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枝煌、陈尧:“港口空箱堆积”? 国人的忧虑遮蔽了更要紧的问题
【导读】 随着中国经济调整和国际产业链的变动,一段时间内,中国对外出口有所波动,甚至出现港口空箱大量堆积的报道,引发对中国出口下降的担忧。数据表明,中国对外贸易下滑在正常范围内,而人们的担忧主要来自于过去几年间许多产业对外转移的相关信息。本文综合分析了2022年以前国内产业对外转移的情况,指出:产业对外转移是内外因素作用下的必然趋势,中国更需注重的是如何在多重转移压力之下主动布局,使对外转移有序可控。本文原刊于《国际贸易》,仅代表作者观点。
【文/杨枝煌、陈尧】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产业跨境转移是全球化发展和国际分工格局下的常见现象。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分工格局重构,加之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持续变化,全球掀起了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国成为全球产业转移中的重要节点。尤其是,近年来中美经贸摩擦叠加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中国产业结构进入调整期。新冠疫情的爆发、蔓延和反复,进一步冲击了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国内部分行业、企业开始实施产业对外转移。
从长期来看,在大国博弈以及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中国产业对外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使然。因此,如何应对产业对外转移的阵痛期,保证产业对外转移风险可控,是实现中国未来经济稳步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保障产业链安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我国产业对外转移的基本现状和动因,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 中国产业对外转移的基本特征
在国内成本攀升、产业结构进入调整期、全球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严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多重压力下,中国产业对外转移备受国际关注。而现阶段中国产业外移的趋势特点,是我国科学推进产业外移,实现全球产业合理布局的现实依据。
为此,本节考察在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对外转移现状,并厘清不同类型产业的个别性、特殊性和一般性,系统梳理中国产业对外转移的基本现状和动因。
(一)外资企业倾向东南亚、欧美和日韩转移
自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在华外资企业,尤其是美日韩企业就出现了产业外移的苗头(表1)。而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从关税战延伸到金融战和科技战,加上美国和日本鼓励本国企业回迁,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部分外资企业不得不重新调整产能布局。从行业来看,外资企业对外产业转移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鞋帽、服装、纺织、电子等产业为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发展为世界制鞋业中心,但2014年之后中国鞋类出口量、出口金额开始逐步下滑,而东盟国家鞋类生产和出口快速发展。
国际鞋业巨头逐步撤出在华产能,纷纷在东盟地区布局。例如,近十几年来,宝成和丰泰等鞋业巨头纷纷到越南、印尼以及柬埔寨投资建厂并抓紧扩大产能。其中,宝成2011年在中国有255条生产线,生产线占比为47.4%。
到2019年,这个占比已经跌至13%,但是越南的占比却达到了44%,2019年越南、印尼合计产量占总产量的83%。电子产业如三星、苹果将组装和生产零部件等环节逐渐撤出中国。例如,三星自2008年在越南建立第一家工厂开始,逐步将在华手机业务转移到越南,2018年,三星公司在越南投资173亿美元建设8个工厂,主要进行手机组装。同年,三星还在印度投资上47亿美元,建设全球最大的手机工厂。
从产业链条看,大部分外资企业将加工、组装等环节转移,上游的设计、品牌规划、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等环节保留在中国。因为中国仍然具有劳动力技术成熟和综合成本较低的优势,而将组装环节放到南亚、东南亚是因为可以根据原产地规则,规避中美贸易战的惩罚性关税。例如,三星自2018年以来,持续加码中国高端产业投资,投资额超过207亿美元。
手机产业转移也只是组装等下游环节,设计等高附加值的环节仍然留在中国。从转移目的地看,由于中美贸易战和一些国家鼓励回迁,加上北美自由贸易区转型为美墨加三国自由贸易区,企业除了向南亚、东南亚转移,还向北美和日韩转移。另外,企业出于全球布局的考虑,将面向北美销售市场的环节移出中国,但面向中国市场销售的产能则不考虑撤出。
(二)国企对外转移主要是贯彻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
央企和国企走出去,最早是通过执行对外援助项目,然后才逐渐进入国际承包工程领域。2000年我国提出了“走出去”战略,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央企和国企通过全球并购、绿地投资、国际化经营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从行业来看,国有企业海外并购和对外投资集中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产业。
