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德国的“民主协商”大戏,比选举还精彩
在那次大选中,社民党以40.9%的傲人战绩击败主政16年之久的联盟党(35.1%),老总理科尔(Helmut Kohl)被新生代的施罗德拉下马,完成了又一次的政党轮替。
那年进入联邦议会的绿党、自民党和民社党(PDS)分别得票6.7%、6.2%和5.1%,犹如三棵小草,远够不上伟岸社民党的高度(相差将近35%)。
当然,施罗德当时提出“大厨”与“跑堂”的说法,本意是为了消除社会上对绿党在联邦参与执政的担忧。换言之,他是想告诉大家,即便绿党这个不少人眼里的“极左”政党在联邦参与执政,但“掌勺”的还是我社民党。
尽管如此,社民党后来的领导人均不太主张使用这种容易引起歧义的说法。2009-2017年间担任社民党主席的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就曾开玩笑地说:不要再用这种比喻了,“我又不打算开餐馆”。
23年后的今天,德国的政党光谱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以往那种大党“一骑绝尘”的景象不复存在,而且,小党甚至大有“反客为主”的趋势。
这也不奇怪,绿党和自民党在这次大选中赢得的票数加起来(26.3%),已超过社民党和联盟党各自的支持率。它们不再甘于当“跑堂”,决定以新的姿态来面对传统大党。
在自民党主席林德纳的倡议下,黄绿两党在选后第三天(9月28日),躲过媒体的跟踪,进行了一次四人密会。之后,他们将一张自拍的集体照放到了各自的Instagram上,告诉外界(特别是社民党和联盟党):我们掌握着组阁的主动权。
(从左至右)自民党总干事维辛,绿党主席贝尔波克,自民党主席林德纳,绿党主席哈贝克,图片来源:Instagram
一般情况下,有资格、有意愿或有可能参与执政的各党在选后会按照以下套路进行“对话”:党主席之间的个人沟通——党与党之间的“摸底接触”——正式的组阁谈判。而且,对话邀请一般均由大党向小党发出。
黄绿两党这次打破常规,基于以下现实和考量:1)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大小党之间的距离没有以前那样悬殊;2)社民党与联盟党的得票率相差无几,谁当总理完全取决于黄绿两个“小党”;3)从执政理念来看,黄绿两党对立最大,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多,所以有必要先排除障碍,建立互信;4)两党联手,协调立场,有利于和“大党”谈判时掌握更多的筹码。
黄绿两党的做法引起舆论的极大兴趣,被有些媒体戏称为“跑堂闯入厨房”。肖尔茨对此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两党建立互信关系对未来的联合执政有百益而无一害。
的确,黄绿“先声夺人”,提前接触,对担纲组阁的“大党”来说未必就是坏事,因为两小党自己澄清或解决了彼此的矛盾,等三方谈判时,大党从中“调解”的工作量就会大幅减少。
2017年那次“牙买加组合”的谈判,就是因为默克尔这个“中间人”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未能在黄绿两党的矛盾和对立中找到被各方接受的平衡,导致自民党感觉受到“冷落”,并最终拂袖而去。
到目前为止,黄绿两党的对话已于周五(10月1日)提前进入第二阶段:摸底接触。双方参与人数有所扩大,但对接触结果依然三缄其口。
这些天的“摸底接触”,黄绿两党的谈判阵容各为10人;社民党派出的队伍最精干,仅6人;联盟党因为要兼顾姐妹两党(基民盟和基社盟),所以谈判组最庞大,共15人。
这个周末,各党的接触非常频繁:继周五黄绿第二轮交流后,社民党在一天内(10月3日下午)完成与自民党和绿党的接触;晚上,联盟党首先与自民党开谈,但与绿党的接触却因为“时间原因”安排在下周二进行。
面对“小党”主动和自信的表现,“大党”的反应凸现了自身的整体现状:社民党反应果断,上下一心,主辅明确。联盟党则不同,显然还没有从败选的沮丧和混乱中走出来,党内的权力斗争似乎仍在继续。
第二幕:拉舍特“命悬一线”
在政治理念以及竞选纲领方面,目前积极参与组阁的四党是“泾渭分明”的:联盟党与自民党同属保守阵营,社民党和绿党则为左翼阵营。而且,拉舍特与林德纳有在北威州(Nordrhein-Westfalen)联合执政的经验,私交甚好。
自民党希望在与其他政党开谈之前先与联盟党接触,并提出了周五(10月1日)这个具体日期。按理说,在目前决定未来哪个党来领导政府的关键时刻,联盟党应积极利用与自民党的“公私”双重密切关系,迅速与其达成具体默契。然而,联盟党没有答应,理由是“日程安排不开”。
人们都在问,到底有什么重要的理由能让联盟党放弃这次机会呢?“谜底”揭晓后,众人“目瞪口呆”:这天,联盟党内的大佬们要去参加前巴伐利亚州长和基社盟主席斯托伊贝(Edmund Stoiber)的80岁生日派对。
显然,这不是个简单的生日“庆典”,而是一个政治“擂台”。
基民盟主席拉舍特不得不深入“狮”穴(狮子是巴伐利亚的标志),因为他败选后在基民盟内的地位岌岌可危,需要得到姐妹党基社盟的支持。可以这么说,没有索德尔的配合,组阁计划无法落实。
问题是,这次联盟党败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恰恰就是基民盟和基社盟的不团结,而这对姐妹党之间的嫌隙又是因为拉舍特在与索德尔竞争“总理候选人”中胜之不武造成的。
这个“结”至今未解。
