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宁:千年轮回中,“八百里”洞庭湖为何总是如此“脆弱”
编者按:自6月中旬开始,湖南遭遇今年以来最强降雨,导致洞庭湖水位持续上涨。7月5日,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管涌险情,紧急封堵失败后堤坝决堤。决堤发生后,湖南省政府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已于7月8日对决堤口完成封堵。7月10日,洞庭湖全线退出警戒水位,琓内积水抽排工作也在持续进行。
此次险情发生后,也引发了大家对洞庭湖水文环境的关注。作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和湖南的“母亲湖”,洞庭湖的演变是一个延续千年的动态过程,“八百里”洞庭并非一开始就形成的。江水和泥沙一直在持续改变洞庭湖及其周边的环境,明清以来不断增加的围湖造田也对洞庭湖洪涝灾害产生着影响。几百年来,在历朝历代延续不断的洞庭湖水灾治理中,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一种人与水的协调与平衡……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郑宁】
在近年的灾害新闻中,洞庭湖的出镜率相当高。每逢秋冬季节,洞庭湖水位下降,变成洞庭河,甚至是洞庭草原的报道时常见诸于媒体。到了夏季汛期,又常见洞庭湖水位快速上涨,引发洪涝灾害。今年长江中游汛情严峻,洞庭湖也面临着重大考验,牵动国人心弦。
7月8日晚团洲垸洞庭湖大堤决口封堵现场新华社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洞庭湖是“烟波浩渺八百里”的存在,如此大的湖泊,面对旱涝灾害,为何显得有些“不堪一击”?调蓄、错峰的能力在哪里?在真实的世界中,现实总比理想复杂得多,洞庭湖的前世今生亦是如此。
历史时期的湖面盈缩
相较于动辄有上亿年历史的山脉,洞庭湖的历史要短暂得多。先秦时期,如今的洞庭湖区还是河网纵横的内陆盆地,分布着许多小型湖泊与沼泽。考古学家在中心湖区发现了不少早期文明遗址,而且在时间上存在着很强的连贯性。由此可以推断,直到商周时期,这里都没有出现巨型湖泊。
在战国时代,湘江、沅江等河流直接汇入长江,上游来水未能汇聚,自然就没有形成湖泊的条件。即便是君山附近的洞庭湖,秦汉之际方圆也不超过三百里。但这种局面在汉末魏晋时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君山附近的洞庭湖开始扩大,还出现了青草湖、赤沙湖等面积较大的湖泊。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了唐代,三大湖泊连为一体,方才成为了唐代诗文中动辄“七、八百里”的浩渺洞庭湖。不过,根据一些学者的推断,唐宋时期洞庭湖面约为3500平方公里,按照里程计算,应该不足八百里。
洞庭湖湿地风光图自网络
洞庭湖面积的极值出现在哪个时期?学界还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不太重视农垦的元朝是洞庭湖面积的极盛期。据估算,在元成宗大德年间,洞庭湖的面积约五千五百余平方公里,已然接近八百里之说。但也有学者根据史料记载,认为洞庭湖面积的最大值出现在晚清道光年间。当时编纂的《洞庭湖志》记载,丰水期的洞庭湖跨越湖南四府一州,湖面超过六千平方公里,真正做到了八百里洞庭的规模。
晚清以后,洞庭湖区的面积总体上呈现缩小的趋势。按照水利部门的统计,新中国成立时,洞庭湖面积约为四千三百平方公里,六十年代缩减到三千平方公里,如今约为二千六百余平方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唐宋时代的浩渺烟波,还是道光年间的极限数值,以上列举的数值都是丰水期的自然湖泊面积。在枯水期,洞庭湖总会出现明显的萎缩。明朝嘉靖年间已有东、西洞庭湖之说,原因就在于枯水期洞庭湖水面退缩,原本沉入水下的三角洲因而裸露,将洞庭湖分割为东、西两个部分,呈现为多个湖泊群。
水与沙的形塑
在洞庭湖的衍生过程中,长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浩浩江水从三峡奔流而出,进入中下游平原地区,需要寻找宣泄洪水的空间。最早承担这个任务的,是史书中大名鼎鼎的云梦泽。秦汉以后,随着云梦泽的消亡,长江荆江段的河床逐渐形成。这一过程不止是云梦泽与长江的互动,还同时直接影响了洞庭湖。
随着云梦泽的消亡和江北湖泊群的缩小,长江需要新的调蓄空间,南北两岸都出现了洪水冲决的穴口。随着北岸的穴口陆续被人力堵塞,长江持续南侵,洞庭湖区的水环境出现了重大改变。一方面,湘江等四条河流汇入洞庭湖,进而由城陵矶汇入长江。另一方面,由于上游带来的泥沙,汛期的长江河床逐渐高于洞庭湖,在唐代出现了“江高湖低,江水入湖”的情况。宋朝初年的《太平寰宇记》中,有长江“东流入洞庭”的记载。从此,长江与洞庭湖形成了互动共生的关系。
此后的数百年间,长江与洞庭湖大体维持着平时湖水入江,汛期江水倒灌入湖的样貌,所谓的调蓄、错峰,亦由此显现。但这种平衡存在危险,荆江南岸的穴口使得汛期的江水有更多的通道汇入洞庭湖,大量的泥沙由此进入湖区,使得荆江三角洲向洞庭湖区伸展。这使得洞庭湖的深度逐渐下降、库容量减少,导致湖区面积持续扩大。
