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不同寻常的德国大选落下帷幕,却透出“短视”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之】
期待已久的德国联邦议会选举于9月26日落下帷幕。
根据当晚公布的初步结果,社民党(SPD)得票25.8%,联盟党(Union)24.1%,绿党(Bündnis 90/Die Grünen)14.6%,自民党(FDP)11.5%,选项党(AfD)10.5%,左翼党(die Linke)4.9%。
更早前的结果,图片来源:CNN
本次大选之所以“非同寻常”,不仅因为执政了16年的默克尔不再参选,从而亲手结束了以她名字命名的一个“时代”,更因为迄今为止“两党独大,小党补缺”的德国政治架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由于红黑这两个传统大党均远离以往的“常态”(30%+),除左翼党目前还在5%门槛上挣扎、前途未卜之外,其他各党得票率呈现“平分秋色”(10%-20%区间内)的局面,使未来的组阁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错综复杂和难以预测。
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两个模式基本可以排除,那就是“大联合政府”和所谓的“红红绿”模式。根据大选的初步结果,社民党略为领先联盟党,但两党得票率相差仅一个百分点,因此,肖尔茨(Olaf Scholz)和拉舍特(Armin Laschet)两人最终谁能入主总理府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更为关键的是,两人中谁能成为默克尔的接班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党和自民党的合作意愿,也就是说,这两个“小党”将成为“造王者”(Kingmaker)。有鉴于此,下一届德国政府不是由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组成的“交通灯”模式(红黄绿),就是联盟党领导的“牙买加”组合(黑绿黄)。
选前的各类民调虽然已预示了这样的结局,但是,由于近年来的重大政治“预测”经常失灵(特朗普当选、英国脱欧),因此,绝大多数政治观察员和学界专家选前都“未敢”对本次大选作进一步的判断。
现在,大选已结束,尘埃渐落定。人们可以相对从容地去分析和回顾了。
肖尔茨的逆袭“奇迹”
今年年初如果有人打赌谁能在9月大选中名列前茅,恐怕无人会押注社民党“总理候选人”肖尔茨(Olaf Scholz)。
肖尔茨胜选后发表讲话,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的确,经过与默克尔的三次“大联合”执政,社民党这个在战后曾产生过勃兰特(Willy Brandt)、施密特(Helmut Schmidt)和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三位总理的老牌政党,曾沦为支持率仅为15%的“二流政党”,德国左营第一大党的地位一度被绿党超越。
但肖尔茨却出人预料地逆袭成功,创造了一个不小的政治“奇迹”。
毕竟,默克尔在自己执政的16年中,成功地将执政伙伴社民党的左翼理念“化为己有”,使这个百年老党显得越来越“可有可无”。
上届大选(2017年),社民党的支持率骤降5.2%。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是社民党的“至暗时刻”。社民党痛定思痛,决意哪怕下野也要结束与联盟党“自杀式”的联合执政。
在这种情况下,默克尔不得不寻求与绿党和自民党组阁,即所谓的“牙买加”模式。经过4周的“摸底接触”(Sondierungsgespräch),自民党认为遭到默克尔的“冷遇”而绿党却受到了她的“青睐”。11月19日,主席林德纳(Christian Lindner)扔下那句“宁愿不执政,也不错误执政”的“豪言壮语”后,终结了“牙买加”模式在联邦层面的首次尝试。
这时,处于组阁窘境中的默克尔不得不转而重新“拉拢”社民党。
或许是接受“责任感召”,或许因为“眷恋执政”,总之,社民党经过一番痛苦的斗争后,党内高层还是决定再与联盟党联袂执政。
这一步导致党内左翼的强烈反弹,党内斗争持续不断。从2017年至2019年,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党主席换了两位,均是“风光上台,尴尬下马”,都在位仅一年左右。
这种党内乱象自然加剧了社民党支持率的进一步下降。
2019年夏,社民党决定对未来的党主席实行男女搭档“双人制”,并采取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选举程序:
1)参选报名为期两个月(7月1日至9月1日);2)只有获得至少五个基层党部(Unterbezirke)、一个大区党部(Bezirk)以及一个州党部支持的候选组合(Team)方能进入下一轮;3)之后要在23个地区竞选活动(Regionalkonferenz)中面对党内基层的轮番“拷问”;4)10月14日至25日,举行第一次网络和邮寄投票,10月26日宣布结果;5)如果没有一个组合获得绝对多数,则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最多的两个组合之间决出最终胜负(11月19日至29日);6)11月30日,公布第二轮投票结果;7)12月6日,在柏林举行党代会,正式确认普选党主席的结果。