在斯托伊贝的生日派对上,索德尔虽然尽了“地主之谊”,出门迎接拉舍特的到来,但是,双方在祝词中未提及对方一字,派对期间也没有任何私下交流。
两人不仅没有互动,而且在这样的场合也不忘以赞扬寿星的方式来相互扎针:索德尔称赞斯托伊贝“充满激情”以及“了解细节”(暗讽拉舍特竞选疲沓,不够专业);拉舍特则表示欣赏斯托伊贝的“忠诚可靠”,“有批评意见只在内部说”(暗指索德尔竞选期间不仅未积极配合,反而时不时公开拆台)。
如此明显的“不和谐”不仅让公众唏嘘不已,也让青睐“牙买加”模式的党内外人士感到不安。
根据最新民意调查,绝大多数民众支持红黄绿的“交通灯”组合。自民党主席林德纳在与联盟党首次正式接触前也提高了声调,他说:“基民盟和基社盟必须明确它们有领导组阁的意愿。我们认真对待与联盟党的交流,反过来也希望对方如此。”
对于各政党来说,“牙买加”模式如果因联盟党的内讧而失败,最多不过是少了一个“选项”而已;但对拉舍特本人来说,“牙买加”模式则是拯救他政治生涯的唯一希望。
拉舍特的处境的确非常“尴尬”,也非常“危险”。
一般来说,若想当总理,必须先进入议会,因为总理是议会中各党在议员中选举出来的;而进入议会有以下两个途径:1)本人在选区参加竞选,获得最多票(选民的第一票)后直接进入议院;2)根据本党在选区获得的支持率(选民的第二票),通过党内的候选名单进入议会。
拉舍特走的是第二条道路。
问题是,按照他所在的北威州的宪法,如果他接受了联邦议员的身份,就必须同时放弃州长的职位。
有鉴于此,他在当选“总理候选人”之后曾明确表示,不管大选结果如何,他都将留在柏林继续为党服务。换句话说,要么胜选入主总理府,要么败选当议会反对党领袖(议会党团主席)。
结果,联盟党大选惨败。
按理说,他这个党主席加“总理候选人”理所当然应获得议会党团主席的位置。可现任议会党团主席布林克豪斯(Ralph Brinkhaus)不愿让位,扬言要与拉舍特对决竞选。
一旦打开“竞选”这个闸门,党内觊觎这个位置的其他人很有可能会“蜂拥而上”,失控的几率将很大。为此,拉舍特在最后关头与各方达成妥协,同意布林克豪斯留任6个月(而不是常规的一年),等组阁局面清晰后再作定夺。
这件事情再次证明,拉舍特连本应属于自己的位置都保不住,哪还谈得上掌握党权,更难以主持未来组阁的谈判。
匪夷所思的是,党内一部分人公开或私下拆台,削弱拉舍特,同时又担心一个被削弱后的拉舍特会为了保全自己的政治仕途而在组阁谈判中“出卖”党的利益。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杨洁篪将同沙利文在瑞士苏黎世会晤
2021-10-06 07:18 中美关系 -
美国向中国递出贸易“橄榄枝”?
2021-10-05 22:14 中美关系 -
脸书、Ins等全球宕机6小时,扎克伯格损失超60亿美元
2021-10-05 18:03 大公司 -
《经济学人》又给观察者网扣帽子,要不要理睬他们?
2021-10-05 15:43 外媒看中国 -
马克龙:希望与阿尔及利亚平息事态,与阿总统关系非常友好
2021-10-05 15:37 法国见闻 -
杨安泽:已与民主党分道扬镳
2021-10-05 15:20 -
日本“准航母”首次起降F-35B,还是美军的
2021-10-05 13:59 日本 -
美贸易代表:无意激化紧张局势,将与中方坦率对话
2021-10-05 11:15 中美关系 -
国际航协增加中文为官方语言,明年年会将在上海举办
2021-10-05 10:44 -
耿爽:海地移民在异国他乡遭到不公正对待,基本权利受到损害
2021-10-05 09:44 -
“一颗流星正砸向美国经济…”
2021-10-05 09:27 观察者头条 -
美国近1/5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辞职
2021-10-05 08:43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确诊152246例、死亡1993例
2021-10-05 08:2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为中国说公道话,反被德媒污蔑网暴
2021-10-05 08:27 -
布林肯访问法国,力争修复美法关系
2021-10-05 08:08 美国政治 -
中国代表:个别主要会费大国仍长期欠费
2021-10-05 07:52 欢乐联合国 -
俄罗斯:“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首次潜射成功
2021-10-05 07:38 俄罗斯之声 -
美国5名帮派成员枪战被捕,均表示自愿发生冲突被无罪释放
2021-10-05 07:31 美国一梦 -
俄国家总防疫师:俄罗斯疫情形势严峻
2021-10-05 07:13 俄罗斯之声 -
青瓦台:朝韩关系不宜操之过急 应加强韩美沟通
2021-10-04 22:46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366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54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96“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401最新闻 Hot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