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明明都是为孩子好,学校和家长咋都成了“受害者”?
最后更新: 2024-05-09 02:34:22【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左玮】
有关“课间圈养”的话题仍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舆论却开始呈现出一些吊诡之处——家校双方皆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或“弱势方”。
近日,作者就此与全国各地多位家长、教务工作者、专家深入交流“课间10分钟”这个话题,聊一聊“圈养学生”的痛点难点。
01泾渭分明的家长:“野点又何妨”VS“文明休息”
前几天,就读于广西某小学的小阳就“课间10分钟”问题,将学校投诉至区教育督导组。他的观点十分明确:“课间10分钟应该完全属于孩子。为什么不能让学生们课间下楼活动,为什么禁止学生去操场、篮球场或乒乓球场自由活动,都把他们限制在教室内外。”
督导组在查证后对家长解释:“课间10分钟时间短,主要用于喝水、上洗手间和调整状态。为了不影响下节课以及因热身不充足可能引起运动意外损伤,故不建议学生课间进行篮球、乒乓球或跑步等剧烈运动”,“课间有室内操、眼保健操,大课间有跑步、健身操和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学生每天校内户外体育运动在1小时以上”等等。对此,小阳家长表示:“不满意”、“建议让学生们可以下楼自由活动十分钟。”
随着“课间圈养”话题扩大,诸如此类的质疑和投诉此起彼伏,各地政府办公室、“领导留言板”和12345热线处理家长意见的频率也在节节攀升。其中,家长最担心的是“课间圈养”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且有极少部分已将孩子不良状况(近视、肥胖、脊椎侧弯、厌学等),直接归因于学校“课间圈养”。
但是,和上诉观点持相反态度的家长亦非少数。在本次受访家长中,很多家长表示“没听孩子说过老师占用课间休息”、“哪有网上说的那么变态”、“课间10分钟本来就不适合敞开了野”、“可能我们班主任是铁头娃吧,经常敞放”。
小果是郫都区某小学学生,家长对老师要求课间10分钟“文明休息”的表示理解。“大课间和体育课经常锻炼玩耍,内容也很丰富。”同小果家长一样,很多小学家长指出,除了大课间及体育课,学校还有足球、棒球、篮球等兴趣班,延时课(下午3点30分-5点30)时报了兴趣班的孩子还有额外的体能锻炼。“我觉得每天户外运动是足够了的。”此外,还有家长认为,课间10分钟绝不能完全属于孩子而没有教师约束。“我孩子是班上安全委员,常常听到他讲课间同学们背着老师干的奇葩事,很多行为极其异想天开和不安全。”
与我最初预料的不同,对于学校禁止学生课间10分钟出教室玩闹,不少受访家长表示赞同。一部分源自“多做几道题,放学才有去补课班/兴趣班的时间”,另一部分则因为了避免“内部纠纷”——“现在孩子都太金贵了,我既不希望自己孩子受伤,更害怕孩子玩闹把同学弄伤。”成都小学生小石的家长举例,自己儿子和同学课间追逐拉扯,两人摔倒,同学的一颗门牙磕掉了一半。“对方协商后,一家负责一半。昂贵的补牙费是一方面,后面的几次复查,双方家长还要一起去医院,所耗的时间精力是另一方面。”
但让人惊讶的是,小石与对方家长,双方家长与学校“互相理解、各退一步”的做法,如今在部分地区算不得绝大多数——越来越多家长因为孩子之间的玩闹磕碰产生矛盾,甚至上纲上线。孩子在上海读书的一名家长吐槽:“你如果在我们家长群蹲个一年半载,就能看到没有老师盯梢就熊得飞天的熊娃。看到因孩子之间推搡、起冲突就发疯‘这是校园欺凌’的家长。看到周末晚上像甲方爸爸一样,要求老师立即解释孩子身上磕碰淤青的家长。所以,发生不让学生下楼,却让学生戴头盔上学这些事,难以理解吗?”
跳皮筋、捉迷藏,这些80后常玩的课间游戏会就此消失吗?