以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北控集团积极响应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主动拓展海外布局。目前,集团水环境综合治理、污水处理、新生水、垃圾焚烧发电、光伏发电、旅游地产、产业园区建设、规划设计等业务已拓展至欧洲、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区,同时让中国产品走向非洲、亚洲、南美洲等区域。
截至2019年底,北控集团共有境外公司355户,境外已发生的投资总额236.30亿元,涵盖1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能源产业73.77亿元,环保产业144.88亿元,现代城市服务产业14.57亿元,规划设计产业1.38亿元,其他1.69亿元。
能源和环保产业投资占主导地位,比例达92.53%。从地区看,国有企业因为肩负实施国家对外战略重任,没有区域和行业限制。但是欧美国家以安全需要为由,对国企或者相关背景的企业进行了限制。
(三)中国民企对外转移主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非洲地区
随着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由于市场全球化、生产本地化、降低成本等原因,也在不断向外转移产业。从行业来看,我国民企产业外移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服装鞋帽等纺织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自2012年以来,中国纺织业龙头鲁泰A、联发股份、百隆东方、华孚时尚、天虹纺织、波司登等公司纷纷在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国家进行产能布局。其中百隆东方作为中国色纺纱双寡头之一,自2013年起在越南建设生产项目,目前越南地区已形成100万锭纱的总产能,占百隆总产能的60%。
2021年7月,公司又在越南新建39万锭纱线项目;二是木器和家居产业。2005年起,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国内家居巨头开始向东南亚转移。尤其是2019年,美国政府对中国几乎所有家居类别征收高达25%的关税,整个中国外贸家居产业开始向东南亚转移。
2020年,越南迅速取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家居供应国。据越南官方统计,三分之一的外商投资家居企业是从中国迁来的。2021年,尽管越南受疫情影响,经历了长达数月的封控,但木制品及家居出口价值仍高达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7.2%;三是手机、家电等消费电子产业的低端组装环节。
- 原标题:“港口空箱堆积”? 国人的忧虑遮蔽了更要紧的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珈媛 
-
四部门:调整新冠患者医保报销政策
2023-03-31 07:30 医疗改革 -
宁夏灵武通报“跪地求水”事件
2023-03-30 23:20 观察者头条 -
操心台当局“邦交”,美中情局高官罕见到访巴拉圭
2023-03-30 22:12 台湾 -
宋涛在武汉会见马英九一行
2023-03-30 20:58 台湾 -
国台办:4月起两岸通行要求由48小时核酸改为24小时抗原
2023-03-30 20:23 两岸关系 -
玉林市委书记莫桦被查
2023-03-30 18:55 廉政风暴 -
上海黄浦江上要造跨江缆车?构想已提出多年
2023-03-30 18:49 上海观察 -
孙国友解释跪地求水缘由:计划供水当日被爽约
2023-03-30 16:48 -
女生称在校企合作单位实习被性侵致怀孕,高校:警方已介入
2023-03-30 16:42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3-03-30 15:55 -
北京这4所高校将疏解到雄安
2023-03-30 14:52 -
地下水水位明显下降!水利部与13地市会商
2023-03-30 14:26 -
卫健委:重点检查新冠瞒报、缓报、谎报
2023-03-30 13:19 -
“上海制造”出海记①丨 创新为帆,“上海船”劈波斩浪闯世界
2023-03-30 12:48 上海观察 -
取景路遥家乡、打造影视城,央视热播剧《人生之路》让这里“火”了
2023-03-30 12:45 -
民之所望|清除800公里城市“蜘蛛网”,每米架空线入地都来之不易
2023-03-30 12:42 上海观察 -
俄顶级指挥家遭西方切割后在华演出,“像回家一样”
2023-03-30 11:43 -
导游威胁称要和游客“干到底”,丽江文旅局通报
2023-03-30 11:37 -
渤海油田一年新探3亿吨,创历史新高
2023-03-30 11:30 能源战略 -
4月1日首班车起至6时 北京地铁天安门东站等3站临时封站
2023-03-30 10:58
相关推荐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54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47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08“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70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