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咏幻:日本网友还在议论中国游客,生意人却很实诚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月咏幻】
2022年是转变的一年。日本和中国先后选择降低出入境门槛,尝试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在线旅游巨头携程集团于1月5日公布:截至当日(1月5日),兔年春节7天海外旅游订单较去年春节暴涨6.4倍,订单平均花费也同比提升了32%。同时,报告还显示了2023年春节前十名出境游目的地,最受国人青睐的旅游目的地依次为澳大利亚、泰国和日本。
2022年的日本放缓了针对其他国家的入境限制后,于2023年1月18日得到的数据是:2022年访日观光客383万人,是2021年的15.6倍。这成绩看起来还不错,但和完全没有疫情影响的2019年相比,减少了88%。
截图来源:日本共同社
根据NHK的统计,韩国和美国的访日游客分别达到了100万人和33万人。韩国于2022年中期重新开始了日本护照免签赴韩的政策,此举让日韩间航班数增加,也让韩国成为了2022年访日人数最多的国家。而美国游客则大概率是因为2022年惊人的日元贬值而前往日本消费购物的。
逐渐在日本恢复的“节味儿”
尽管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针对中国游客春节赴日人数的专项统计,但也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因为某些令人不快的插曲,日本仍会是中国游客春节游的一大目的地。
往年春节,日本都是非常有中国味儿的,这也是一个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除了笔者之前曾经参与过的春晚直播,日本线下的活动也非常精彩。横滨著名的中华街,就是大家春节时爱去的一个景点。
图片来自omatsurijapan.com
横滨是位于东京南部的海港都市,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此处的中华街是日本最出名的华人聚集地。每逢春节,都会有庆典活动——拜妈祖、拜关公、舞狮,最后在0点放烟花爆竹。
但这个习惯在2021年春节也暂停了一年。当时日本正处于大规模的新冠疫情紧急事态宣言,各类限制都较为明显。因此,在日本共同社2022年报道中华街舞狮和放爆竹的新闻中,采取了“时隔两年”的说法。他们也知道,中国人民过年喜欢舞狮、爆竹,就是为了驱散邪气。
提到年味,日本不过春节,元旦也不放烟花爆竹,但日本向来对烟花爆竹没有特别的限制。无论是很多小伙伴都熟悉夏天的“花火大会”(花火就是日语中的烟花),还是各地逢年过节会举行的烟花活动,都会燃放大量烟花,与国内过年盛况相比,是有过之二无不及。
整体来说,日本的花火大会一般都在盂兰盆节期间举行。这个节日在日本人心中地位,类似中秋节之于中国人,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此时通常会放数日连假,人们大多会回到家乡,陪陪家人,共同享受悠闲的度假时光。
大家还会参加当地的活动,除了花火大会,男女老少还会穿上传统服饰,相约在街上集会,逛逛小店铺,吃吃零食。这也是所谓“夏日祭”的由来,其实就是夏日的庆典节日,大伙儿出来娱乐一下。
另一方面,日本民间各地也有花火大会。例如笔者曾经住过的别府市,就有非常豪华活动。作为日本知名的温泉乡,别府打出的口号是:来泡能够看烟花的温泉。每年夏天和冬天,别府都会举办本地特色的花火大会,到处都有各种卖小吃的摊贩,从会场到车站都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散场后空气中弥漫的硫磺味,也成为这两个季节独特的记忆。
图片来自别府观光官网
图片来自tabirai.net
除了这类官方组织燃放烟花的活动,在各种假期、尤其夏天,人们喜欢在海边手持一套小烟花,各自在沙滩上燃放玩耍。当然,部分地区会给出限制区域,仅允许大家在框定范围内燃放。比如日本知名的海边旅游景点热海,就会下图中示意的那样用LED灯泡划出一片区域方便游客玩耍。
热海网络新闻
烟花不仅是人们在疫病中存活下来的慰藉,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节日中燃放烟花既带来了燃放时的欢愉,也是日后回忆起过往点滴的记忆锚点。
眼下随着日本各地逐渐放开,节日氛围也在慢慢回来。所有人都希望能回到疫情前的正常生活。此时此刻,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期待中国游客重回日本,重现疫情前的旅游盛况。
媒体逢中必反,日本还欢迎中国游客吗?
在这一片看似恢复、但其实还远未重归过往水平的景象中,日本人内部对中国游客的态度产生了两极分化:有人几乎不指望,甚至觉得应该要为了安全再谨慎一些,而有的人则很期待。
例如上图这位日本网友就表示,希望日本政府不要那么快缓解入国限制,免得重蹈2020年疫情初期的覆辙,要优先日本国内的安全。其他还有很多日本网民表示,还是先观察一下中国的疫情走势才安心一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3-01-24 08:12 新能源汽车 -
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市场强势回暖
2023-01-24 08:00 观网财经-消费 -
网易宣布暴雪停服:感谢玩家相伴14年 将公布退款安排
2023-01-23 16:02 -
中国正在做的这件事没太多先例,但我们有一个“秘方”
2023-01-22 08:17 这就是中国 -
“美政府债务违约或造成全球金融危机”
2023-01-21 19:27 美国经济 -
31省份GDP出炉:苏粤差距缩小,陕赣突破3万亿
2023-01-21 14:49 中国经济 -
十七部门: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
2023-01-21 11:27 -
哈尔滨拟出新政:三孩家庭购首套或二套新房可获2万元补贴
2023-01-21 08:25 观网财经-房产 -
2022年上海经济运行情况解读:经济运行凸显韧性,功能动能持续增强
2023-01-20 19:29 中国经济 -
亚特电器拟创业板上市:财务数据疑似打架,自有品牌占比不超7%
2023-01-20 18:18 观网财经-金融 -
外资独资券商再添两家,摩根大通和渣打同日获批
2023-01-20 16:49 观网财经-金融 -
英特尔CEO:我们正在解决高端芯片生产集中在亚洲的问题
2023-01-20 15:57 观网财经-科创 -
1月“降息”落空,LPR报价已连续5个月维持不变
2023-01-20 15:05 观网财经-金融 -
人民币持续走强:中国经济强势复苏
2023-01-20 13:41 观网财经-宏观 -
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蚂蚁集团向敬老院捐赠制氧机
2023-01-20 10:55 抗疫进行时 -
外贸出海不是口号,自主创新是企业天堑
2023-01-20 10:45 -
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来了
2023-01-20 08:28 -
元气森林营销中心原负责人叶礼诚被刑拘
2023-01-20 08:19 观网财经-消费 -
春节前现“提前还贷”高潮,购房者:排队4个月
2023-01-20 07:28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债务已破31.4万亿法定上限,“两党都不太可能让步”
2023-01-19 23:12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