02 课间10分钟的定位,是否被舆论妖魔化?
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看看教育者们对“课间10分钟”舆情的想法。
“家长受舆论影响,担心自己孩子也被‘圈养’,有疑虑是正常的。一些建议意见也有可取的地方。”一名教师对我说,“但部分家长和社会大众对‘课间10分钟’存在误解,甚至那10分钟在互联网不断放大中被“妖魔化”了。”
首先,网络声音中,“拖堂”和“厕所规划”是受到热议的两大原因。某教育集团校长表态:“很多人说是老师拖堂造成的,这个不太成立。小学生的单节课内容体量很小,30分钟以内足够讲完”、“也有人说憋尿是学校厕所规划不合理,我怀疑质疑的人很多年没进过校园了”。但也有中学教师坦言:“中学生确实无解,课业负担大,中学生自愿或被自愿在课间写作业。就算放松,也是聊追剧、漫画游戏或者玩玩手机(中学没有明令禁止强制带手机)”。
也有一些“拖堂”似乎来自误解——这源于孩子表述是否准确以及家长的理解:对于一些家长反映的,孩子们提到“下课后,上一堂课的老师不走,下一堂课的老师也会提前几分钟到”现象,有教师解释,“并不是拖堂,部分学校确实会有这样的要求。第一是有些孩子下课后要问问题或改错题,老师会留在教室内几分钟;第二是学校要求监管无断层无死角,上下两节课老师要交接,保证教室内至少有一名教师能看到绝大多数孩子的活动情况。”
其次,不少教育从业者表示,网上很多人对“课间十分钟”的作用存在误解——“课间10分钟”的初衷,是让孩子做好课与课之间的休养衔接。由于课间休息时间较短,本身不具备承担体育锻炼和集中玩耍的效能。
“孩子可以起来拉伸一下身体,休息放松、喝水或上厕所。让孩子锻炼身体和玩耍,主要集中在40分钟的大课间,以及每天的1节体育课。很多小学,大课间加上体育课活动时间、自然科学课观察花草动物时间等,室外活动是大于两小时的”,“还有说课间10分钟,学校要求学生只能钉在座位上不能动,做手工或者写作业,可能有极个别地区个别学校存在这种情况,比如上海北京某些教育特别卷、孩子又格外精致的学校。但用个例替代普遍显然是不合适的。”
长期出入深圳各学校开展活动的国家心理督导师王女士告诉我:“体感深圳的小学占用课间的情况并不明显,初三高三应该普遍。”成都心理服务中心的张老师,与深圳的督导专家有同样的感受。她还补充到:“我感觉这几年还好了很多,很多学校是落实了教育局要求的‘两操’、‘每天室外1小时’和‘每天一节体育课’的。”
学校大课间活动
但退一步说,即使“课间10分钟”不承担锻炼玩耍功能,是上下节课之间的放松与衔接。但为何孩子们课间都在教室里,而不能在外放松?
对此,受访者们指出,学校从来不会明令禁止学生们在课间做什么,但几乎每个学校都会禁止学生们在走廊或楼梯间追逐打闹。除了少部分学校要求上下两节课教师交接,大多数学校则是安排老师或大队委学生巡楼,并以此设置了班级“红黑榜”——在走廊或室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是要被扣分的,久而久之,学生们也习惯被“圈养”在室内了。
“因为学校里发生的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源自追逐。”一位班主任疲惫地说:“再严格管理,依然会有意外发生。其实管理学生是很容易的,凝聚家长共识才使我疲惫——这个孩子又抓挠到那个孩子,那个孩子又不小心绊倒这个孩子了。如果课间10分钟完全放任不管,意外事件和家校矛盾只会成倍的增长。那更不用上课了,天天扯鸡毛蒜皮的内部矛盾算了。”
那走廊上不能追逐打闹,课间10分钟孩子可以去操场吗?