考虑到自唐宋到晚清洞庭湖的演变历程,尽管江水与泥沙持续改造着洞庭湖的环境,但发展速度并不快。直到19世纪60年代,这种缓慢的互动状态被彻底打破了。咸丰二年(1852)五月,荆江区域的藕池堤发生溃决。按照以往的管理,清朝应该调拨人力、武力堵塞溃口。但就在这年年初,太平军从广西出发,转战湖南、湖北,在年末攻克了武昌。显然,清朝无心关注长江、洞庭湖。至咸丰十年,累经洪水之后,南岸的水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调弦、藕池、太平、松滋四口分流汇入洞庭湖的状态。
清代 洞庭秋月图
对于长江而言,大量洪水泄入洞庭湖显然是有利的。由于水量、泥沙都显著减少,此后几十年间,荆江河段快速发育,形成了“九曲回肠”的样貌。但对于洞庭湖来说,“四口江流”可谓是灾难。新出现了四条水道不仅带来了长江水,还裹挟着巨量的泥沙。早在道光初年,有心考察湖广水利的魏源就发现洞庭湖面临着严重的淤塞问题,当时西洞庭已经因为水浅而难以行船。四口江流涌入洞庭之后,沙与水的脆弱平衡再也难以维持。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考古中国”4项最新成果:绍兴稽中遗址发现战国大型建筑基址
2024-07-12 10:42 考古 -
间谍用校园贷逼迫大学生窃取国家秘密,国安部披露细节
2024-07-12 08:24 国家安全 -
掌握宇宙“能量玄学密码”可以不药而愈?网红被刑拘
2024-07-12 07:25 依法治国 -
李嘉诚东莞项目降价万元
2024-07-12 07:16 中国房市 -
三峡水库库水位已拦洪运用至历史同期最高水位
2024-07-12 06:56 极端天气 -
“老是担心这样的投入值不值得”
2024-07-12 06:35 -
长江第2号洪水形成
2024-07-11 20:13 -
湖南郴州又一厅官被查,此前4任市委书记均落马
2024-07-11 20:00 廉政风暴 -
山东东营警方通报:男子持械伤害妻女和外孙,逃匿后自杀
2024-07-11 19:24 -
受贿8148万余元,太平保险原副总经理肖星受贿案一审开庭
2024-07-11 17:34 廉政风暴 -
服务业扩大开放,沈阳等6省会城市暂时调整法规规章获批同意
2024-07-11 17:34 政策风向标 -
“嘉陵江2024年第1号洪水”在渠江形成
2024-07-11 17:34 -
国内油价今晚上调,92号汽油重回“8元时代”
2024-07-11 17:08 -
66架次军机出现在台岛周围,外交部表态
2024-07-11 16:16 台湾 -
“性能更好、更可靠”,港警将改用国产手枪
2024-07-11 14:53 香港 -
大货车,“不超载难赚钱”?
2024-07-11 14:53 -
重庆垫江暴雨已致6人遇难
2024-07-11 13:50 极端天气 -
中国警方向美国遣返1名美籍红通逃犯
2024-07-11 12:32 -
双曲线一号遥八民营商业运载火箭飞行试验任务失利
2024-07-11 11:30 航空航天 -
中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各省份产假均延至158天以上
2024-07-11 10:41
相关推荐 -
靠万斯“决胜一票”,“大而美”法案惊险闯关参议院 评论 50电气化已落后亚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国雪上加霜 评论 60为什么这支国足被普遍看好? 评论 90“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评论 79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评论 269最新闻 Hot
-
靠万斯“决胜一票”,“大而美”法案惊险闯关参议院
-
白宫官员:没人在乎马斯克说了什么
-
日澳印各怀心事,鲁比奥还想着中国:别谈了,得干实事,搞矿!
-
三年来首次,普京与马克龙通话
-
特朗普再向日本施压:谈不拢,考虑提高关税
-
特朗普:奥巴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财长:中国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过去
-
“《新华字典》例句称小孩是累赘”再引争议,多方回应
-
英国乐队在音乐节上高喊“以军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华田园犬
-
内塔尼亚胡证实下周访美,除了特朗普还要见他们
-
特朗普威胁后,日本表态
-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国人又不愿意干,我们快破产了”
-
是否会驱逐马斯克?特朗普回应
-
电气化已落后亚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国雪上加霜
-
又闹翻了!特朗普喊话马斯克:补贴你拿的最多,DOGE应该查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