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鹏鲲:11月稀土出口暴增86.1%,正常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余鹏鲲】
近期海关总署公布了2021年11月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其中稀土出口同比大增86.1%,引发了舆论的激烈反响。网民普遍认为稀土出口增长似乎并不光荣,作为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源,这样做是不是无序出口?是不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无巧不成书,12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国内稀土产业的合力进一步增强,此举也是近年来中国稀土产业发生的最大变革。两相对比之下,让人不禁猜测二者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甚至有人感叹:“稀土乱卖终于迎来终结”。
稀土利用曾有惨痛教训
海关总署一次正常的信息公开,招来这么强的舆论反响,恐怕是相关部门始料未及的。不能怪网友们反应过敏,委实是我们过去在稀土出口上吃了大亏,走了太多弯路。
历史上南非、美国、加拿大都曾是稀土的重要产地,由于西方的封锁中国长期不能出口稀土换汇,所以在稀土供应上无所作为。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开始进入国际稀土市场。一开始还比较有序,基本上是由国家统筹安排。但很快情况发生了变化,赣南和内蒙古的很多稀土矿靠近地表,很快在当地引发了盗挖的风潮。因为盗挖的存在,当地政府不得不放宽了稀土的准入门槛。这一措施短期内解决了盗挖的问题,但从长期看是加剧了稀土的无序开采。
1950年-2000年世界稀土供应量
上图是1950年-2000年世界稀土供应量变化表,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稀土供应国的原因并不是美国的产量枯竭出现断崖式下降。1990年后更是开始出现了中国产能一上升,美国产能就下降的问题。说明美国稀土产能被抑制主要是因为中国供应了充足廉价的稀土。
可以想见,疯狂的产能提升不仅导致互相压价,而且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转折点发生在08-09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稀土需要量急剧下滑,大量的稀土生产出来停在仓库中。历史上熟悉的一幕又再次上演,很多企业不是抓紧去产能或是产业升级,而是抓紧扩大产能打价格战,于是局面愈发不可收拾。
2010年前后,央视、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密集报道内蒙古稀土卖到泥土价的新闻。在那个疯狂的时间点,稀土金属产品甚至有时探底至十几元一公斤的低位,上演了一出亏本卖稀土的闹剧。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稀土资源向海外市场低价流失现象就长期存在。2005年,我国稀土年出口量比1990年翻了9倍,但价格却下降了55%以上。包钢稀土国贸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忠在2010年接受采访时痛心的说,“虽然我国是稀土资源和生产大国,但是始终没有话语权,中国稀土始终只能卖出尴尬的‘土’价钱。”
“土”价钱有多廉价呢?多种稀土的价格常年只合十几块钱一公斤,江西省龙南县稀土工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廖志伟在2010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过度开采,稀土产销严重失衡,国外深加工企业乘机打压价格,赣州的稀土曾经卖出了3元/吨“泥土价”(笔者猜测应该是90年代末的价格)。曾经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两个重要稀土产区江西和内蒙古的稀土企业不仅不能挣钱,反而还要承担低价竞争造成的亏损。
这种情况在08-09年期间再次出现了回头的趋势,同时因为低价竞争,企业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去做好环保和排污方面的工作,当地自然环境迅速恶化。限制稀土第一次取得了政府、民间和企业的共识。
内蒙古稀土无序开采最严重的白云鄂博地区2006年的卫星照片
好在否极泰来,从2005年起地方政府和中央都加强了对稀土资源的管理,在2009年乘势明确提出了“暂停受理稀土矿矿业权的申请”,并采取了限制稀土出口配额的措施。2010年为了抵消民间超采的影响,更是将这一配额下调了30%,基本遏制了中国稀土无序开采的情况,此外2010年国土资源部发出《2010年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开始了将另一种重要的金属矿藏——锡矿与稀土统一管理,避免了锡矿重蹈稀土覆辙。