“据我所知,很多小学1-3年级都在低楼层,其余在高楼层。很多1、2年级的孩子,下课铃响就冲到操场上了。但3楼以上,我们确实不建议孩子们下楼玩耍。”一名老师回答。另一位主科老师补充:“而且,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在课间剧烈运动。低年级低楼层的男孩喜欢一下课就冲出教室,我们会提醒注意安全但不会制止。也有学生喜欢课间做眼保健操或眺远,女生们课间更喜欢聚在一起,聊天放松。”
如此看来,部分家长或社会舆论是混淆了“课间10分钟”和“大课间、体育课”。但即使撇开被误解的“课间10分钟”,学生“大课间”、“体育课”和“自由活动时间”的举止越发受限,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只是大课间,还有其他一些可能存在安全问题的活动,也能少则少、限制越来越多。比如,像几十年前学生集体重走长征路、集体野炊露营之类的活动,我想现在绝对没有几个校长敢组织。”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多位受访者表示,近期不管是“00后老师留遗书后自杀”还是“课间10分钟圈养”,媒体关注越多,越在短期内产生更多“矫枉过正”的运动式活动和“形式主义”——山东日照某校长在下课期间,把在教室里所有同学“劝”出教室,教室变得空荡荡而过道操场极为拥挤;部分学校应各方要求,拍摄学生户外跑跳、课间操视频应对“留痕”;部分家长反馈,学校大幅增加了午休时间,但只能在座位上午睡;也有老师晒出了群里通知:“不得对学生课间及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请大家认识落实”。
对此,一名行政老师感叹,近期在学校附近围观“监督”的中老年家长多了许多,也增加了诸多苦恼:“文件发出来轻松,但怎么落实?你见过一眨眼功夫秒窜到国旗杆上的学生吗?见过学了蛇冬眠的课程就钻到僻静草丛里找蛇的学生吗?见过在操场单杠上模仿猴子捞月的学生们吗?一个班就有四五十个学生,大点的学校学生上千人,难道1米出头的1年级学生和1米7六年级学生都出来集体活动?就算所有老师全部课间紧跟学生,也无法预防意外发生。那孩子跌倒摔倒、推搡打闹了,家长可以不来找老师吗?既要又要还要,请那些要求老师不准约束学生课间行为又要求孩子毫发无损的人,拿出一个合理的安全方案来。”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陷入“40万买院士”争议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今年都颁给了谁?
2024-05-08 22:03 -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2024-05-08 18:33 观察者头条 -
为防攀比,学校拟统购600元一双的运动鞋?校方回应
2024-05-08 17:06 -
福建舰首次航行试验现场视频来了!
2024-05-08 15:53 中国海军 -
年轻干部妄想赌球“一夜暴富”,巡视期间仍顶风作案
2024-05-08 13:40 廉政风暴 -
近月“第一脚刹车”!嫦娥六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08 10:20 航空航天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今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4-05-08 10:10 钓鱼岛持久战 -
广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秀隆被逮捕
2024-05-08 10:06 依法治国 -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2024-05-08 08:51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新型储能开启“黄金赛道”,直接推动超千亿元投资
2024-05-08 07:56 能源战略 -
有自媒体账号仿冒国安与粉丝互动,国家安全部提醒
2024-05-08 07:12 国家安全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
2024-05-07 22:34 两岸关系 -
警方通报:无业男子发表“辱华”言论并编造公职人员身份,已刑拘
2024-05-07 22:29 依法治国 -
云南镇雄致2死21伤案嫌犯已落网:被抓时手中还拿着矿泉水面包
2024-05-07 21:21 依法治国 -
中国央行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4-05-07 20:42 观网财经-金融 -
全球首次!中国团队利用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患者
2024-05-07 18:05 -
云南镇雄警方通报医院持刀行凶案:2死21伤,嫌犯为一村民
2024-05-07 17:28 -
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一审被判16年
2024-05-07 17:25 廉政风暴 -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局长凌成兴被逮捕
2024-05-07 17:15 廉政风暴 -
云南镇雄发生一起恶性伤人事件,初步了解逾10人伤亡
2024-05-07 14:19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5“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