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炒作今天开战?看看乌克兰危机的“众生相”
再说说他的出访“顺序”:
马克龙2月7日先去莫斯科,之后前往基辅和柏林。
France 24报道马克龙访问俄罗斯
这说明他是个有独立意识的政治家,不会按照“外交常规”和“政治正确”出牌。这与“循规蹈矩”的德国政府领导人形成鲜明的对照,朔尔茨的行程必然是美国、基辅,然后才是莫斯科。对此,爱丽舍宫的解释是:这个访问顺序表明,我们有勇气首先直面危机的始作俑者。
当然,与德国相比,法国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它没有历史负担。德国就不同了:由于纳粹那段历史,柏林在处理外交问题时都会表现出非常大的克制,很少“任性”。这点从它至今一直拒绝向乌克兰提供进攻性武器上便可看出。
相比之下,法国在政治和军事决策中的“自由度”要大许多。譬如,它在乌克兰危机激化的情况下立刻同意向北约东翼(罗马尼亚)增兵1000,德国在各方压力之下才“不得不”答应向立陶宛增兵350人。
有消息说,马克龙是位“口若悬河”的政治家,有思想,有能力,也有干劲,但有时候嘴巴缺个把门的。对此,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曾表示过不满。
马克龙倒也不是纯粹地特立独行,不与盟友商量。譬如在这次斡旋中,他的表现就很努力:他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过三次电话,与拜登、北约秘书长、英国首相、立陶宛总理也保持电话沟通,还在柏林与德国总理和波兰总统亲自见面会商。
但他的快人快语风格,经常让德国总理府感觉跟不上他的“步伐”。有时候,柏林干脆先由着他去发挥。马克龙倒也当仁不让,非常乐意充当“欧洲领袖”和“欧盟代言人”的角色。
此次出访前,他对莫斯科的安全忧虑表示理解。在莫斯科,他也认真倾听普京对基辅和北约方面的抱怨,并提出一些客观理性的建议。因此,他的斡旋虽难取得突破,但莫斯科肯定了他的态度,认为他是西方迄今为止最能放下姿态倾听的一位。
他的这种斡旋方式却被有些西方国家视为“作秀”,英国个别媒体认为,比起建立统一的欧洲对俄战略,马克龙对自己的领袖角色更感兴趣,甚至提出“马克龙可信吗?”这样的问题,担心这位法国总统正在被普京当作分裂西方联盟的工具。
其实,法国对俄罗斯的态度是挺矛盾的。
在安全利益方面,马克龙在对莫斯科的忧虑表现出某种“体谅”的同时,特别强调欧洲的共同利益。他认为,乌克兰危机发生在欧洲,战争一旦爆发,冲突一旦激化,西方阵营中首当其冲的不是美国,也不是英国,而是欧盟,因此,欧洲意识很强的法国不愿把主导权交给华盛顿。
在能源政策方面,马克龙对莫斯科则表现出相对“强硬”的态度,坚决主张减少和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优先发展和改进核能。这与德国新政府的能源政策背道而驰,可德国在处理乌克兰危机中表现出来的“软弱”,恰恰被法国视为“能源过分依赖俄罗斯”的佐证。
对马克龙而言,能源独立是欧洲战略自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中是否敢动“北溪二号”这块“奶酪”,是检验柏林是否认真对待欧洲战略自主的一块“试金石”。
法国政要公开表示希望看到马克龙和朔尔茨共赴莫斯科,以展示德法同心,但马朔两人最终还是先后在不同的时间去见普京。或许,这是因为时间上实在安排不开来,但也难免给公众留下两国或许在打小算盘的印象。
毛遂自荐的调解人:埃尔多安
在介入乌克兰危机的各方中,土耳其的分量似乎最轻,但表现得却相当活跃,两次提出愿意在俄乌之间充当调解人。
猛一看,一个发生在欧洲陆心地带基督教世界中的这场危机,与土耳其这样一个处于西亚的穆斯林国家何干?其实不然。
首先,冲突双方俄罗斯和乌克兰与土耳其同为黑海沿岸国家,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其次,埃尔多安与普京的私交甚佳,与基辅也保持着不错的关系,具有当调解人的“资质”;最后,土耳其认为这是凸显自己作为北约盟国和区域强国的一个极佳机遇。
埃尔多安上台后,始终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路线。不甘只做“北约”的二等成员,不断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
