波呢?他仍惦记着大三家子村的九座坟:“这么多年,也没完成父亲的嘱托,长眠村后的九名烈士还未找到亲人。”但令他欣喜的是,即使过了大半个世纪,那九座墓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村里在每座墓后都种了一排树,那些树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都长成了林,就总有人记得。
樊洪波觉得自己很幸运:世间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往,许多人浑浑噩噩迷茫一生。而自己在寻找战场遗址的翻山越岭中,在查证信息、还原不同时代的英雄故事时,在走近老兵所思所想所盼间,他找到了自己此生的使命和精神归属,并希望将火种播撒到更远的地方,一如他常挂在嘴边的词“接续”。
梨花飘香,慎终思远。春风拂过大地,你我此刻站立的地方,是他们用生命丈量和期望过的远方。
烈士墓前开满鲜花
后记
不管亲友如何劝说,樊洪波都不愿回忆自己的过去。知情者们透露,他曾是一名参战老兵和战地记者。“要撬开他的嘴很难,他不愿提,也很少参加战友聚会。当年,他的战友牺牲在阵地上,直到一个月后,他才有机会冒着风险上去抢回遗体。你能想象那个环境吗?”
幸运的是,他一路走来,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见证者颇多,我们才得以走进他的故事,走进星火。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4月3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2025-04-03 21:15 -
惠誉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财政部:不予认可
2025-04-03 20:51 中国经济 -
江泽民故居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2025-04-03 19:51 -
习近平:汇聚共建美丽中国磅礴力量 让祖国大地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2025-04-03 19:48 -
国家药监局:湖南三瑞生物科技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
2025-04-03 19:48 -
协同共治、“沪”聚合力 “清朗浦江·2025”网络生态治理旬行动顺利落幕
2025-04-03 19:18 -
“对台湾地区冲击明显,非常可怕”
2025-04-03 17: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被查
2025-04-03 15:10 廉政风暴 -
29岁叶紫薇,破格晋升人大教授
2025-04-03 13:59 中西教育 -
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A星02星
2025-04-03 11:00 航空航天 -
12死13伤、直接经济损失2734万元,官方问责
2025-04-03 10:51 煤矿安全 -
哈尔滨亚冬会赛事信息系统遭境外网络攻击超27万次,超6成来自美国
2025-04-03 09:21 -
“游客”海边赏景闲聊?可能是间谍乔装刺探军情
2025-04-03 06:51 国家安全 -
最新披露:对台演练最近距离不足20海里
2025-04-02 23:05 台湾 -
国台办:东部战区近日台岛周边演训是必要措施,正义之举
2025-04-02 21:42 台湾 -
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回应小米汽车事故路况:事故发生后调整施工状态
2025-04-02 21:03 -
东部战区:圆满完成!
2025-04-02 19:05 -
国防部正告赖清德当局:闹得越凶灭亡得越快
2025-04-02 19:03 台湾 -
战机与台湾中央山脉同框!
2025-04-02 18:40 台湾 -
王沪宁:做深做实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
2025-04-02 18:26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