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德国未来政府亮起“交通灯”
第五幕: “在野很没劲,执政方为真“
由于三党会商前所未有,因此,摸底接触又被细化为“初步摸底”(Vorsondierungen)和“深入摸底”(vertiefte Sondierungen)两个“分阶段”。
三党如此谨慎,说明谁都怕一不小心导致全功尽弃。用绿党主席哈贝克和自民党主席林德纳的话来说就是:失败决不是一个选项(Scheitern ist keine Option)。
的确,“红黄绿”三方均有联合执政的强烈愿望。
从社民党角度看,它虽然参与执政了12年,但一直是“辅政”,并未“主政”。这对一个百年老党来说情何以堪?
自民党过去这些年过得也很“憋屈”:2013年大选被挡在联邦议会门外,2017年大选虽然“王者归来”,最终还是与执政失之交臂。这么算来,它已有12年未感受过“庙堂之高”了。
绿党的“执政梦”就更长了:2005年大选,“施罗德/费舍尔”政府下台,联合执政的红绿两党均败选,但真正下野的却是绿党,因为社民党转身就搭上了“大联合政府”这艘巨轮。之后16年中,绿党在联邦层面一直与执政无缘。
在政治这个圈子里,甘愿在野的政党和个人是没有的。从政就是为了执政,这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有句话: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红绿两党的分歧其实很多,但有一个目标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愿意再当反对党。
2004年和2008年两度出任社民党党魁的明特费林(Franz Müntefering)也曾说过一句“名言”:“在野很没劲!让别人去当反对党,我们要执政!”
现在,执政的机会就在眼前,“红黄绿”反复掂量谨小慎微也就不奇怪了。
10月7日,三党表示对此前的“初步摸底”结果很满意,愿意从10月11日开始进行“深入摸底”。
反观联盟党,虽然门面尚在,庭院已呈颓象。
默克尔虽说还在处理国事,但这棵曾经屹立不倒的政治“常青树”在今日的德国政治中似乎已成为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元素;而基民盟这个德国战后历史上的“总理党”,一次败选就让其“失魂落魄”到这般田地,犹如一座丰碑轰然倒塌,留下的只有一堆废墟和难以落定的飞尘。
台湾重新复出的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2016年败选后曾发出“国民党要在谷底仰望天空”的感言。德国本次大选竞选过程中,社民党的肖尔茨和绿党的贝尔波克多次指出:联盟党应该在反对党的席位上“休养生息”“恢复体力”。基民盟败选后,两次竞选党魁失败的梅尔茨(Friedrich Merz)称基民盟已成为“沉重的政治改造案例”(schwerer politischer Sanierungsfall)。
难道是基民盟在主政了16年后失去了执政的兴趣和能力?显然不全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默克尔的政党如此快地沦为“一座亟需改造的危房”呢?
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1.基民盟党内权力交接不顺
2018年底默克尔“被迫”交出党内权柄之后,新党魁的诞生表面上看颇为民主(基层参与),实际上竞争者的对决造成了党内的分裂,并始终未形成党内凝聚力。无论是之前的克兰普-卡伦鲍尔(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还是后来的拉舍特,都没有真正掌控本党。默克尔恪守中立和高高挂起的做法虽然无懈可击,但她并没有使用自己尚存的影响力帮助基民盟走出困境。
2.联盟党内的基民盟与基社盟缺乏协作
基民盟和基社盟虽然是“姐妹党”,但实际上一直是“竞争关系”。当年的科尔(Helmut Kohl)与斯特劳斯(Franz Josef Strauß),后来的默克尔与泽霍费尔(Horst Seehofer),这次大选中拉舍特与索德尔,均非真正意义上的“协作关系”。
一般的规律是:基民盟党魁强,两党关系相对稳定;基民盟党魁弱,两党关系常出状况。还有,两党常年缺乏推举共同“总理候选人”的合理的民主机制,每次都是通过“交易”或“压制”手段得出结果。这不利于两党在大选中精诚团结和相互提携。这也是这次败选的主要原因之一。
3.拉舍特个人缺乏领袖魅力
拉舍特据说是位善解人意和懂得协作的州长,但在危机四伏的今天,作为德国总理,首先必须具备的是决断力和领袖魅力。拉舍特显然不具备这两点。无论在一年多的抗疫中和今夏的洪水救灾中,还是在党内的竞选和内斗中,他的表现显得“疲沓”、“优柔”和“失当”,难以获得信任,更难服众。
(1)选民和党员思变心切
拉舍特本人和联盟党严重低估了选民们在16年默克尔执政后的思变心情,想当然地认为,不管得票率是否能达到以往的高度,只要保持第一大党的地位,入主总理府应该没有悬念。这种远离现实的自我高估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政治对手的严重低估和误判;竞选纲领采用老套路,没有新意;对待党内基层的呼声置若罔闻。
现在,大选已结束,新一届联邦议会即将就位。
踌躇满志的自民党此时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在新议会中与联盟党调换座位。它认为自己不应继续挨着极右的“选项党”,而应在议会里居中而坐,唯有这样,才能体现自由主义政党“不偏左不偏右”的意识形态立场。
这个要求本身未必不合理,但对于败选的联盟党来说,这无疑是“跌倒了还被人踩一脚”的感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美国新增确诊88256例、死亡2123例
2021-10-23 07: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因中国减产,欧洲镁储备预计11月底耗尽”
2021-10-22 23:29 -
美防长:支持“一个中国”但...
2021-10-22 23:12 中美关系 -
“美国应出兵澳大利亚,解放被压迫人民…”
2021-10-22 23:10 -
“分裂”的澳大利亚:一半封锁,一半“与病毒共存”
2021-10-22 22:5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巴巴多斯选出首任总统,将取代英女王成为国家元首
2021-10-22 22:17 -
日媒:美国对华技术管制陷入两难
2021-10-22 22:08 美国一梦 -
“炒了”英女王后,巴巴多斯选出首位总统
2021-10-22 21:15 不列颠 -
印度、尼泊尔暴雨肆虐,超200人死亡
2021-10-22 20:42 极端天气 -
阿塔发言人:最高领导人很快将出现在公众视野
2021-10-22 20:21 阿富汗 -
“炒股风波”后,美联储宣布禁止其官员购买个股
2021-10-22 19:06 金融圈 -
贼喊捉贼,美出台新规限制向中俄出售“黑客工具”
2021-10-22 17:48 美国一梦 -
驻港公署:戴着灰黑滤镜,就始终不会看到香港清朗蓝天
2021-10-22 16:38 香港 -
美领导人称美国将会“保卫台湾”,外交部回应
2021-10-22 16:36 台湾 -
吴钊燮将窜访捷克和斯洛伐克,外交部回应
2021-10-22 16:26 -
@钧正平 呼唤“朝阳大妈”和“捞铜渔民”,CNN有意见了
2021-10-22 16:18 中美关系 -
“能源寒冬”席卷北半球:欧洲天然气上涨6倍,美国煤炭价格涨4倍
2021-10-22 16:04 能源战略 -
埃尔多安要求取消“五常”否决权,普京回应了
2021-10-22 15:29 俄罗斯之声 -
俄大亨在美豪宅遭突击搜查,FBI要找“普京的钱”?
2021-10-22 15:01 凉战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366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54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96“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401最新闻 Hot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