面对一心只想加入北约和欧盟的乌克兰以及西方的主要对手俄罗斯,埃尔多安一直在寻找平衡点:
一方面,他抨击莫斯科吞并克里米亚,主要理由如下:1)那里居住着同属穆斯林的克里米亚鞑靼人,他们传统上与奥斯曼土耳其关系密切,因此土耳其不能袖手旁观;2)安卡拉希望保持黑海均势。一个强大的乌克兰能在黑海地区成为抗衡俄罗斯的有生力量,而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却打破了这种均势。
另一方面,他又不支持北约拉乌克兰入盟,因为这样必然会降低土耳其作为守卫北约黑海战略门户的重要性。同时,欧美国家对他执政风格的指责和批评,也令其相当不爽,最后他不惜与美国和北约交恶,从俄罗斯购买S-400反导系统。
土耳其努力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因为它一半的天然气和旅游的主要客源均来自俄罗斯。2015年,土耳其在叙利亚边界击落了一架俄罗斯战斗机,埃尔多安开始还强硬,但很快就向莫斯科“认怂”道歉,因为普京采取了经济制裁措施。
另外,在叙利亚问题上,特别是在如何对待那里的库尔德武装问题上,安卡拉也需要俄罗斯的配合,反之,莫斯科在战略上也需要安卡拉的合作和配合。普京利用埃尔多安的大国雄心和对欧美人权外交的不满,在北约中安下了这枚“棋子”,让西方“如鲠在喉”。此外,土耳其扼守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与这样的国家友好相处,符合俄罗斯的战略需求。所以,莫斯科对安卡拉相对比较“宽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在柬埔寨被抽血小伙:被人用枪挟持出境,18500美元“卖掉”
2022-02-16 08:41 -
美国新增确诊8.8万例、死亡1764例
2022-02-16 08: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这是明抢啊!
2022-02-16 08:14 -
韩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超8万例
2022-02-16 06:5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世卫组织:BA.2毒株传染性比奥密克戎原始毒株增加30%
2022-02-16 06: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英首相上微博中文喊话普京,网友:几岁了还告老师?
2022-02-15 21:14 不列颠 -
中国鳗鱼,中国蛤蜊后……中国裙带菜来了
2022-02-15 20:37 日本 -
被自家运动员批抹黑冬奥报道作假,美媒集体噤声
2022-02-15 20:06 北京冬奥会 -
扎哈罗娃:今天是西方战争宣传失败之日,将永载史册
2022-02-15 19:07 乌克兰之殇 -
澳新银行:中国仅2.6%GDP受“动态清零”影响
2022-02-15 18: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各界呼吁废除“传承录取”,凭成绩上名校
2022-02-15 17:22 -
连续三天,莫里森喊话中国“别站俄罗斯”
2022-02-15 17:13 乌克兰之殇 -
瓦利耶娃听证会上辩称:误食祖父心脏病药
2022-02-15 17:10 北京冬奥会 -
俄罗斯歌手为冰墩墩高歌一曲,网友:达瓦里希墩墩之歌
2022-02-15 17:02 -
建国后首次!加拿大启用紧急状态法
2022-02-15 16:53 -
“通俄门”反转?希拉里被曝雇人监视特朗普
2022-02-15 16:51 美国政治 -
中方第四批救灾物资运抵汤加,含移动板房、拖拉机等
2022-02-15 16:14 -
巴基斯坦一男子“亵渎古兰经”被暴徒砸死,巴总理:对滥用私刑零容忍
2022-02-15 16:09 巴铁 -
美国务院:美国公民应立即离开白俄罗斯
2022-02-15 16:05 乌克兰之殇 -
印度金融业前高管被“神棍”掌控20多年,遭重罚
2022-02-15 16:04 印度惊奇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