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鹏鲲:国有企业的数据安全问题,真的得靠自建云平台解决了么?
最后更新: 2021-09-06 13:31:26这一事件说明,即使强调免费也要提供服务的文化,开发资源和人员稳定性都占优的互联网行业,也不能保证充分的代码审查。外部人员参与度更高的“国资云”就会摆脱这些问题?笔者实在难以乐观。
将一个区域的国有企业资产都放到同一个云上,尤其是这个云的总量还不大时,无疑是放大了开发队伍引入的风险,因为这样的举措放大了利用漏洞的收益,又缩小了引入漏洞的成本。
自建云的优势在于管理链条短、权限清晰,而体制内企业熟悉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系,并不利于信息安全。以天津的“国资云”为例,实际上由“三朵云”组成:业务云、监管云和安全云,三种云成分的安全要求和承载业务并不相同。那么一个疑问就产生了,三种云的开发者存在人员交流么?或者是否干脆就是一个开发团队?
“国资云”依然存在平台开发部门与业务开发部门关系不清的问题
如果是的话,如何严格保证一个人可以同时写出符合两种甚至更多安全需求的代码呢?如何保证三种云成分依托的资源不出现混交呢?
“国资云”应大区化管理并重视立法
前面说到“国资云”或类似的云平台有存在的合理性,但要显著提升国有企业信息资产的安全性,仍然需要组建可控的系统开发和审查的队伍,并缩小平台开发部门与业务开发部门的认知差距。
基于这样的认知,“国资云”显然不宜一地一策,甚至一地一公司一平台。“国资云”与公有云最大的区别在于服务国有企业安全性高,而不在于地点不同,同时和邮政、电力事业等也不能简单类比。
目前重庆、四川、浙江、苏州、深圳等省市都开始尝试建设国资云项目,这些项目在云的层面区别不大,主要还是具体的业务不同,这么多“国资云”确实有重复建设之嫌。是否“国资云”落地可以统一安排实现全国一盘棋,或者像电网一样,按区域集中提供服务呢?
以腾讯云为例,作为中国云服务的前三强,腾讯云只在广州、上海、南京、北京、成都、重庆和香港等地域重点部署,就实现了对一般中国用户云服务器的全覆盖。“国资云”的用户更少,由业务造成的服务器压力也更小,如果每个省甚至每个市都搞一套自己的云平台,无疑是不经济的。
腾讯云面向普通用户的机房区域选择
实现“国资云”的障碍显然不只是技术,市场对“国资云”的存在也提出了质疑和挑战。目前所有的质疑都可归纳为两点,一是合规性问题,二是成本问题。其中后者被反复强调,而前者尽管不受重视,实则关系到“国资云”的成败。
众所周知,公有云存在着种种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在市场状态下存在,与权威行政力量宣布存在,其意义有着根本的不同。“国资云”的排他性意味着行政力量肯定公有云是不符合国有企业安全标准的。人们不禁会想,难道这样的云就一定符合私人企业的安全标准么?
如果今后“国资云”也面向大众提供服务,这等于凭空增加了“国资云”的商誉,制造了不对等的竞争。退一步说,这也给了其他国家和组织拒绝考虑使用中国公有云的借口,对中国云服务走出去是不利的。
此外“国资云”提倡数据挖掘,既然国企数据资源属于国有资产,那么就不是所有部门都有开发这种资产的权利。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规范说明谁有资格组织挖掘整个地区跨行业的所有国有企业的数据。更何况部分数据的挖掘工作还可能侵犯个人隐私,甚至涉及国家安全。
前文也说到,大量体制内的服务、系统、软件是由私人企业开发的,其中还有不可忽视的部分最终是由外包的第三方开发的,这其中就存在着安全风险。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显示,在评估范围内的900余家大型政府网站中,超过93%存在各种危险等级的安全漏洞。
然而这种潜在的安全风险并没有转化为大规模的安全问题,依靠的就是法律。黑客敢于黑掉漏洞较少的企业网站,但不敢攻击漏洞更多的政府网站。事实说明,依法治理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合规性问题和成本问题最终交汇到一起:国有企业的数据安全问题真的必须要靠自建云平台解决了么?
通过立法规定国有企业的云服务提供商资质,不会造成采购云服务的成本大幅提高,数据泄露产生的损失也不难估计,但目前各地的“国资云”建设方案中,没有这些经济账。
总而言之,建设“国资云”无疑是一件好事情,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让良好的愿望变成现实,关键就在于建成的“国资云”要集约安全,要扬长避短。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恒星合并引起新型超新星爆发被证实:此前只是理论预测
2021-09-06 07:19 -
印有“中国载人航天”物体冲上日本沙滩,两周前曾卡在礁石上
2021-09-01 15:48 航空航天 -
中科院研究:新冠病毒的起源符合自然进化过程
2021-09-01 12: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轨拍摄作品震撼来袭!
2021-08-31 13:45 航空航天 -
高通和中兴通讯完成5G毫米波测试
2021-08-27 21:24 5G -
Magic3 至臻版重塑高端:全能科技背后的高级质感
2021-08-27 17:39 大公司 -
交通部:1-2年内中高速磁悬浮系统工程化样机基本研制成功
2021-08-27 17:17 智慧交通 -
小米二季度收入增速达64%,造车最新进展公布
2021-08-25 20:55 手机 -
一场事故引发的“自动驾驶”大讨论
2021-08-24 17:33 大公司 -
科技部发“英雄帖”:向全社会征集颠覆性技术研发方向建议
2021-08-24 08:21 科技前沿 -
英国调查报告出炉,Arm并购案或将生变
2021-08-23 20:42 大公司 -
美国求合作,就要有求人的态度
2021-08-22 08:30 中美关系 -
通过植物工厂技术,我国实现水稻生育周期减半重要突破
2021-08-21 20:57 -
自然资源部:去年卫星共识别出三峡库区等地疑似隐患8450处
2021-08-21 07:32 航空航天 -
我们的太空:神舟十二号今日上午将第2次出舱
2021-08-20 09:57 航空航天 -
不满Space X获登月合同 蓝色起源状告NASA
2021-08-18 16:28 -
累计行驶889米,祝融号完成既定探测任务
2021-08-17 19:14 航空航天 -
日媒:中国大学理工科排名突飞猛进,部分超越美国
2021-08-16 16:43 -
燕山大学成功合成迄今最硬最强非晶材料
2021-08-14 14:31 科技前沿 -
又一中国青年学者论文登上国际顶级期刊封面
2021-08-14 08:42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