出乎许多人的预料,副总理兼财长肖尔茨的“名人组合”竟然败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组合。
至于两位新党魁“名不经传”到什么地步,我们在以下事实中可见一斑:至今,很多德国人都记不住博尔扬斯(Norbert Walter-Borjans)和艾斯肯(Saskia Esken)这两个人的名字。
那次选举的结果与其说是肖尔茨本人的失败,不如说是党内左派的胜利。
社民党在大联合执政中的逐年“磨损”,使党内基层怨声载道,要求恢复本党左派传统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党内左翼人士眼里,肖尔茨属于“保守派”,不仅因为其在大联合政府中身居要职,还因为他在施罗德执政时期主持推行了大规模削减社会福利的“2010年议程”(Agenda 2010)。
在德国,若要从政,不走政党路线基本无望;若要主政,不坐稳党魁一职很难成功。
在联盟党内,无论是基民盟还是基社盟,党政几乎从未分离过:当年科尔先掌握了基民盟,才在总理宝座上呆了那么久;默克尔之所以能成为“政治常青树”,也与其“党政必须集于一身”的信念有关。
这方面,社民党在其战后历史中曾走过另一条路,让其饱尝了“党政分离”带来的痛苦。以前总理施密特和施罗德为例:
施密特是位精干的政治家,但基本上走的是“白专”道路,担任过政府部长,议会党团主席等职,却从未当过党主席(或许也不屑吧)。1974年,勃兰特因“纪尧姆间谍案”辞去总理职务后,并未放弃把控社民党,在党主席位置上一直坐到1987年。所以,施密特虽然顺利接任总理一职,却从未掌握党内权柄,导致自己在一些重大决策(如北约“双重决议”)时处于党内党外“腹背受敌”“两面夹击”的尴尬局面。
施罗德当总理的开始阶段也走过类似的“弯路”:他入驻总理府,党权却掌握在“小拿破仑”拉方丹(Oskar Lafontaine)手中。最后两人关系失和,拉方丹辞去党政所有职务,施罗德才完成党政大权的统一。
亲身经历过这一切的肖尔茨很清楚,若要入驻总理府,必须首先争得党魁一职。可最终结果完全出乎他本人的预料和希望,所以,落选后的他一度非常沮丧,变得无声无息。
肖尔茨的党内败选,说明广大党员或党内主流并不认为他能代表社民党的传统理念,或不相信他会带领本党回归传统理念。
但是,中文里有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西方也有这么一句话:当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阿塔:禁止理发店为男士剃须,被罚者无权申诉
2021-09-27 16:08 阿富汗 -
外交部:党领导的强大中国永远是每位公民的坚强后盾
2021-09-27 15:58 观察者头条 -
加外长称:在与中国关系正常化问题上将“睁大眼睛”
2021-09-27 15:35 -
王毅:中国反对一切强权,不畏任何胁迫
2021-09-27 15:06 中国外交 -
美火车脱轨事故已致3人死亡,超50人受伤
2021-09-27 11:49 美国一梦 -
“美国无法面对已丧失世界霸主地位的现实”
2021-09-27 11:41 阿富汗 -
“西哥特人之后,罗马遭遇新‘入侵者’”
2021-09-27 11:30 观察动物 -
“希望美国离开叙利亚和伊拉克,就像撤离阿富汗一样”
2021-09-27 10:43 -
数名中国留学生在英国谢菲尔德遇袭,中领馆强烈谴责暴行
2021-09-27 10:09 不列颠 -
中俄两国紧急向蒙古国出口汽油
2021-09-27 09:38 -
意大利拒绝承认塔利班政权:高层有17个恐怖分子
2021-09-27 09:24 -
德国大选初步结果出炉:社民党领先联盟党1.7%
2021-09-27 08:24 德意志 -
辽宁、吉林发声:最大可能避免拉闸限电
2021-09-27 08:22 能源战略 -
津巴布韦副总统:错误言论和虚假信息不会破坏中津友谊
2021-09-27 07:39 -
美国新增确诊30683例、死亡315例
2021-09-27 07: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德国大选紧张进行中,谁将开启“后默克尔时代”?
2021-09-26 22:48 德意志 -
河野太郎:拥有核潜艇对日本非常重要
2021-09-26 21:55 日本 -
击毙绑匪后,阿塔在广场将尸体吊起示众
2021-09-26 21:09 阿富汗 -
纽约市在抗疫上开了个美国先例,推进却太难了…
2021-09-26 20:47 -
中欧班列“上海号”9月28日将首发,比海运节省一半的时间
2021-09-26 17:45
相关推荐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54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298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96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23最新闻 Hot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