经过了有效治理,稀土价格开始回归正常,仅以2010年为例。氧化镨、氧化钕的出厂价就从2009年的6万元/吨-7万元/吨之间,涨到了18万元/吨以上。
尽管如此,中国的稀土因为开发劳动力相对便宜、高等教育普及、智力成本低以及中国稀土矿品质高等因素,其价格并没有涨到特别离谱的水平,依然是世界稀土第一和主要供应国。
正是过去的惨痛教训,使得普通老百姓对稀土出口增加异常敏感。11月稀土出口同比增长近一倍,引发如此激烈的反应也就不足为奇了。
稀土出口高涨需冷静看待
稀土无序出口是不正常的,但也要看到11月的数据存在偶然性,仅从一个月乃至一年的数据出发观察产业形势是不客观的,11月暴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为一个商品,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的重要方面。需求是否旺盛,价格是最直接的指标。11月稀土出口同比增长86.1%,涨幅的增长则达到110.22%,说明绝大部分稀土种类是量价齐升的,而且涨幅不小。这一方面说明增加出口的稀土没有被贱卖,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存在强劲的需求。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相比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具备清洁环保、使用成本较低等优点。同时,廉价的新能源汽车也能拥有较好的动力性能,因此大受欢迎。然而,生产新能源汽车要消耗更多的稀土。新能源汽车和风电已经成为稀土市场无法忽视的存在。
根据爱尔兰研究与市场公司的调查,每辆混合动力汽车大约需要10公斤的储氢合金,通常这意味着每辆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消耗约3公斤稀土。此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驱动马达消耗约1到3公斤钕铁硼磁性材料。电池电动汽车的驱动马达消耗约5公斤至10公斤。按照每生产一辆新能源汽车消耗8公斤稀土算,整个11月出口的4859吨稀土也就够生产60.7万辆新能源汽车。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一鸣 
-
大公司早报 | 知乎回应在港二次上市 陈小春直播带货翻车被判退款
2021-12-27 09:29 大公司 -
资本大鳄刘益谦操盘背后,“布洛芬”能缓解亨迪药业的“依赖症”吗?
2021-12-24 22:45 观网财经-健康 -
19省中药集采均价降40%,3000亿规模市场进入“洗牌”阶段
2021-12-24 18:29 观网财经-健康 -
因涉嫌内幕交易,宋都股份董事长俞建午被罚1.1亿元
2021-12-24 15:55 中国房市 -
华为冬季新品发布会,余承东找回了久违的激动
2021-12-24 10:58 大公司 -
大公司早报|华为发布首款鸿蒙汽车 李佳琦被浙江消保委点名
2021-12-24 09:04 大公司 -
全国首例证券集体诉讼案宣判,康美药业5.2万投资者获赔24.59亿
2021-12-23 14:37 观网财经-健康 -
接连发布三千元级新品 vivo影像性能“两开花”
2021-12-23 10:25 大公司 -
大公司早报|芒果TV上调会员价格 腾讯对京东持股比例降至2.3%
2021-12-23 09:19 大公司 -
杭州2021年集中供地收官,共揽金2196亿元
2021-12-22 19:12 中国房市 -
“西瓜霜大王”病逝,家族持股市值超40亿元
2021-12-22 19:12 -
年内4次“卖身”,康恩贝意在聚焦非处方药与保健品?
2021-12-22 15:46 上市公司 -
七牛云许式伟: 中国云计算的增速最快,但多数企业“云化率”仍不高
2021-12-22 11:51 数字化转型 -
大公司早报|首个元宇宙产品百度希壤内测 雷军称小米高端机对标苹果
2021-12-22 09:14 大公司 -
华润置地推深圳两“豪宅”冲业绩,“万人摇”的润玺二期遇冷
2021-12-21 22:11 中国房市 -
春立医疗一年半市值蒸发160亿,史春宝夫妇能否借A股续写财富神话?
2021-12-21 22:10 观网财经-健康 -
余承东:华为将坚持构建智能汽车生态圈
2021-12-21 18:06 大公司 -
大公司早报|李佳琦罗永浩等主播回应 三全思念牛肉水饺加猪肉
2021-12-21 09:08 大公司 -
待偿还海外债超100亿美元,佳兆业将制定债务重组计划
2021-12-20 20:02 中国房市 -
投融资周报 | 认养一头牛完成B轮融资 李一男牛创新能源融资5亿美元
2021-12-20 14:13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