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开香槟庆祝被殖民,台湾为东盟示范跪姿
然而,只要有需求,就会有流通途径,正如欧洲一边制裁俄罗斯能源一边迂回买进。在中美“去风险化”的背景里,东南亚就是另一种途径。对于太阳能板等中方有绝对优势的制品,美方公然放水也不会害臊。
重点在于,IPEF成员有没有动力与能力取代中国?供应链结构不可能不考虑市场,动力来自于外资,外资若是为了中国市场而来,成员没有必要排斥中国零件;若是为欧美市场而来,成员也必须有能力完全不靠中国原料与零件组装成品。现实是,既有动力也有能力取代中国的成员,一个都没有。
诚然,中国的部分产业链面临转型,需要南移,但其中恐怕不包括美方真正在意的产业链。换言之,即便中方不采取任何应对措施、坐等被取代,供应链要重组到令美方满意的程度,也仍需很长一段时间。这样的“框架”实在太过一厢情愿。
那么,美国布局在东亚的“雷达”,是否真能发出有意义的预警呢?其实也很难,因为供应链环节中的企业若出现供货短缺或过剩,不会主动告知各国政府;毕竟,将商业机密透明化,生意要怎么做?
若强制各成员“平时共享信息”,也就意味着随时都能互相摸底,这可能吗?比如,某大企业完全可以出于商业诈骗的目的做出虚假预警,谎报库存过多,让别国竞争企业减产,此举岂非徒增龃龉?而若不强制企业公开信息,那要共享什么?
归根结底,IPEF的东盟成员在供应链支柱上愿意配合,旨在吸引外资来拉拔产业、促进就业,其中包括想打入欧美市场的中资。有趣的是,开放的中国市场也是吸引外资的诱因之一:菲律宾试图吸引西方资本时,将“投资菲国这样的RCEP成员,可享受中国市场准入”作为一大亮点。
换言之,IPEF排除不了中企、中资、中国原料、中国零件、中国技术与中国市场。美方的一切努力都是枉然。
其他三大支柱就更难了,因为其要旨是将新兴国家的竞争力暴力调低到美国水平,以维护跨国美企及美国本土劳工的利益,说穿了就是以牺牲朋友为代价,讨好美国政党的金主与支持选民。
其他不论,就看最努力为美国与东盟成员协调的日本,也对IPEF内含的“限制捕鲸”方案不大买帐。诚然,从生态环保的角度看,日本捕鲸文化确实恶名昭彰,但美国想在削弱中国经济的愿景下顺便解决这个问题,对日方而言就是牺牲朋友。可见其他三大支柱很难达成协议。
再者,IPEF对国企的限制,形同扼杀成员的产业政策,而产业政策是新兴经济体崛起的重要条件,因此就连台湾恐怕也很难屈就。
台湾被“白嫖”还谢恩
“倡议”的12项议题基本是将IPEF四大支柱打散了,以便美方一一突破,再回头说服东盟照办。目前,台美已在5项争议较小的议题达成协议:贸易便捷化、中小企业、反贪腐、良好法规、服务业国内规章。
总的来说,除中小企业外的4项议题对台湾地区都没有实质利益,反而更方便美国长臂管辖。唯独中小企业的部分看似是一根“胡萝卜”,但其实也不然。
台湾经济是出口导向的,其电子产业具有全球竞争力,构成赚取外汇的主力,再普惠于众多本土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基本缺乏出口竞争力,因此美方开了一个小门,以便台湾中小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同时,台湾也开了扇门,以便美国的中小企业进入台湾市场。
随着出口业衰退,台湾经济增速放缓(图源:彭博社)
那么,在没有市场准入(也就是无关税优惠)的状况下,是台湾的中小企业比较容易打进美国呢,还是相反?答案不言而喻。台湾中小企业本就缺乏竞争力,加之美方刻意调低台湾竞争力,如何能在美国市场赚美钞?相反地,美国中小企业进入台湾抢市,倒是比较容易。
因此,“倡议”的作用是让台湾示范跪姿给东盟看:台湾可以,你们为什么不可以?
须知,“反贪腐”这一项,意味着美国司法的“咸猪手”可以伸进台湾,在美国法院制裁有损美国利益的台企,但台湾法院能制裁美企吗?只有美国审查你的份,谁敢痴心妄想审查美国?因此,东盟各国都对此颇为排斥,绿营倒是磕头如捣蒜,被再次殖民还开香槟庆祝。
台当局官员在华盛顿喜滋滋签署首批协定的背景是台湾经济的窘境:今年第一季度,台湾经济负成长3.02%,创下2009年金融海啸以来的新低,过去也只发生过3次(1975年石油危机、2000年网络泡沫和2008年金融海啸)。
全亚洲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中,台湾表现最差。台湾出口占GDP逾6成,而全球需求不振,台企又被美企要求移出台湾以避险,在这样的多重冲击下,台湾经济被打趴。现在,美国政府借“倡议”之名“整肃”台企,政客是很爽,企业却苦哈哈。
除非日本愿意帮美国“代垫”胡萝卜给其他成员,否则IPEF很难再获进展;同样地,进入争议性较大的深水区后,“倡议”也势必陷入停滞——毕竟,在选举期间,民进党当局不敢让利让得太难看。
美商务部长雷蒙多呛声,美光事件不会善罢甘休,美国会与盟国协调反制中国的“经济胁迫”,而IPEF能防止供应链中断的风险。一手持矛,一手持盾,架势十足。但IPEF成员愿意多买点美光产品吗?雷蒙多可试试塞货给他们,看看矛盾不矛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中美外交官员在北京举行会谈
2023-06-06 08:14 中美关系 -
北约:500人增援部队已抵科索沃,必要时将继续增派
2023-06-06 08:00 欧洲乱局 -
沙特首所正式挂牌的孔子学院投入运转
2023-06-06 07:19 -
中国驻洪都拉斯使馆举行开馆仪式
2023-06-06 07:06 中国外交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2023-06-05 23:16 观察者头条 -
“乌克兰在俄境内建立特工网,这就是他们干的”
2023-06-05 21:35 乌克兰之殇 -
王毅同法总统外事顾问通电话:中方对马克龙近期表态表示赞赏
2023-06-05 20:57 中国外交 -
伊朗外交部:伊朗驻沙特使领馆将于6日、7日重开
2023-06-05 19:27 -
俄罗斯从缅甸和印度回购俄制军事部件?
2023-06-05 19:12 乌克兰之殇 -
韩正会见泰国公主诗琳通并出席公主第50次访华庆祝活动
2023-06-05 16:48 -
新华社记者罕见发文感慨:中国记者苦印度签证久矣!
2023-06-05 16:20 -
“美国严重短缺,向中国药企紧急求助”
2023-06-05 16:02 医学 -
美助理国务卿等官员访华,外交部介绍相关情况
2023-06-05 15:53 中国外交 -
英国首相访美期间,要为他“拉票”?
2023-06-05 15:45 不列颠 -
他点赞的“反变性”电影遭限流后,推特安全主管辞职
2023-06-05 15:45 美国政治 -
涨价8%以上!土耳其将再次提高黑海海峡通行费
2023-06-05 15:45 -
美军方称中国军舰“不安全靠近”美舰,外交部回应
2023-06-05 15:41 中国外交 -
沙利文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2023-06-05 15:05 中美关系 -
日经225指数收盘价创近30年来新高
2023-06-05 14:53 日本 -
我大使:若日方执意对中日半导体合作设限,结果是中日双输、美国独赢
2023-06-05 13:46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38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9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4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1“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3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