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扬:为什么《流浪地球》的美国观众几乎全是华人?
关键字: 流浪地球票房刘慈欣流浪地球《流浪地球》美国上映【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卓扬】
《流浪地球》在纽约上映是一件大事。
由于排片的影院很少,排片场次也有限,在刚上映的那两周,我们几乎是奔走相告集体抢票,生怕像以往的华语片一样,转眼就下档了。正好赶上春节期间,相约一起去看《流浪地球》,对北美华人来说就像过年一样了。
高达90%的上座率明显是影院始料未及的。我和朋友一开始订的周六晚7:30场,遭遇AMC临时把小厅改成大厅,结果把我们的座位换成了残疾人位,只能泊轮椅不能坐人。在一票难求的情况下,《流浪地球》后几周的排片量和座位数水涨船高。截至2月14日,北美总票房已近300万美元,平均每场票房高达26000美元。
相约看《流浪地球》,对北美华人来说像过年一样(摄影/夏禺)
和导演郭帆现场连线(摄影/夏禺)
这么高的票房热度,又是最通俗的科幻动作大片题材,《流浪地球》一定走出国门,为中国文化输出扬威吐气了吧?近日各大媒体纷纷向留学生发出邀请,想采访美国观众对于《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然而《流浪地球》的绝大部分观众仍是华人,并未达到“文化出圈”的理想境界。
为什么?
在我看来,归根结底,我们引以为豪的东方叙事本身,是西方观众无法逾越的文化鸿沟。
记得去年,Sony Classics的主席Michael Barker来学校做客座讲师,谈到了经典好莱坞叙事与东方叙事的差异。他说:
“我们西方人的脑子是直线的,事情发生的顺序必须是ABCD,我们才看得懂;而东方人的思维是发散的,对他们来说电影故事线可以跳来跳去,BDAC,不用解释前后逻辑。所以很多东方电影在西方市场得不到成功,因为西方观众看不懂这样的故事。”
经典好莱坞叙事的一个特征就是,情节之间存在因果的必然联系。主角遇到了一件事情,于是采取了行动,导致了一个结果,再产生下一个行动,环环相扣。而东方叙事并不要求逻辑严丝合缝。在我们的文化中,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总有一丝个人不能控制的意味在;而因果轮回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回响,含蓄而隐晦,一点即止。
主角刘启在故事前半部分的主线情节中,一直都是被动的——被拘捕,被征兵,被迫向杭州行军。事件并不因主角而起,主角也很少有能力改变现实。
于是我们看到刚子舍命在电梯井中救下姥爷后,姥爷依然没能挺过防护服破裂造成的失温与缺氧;营救小队人力拖着火石来到杭州,得到的只是杭州已毁的消息;主角们一路披荆斩棘历尽艰险赶到苏拉威西,结果落后于“饱和式营救”的其它队伍,只能远远望着重启的发动机。
这些情节跳出了主角光环,有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悲悯与大局观,但对于习惯了“行动——回报”的西方观众来说,这样的叙事方式是无法带来满足感(satisfaction)的。
同时,为了处理宏大的背景故事,《流浪地球》中有很多插叙和倒叙的片段。这种手法在好莱坞影片中虽然也非常常见,但往往都是跟随主角视角,而不会转换视角突然开始讲别的角色的故事。
在姥爷去世时,我本以为姥爷会在上海大厦中陷入对旧日地上生活的回忆,却没想到生生被扯到上海海啸的前情交代,又一路穿越到韩朵朵的身世和祖孙之情。这个弯绕得实在太大,不仅分散了主线情节,更是冲淡了姥爷去世这幕的情绪。
《流浪地球》剧照(图/豆瓣)
这些插叙和倒叙往往与人物独白结合,又造成了另一重叙事障碍。好莱坞叙事同时侧重于人物的行为,而不是内心活动。“Show not tell”(展示而不要说明)是创作者的准则。然而在东方文化中,情感往往更加内敛,观众并不能从角色行为中完全获知完整的人物与故事逻辑。
《流浪地球》中大量出现的人物独白,无非是继承了国内电视剧的旁白传统,通过“说明”来交代信息和煽动情绪。这种国内观众习惯的形式,在西方观众看来就未免太过火。
- 原标题:卓扬:为什么《流浪地球》的美国观众几乎全是华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9-02-19 09:36:59
-
为还国债,美国网友想卖了蒙大拿州
2019-02-19 09:22 美国经济 -
刘鹤赴美举行第7轮中美经贸磋商
2019-02-19 09:06 中美关系 -
美报告称大豆订单出现“净取消” 中国贸易商淡然
2019-02-19 08:48 中美关系 -
中国游客夫妻吵架为何惊动美国警方?
2019-02-19 07:00 中国游客 -
“反疫苗”风潮再起,美国麻疹疫情卷土重来
2019-02-18 23:00 美国医疗改革 -
加拿大没跟上美国节奏,是怕华为出这招?
2019-02-18 22:32 华为 -
白俄罗斯总统同意与俄罗斯合并?真相是…
2019-02-18 17:32 俄罗斯之声 -
拒绝向国旗宣誓效忠后 美中学生被捕
2019-02-18 17:12 -
IS宣传片英语配音者被抓 来自加拿大
2019-02-18 17:03 打击IS -
新婚夫妇被10辆警车追捕车祸身亡,警方:认错车了
2019-02-18 17:02 不列颠 -
美博物馆买走私文物,埃及成功索回
2019-02-18 16:55 美国一梦 -
“黄背心”喊反犹口号,马克龙:不能忍!
2019-02-18 16:43 黄背心 -
女警察拍着拍着,吓哭了…
2019-02-18 16:02 黄背心 -
澳两党斗嘴 中国大熊猫意外“躺枪”
2019-02-18 14:08 -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5秒…
2019-02-18 13:52 美国政治 -
马克思墓碑又遭恶意破坏,这次是红漆
2019-02-18 12:05 欧洲乱局 -
印度施压之际,沙特王储携200亿美元访巴基斯坦
2019-02-18 11:20 巴铁 -
巴塞罗那20万人游行 声援12名受审独派领袖
2019-02-18 10:25 欧洲乱局 -
用被盗积分在日本买游戏机 中国男子被捕
2019-02-18 10:22 日本 -
彭斯点名中国,中方当场回击
2019-02-18 09:08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1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3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8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