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北溪二号——一个不只关乎能源的故事
欧盟和德国内部对北溪项目也存异议
北溪项目之所以成为旷日持久的争论热点,不仅因为美国“从中作梗”,也因为该项目在欧盟和德国内部也存在不小的异议。
欧盟最主要的三个机构——欧盟委员会(EU-Kommission)、欧洲议会(EU-Parlament)和欧洲理事会 (European Council)—— 均持反对意见。理由是,该项目不利于欧盟制定的“能源供应多渠道多样化”的既有方针,容易导致能源市场单一化和垄断化(指俄罗斯)。此外,绕过乌克兰,也容易引发新的地缘政治危机。
欧盟高级外务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甚至一度否认北溪二号是一个欧洲项目,称其是“德国一手操办”的。2014年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以及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Alexej Nawalny) 被捕入狱后,该项目在欧盟内遇到的阻力更大。
俄罗斯天然气的“经济性”,欧盟内部其实并无多大歧义。反对声主要与环境保护、地缘政治和决策话语权有关。
2019年2月,欧盟在德法提出的折中方案基础上达成一致:涉及域外第三国(如俄罗斯)的管道事宜,由管道进入欧盟域内的首站国负责,在北溪项目中自然就是德国了。
在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问题上,巴黎其实一直持怀疑和反对态度,而且有过多次的“拆台”举动,只不过碍于法德在欧盟内的“轴心”作用,法国政府无法因此而与柏林撕破脸。
在德国国内,北溪二号同样存在异议。
“德国之声”评论员霍夫曼(Frank Hofmann)称柏林对俄罗斯的输气管道政策为德国外交政策的“一大败笔”。联盟党(Union)、绿党和自民党的一些骨干议员也对该项目颇有微词,认为它在政治上分裂了欧盟,葬送了德国与波兰、波罗的海三国、斯洛伐克、乌克兰以及丹麦和瑞典的互信关系。
最激烈的反对声则来自绿党总理候选人贝尔波克(Annalena Baerbock)。她主张停止北溪二号这个气候政治和地缘战略上的“错误”项目,认为德美日前达成的协议“并不能解决问题”,特别对乌克兰而言。
与欧盟内的反对声一样,德国国内的反对派主要也是出于环保和政治因素。
德国国内支持北溪项目的政治力量是与俄罗斯关系良好的左右两端政党 —— 左翼党(die Linke)和选项党(AfD)—— 以及经济获益较大的东德地区,特别是北溪管道登陆德国首站所在地梅前州(Mecklenburg-Vorpommern)。该州州长施维西希(Manuela Schwesig)日前强烈批评贝尔波克的立场,她说,这位绿党总理候选人显然没有考虑到,像德国这样的工业大国必须得到 “全天候的、可支付的”能源保障。
关于德美达成的协议,德国媒体的看法也比较“分裂”:
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认为,经过多年激烈的斗争和制裁,美国宣布正式放弃“惩罚措施”和抵制立场,德国则同意努力减轻北溪二号给乌克兰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并保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该项目成为俄罗斯的战略武器。这是默克尔总理任期内的一个重大“胜利”。
《法兰克福汇报》(FAZ)则表示,德美达成协议或许是柏林的一次外交凯旋,但同时也证明德国版的“重商主义”(“德国买来的自由”)和“单边主义”(“德国没有交到朋友”)正在大行其道,基本忽略了来自盟友和相关国家的疑虑和反对。
能源赌局,谁是赢家?
我们从以下“时间线”上可以看出,德美达成的协议实际上是拜登和默克尔为了各自的利益,用“政治智慧”打出来的一个“时间差”结果。
·5月,美方宣布放弃对北溪二号的制裁。
·6月,拜登对欧洲进行“峰会之旅”,在部分问题上,表面统一了对华政策口径。
·7月,默克尔应邀访美,对外称其为“告别之旅”,实际上却是为了解决包括北溪二号在内的棘手问题。之后不久,两国就如何解决争议达成协议。
·8月,拜登必须向国会通报他在北溪二号问题上的最终立场。
拜登的算盘是:我上任时,北溪二号已经完成90%,木已成舟,回天无力,坚持制裁只会损害与盟友的关系,得不偿失,还不如死马当活马医,为美国争取到可以从长计议的时间。
他对默克尔采取的策略是“以妥协换妥协”,即,我答应放弃制裁,你也做出一些让步,譬如在德国段给管道设置“闸门”以备制裁时用,保证不让能源成为莫斯科的武器,最好还能在对华立场上与我保持一致。
拜登固然是老道的,但默克尔似乎更胜一筹。
一般情况下,即将离任的政府首脑会回避在重大问题上做出决断,以免给下届领导带来“被动”。但在北溪二号问题上,德方内部似乎达成了让默克尔出面处理的“默契”。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1)即将离任的她无需过多考虑对未来产生的影响,反而可以放手一搏,为德国争取最大利益;2)谈成能给德国带来现实好处,谈崩了最多也只是她个人政治生涯的一个 “遗憾”,无关未来的德国政府,无损未来的德美关系。
从这个角度看,德美达成协议可以说是默克尔的一次“完胜”:她既没有在北溪二号问题上做出实质性让步(对乌克兰的承诺“老调重弹”,答应的投入更多是一种投资),也没有在对华问题上放弃既有的立场。
当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说德美协议有赢家的话,那么,这个赢家既非默克尔,更非拜登,而是俄罗斯总统普京。
因为协议达成后,北溪二号终于可以很快收尾。竣工后,1)它不仅可能给俄罗斯带来可观的收入,而且还将大幅增加莫斯科在对欧关系中的政治分量。2)今后,普京或许还会给基辅一定的经济好处,以满足其“不是过境国的过境国”地位,但在地缘政治决策中,乌克兰不再成为莫斯科不得不顾及的一个因素。3)海底和地下的天然气传输管道好比人身体内密布的血管,让俄罗斯的能源力量四通八达。普京稳当“收租婆”,对欧美今后可能的制裁更可以“一笑了之”了。
还有人说:普京之外,均为输家。
支撑这一观点的是以下判断:东欧国家在莫斯科面前更加“疲软”,乌克兰、波兰等国手中可以打的牌更少;拜登总统在默克尔面前没有占到便宜,必将受到国会中反对党以及本党内议员的诟病;默克尔在外交上虽然赢了这一回合,也为本国的能源利益获取了不少实惠,但长远看却在美国和欧洲的邻国盟友中丢了“信任”分,德国展露出来的特立独行,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后果严重的“德国特殊道路”。
如前所说,作为主要的经济“拳头”项目和重要的战略布局,当年的苏联和今日之俄罗斯在能源输出方面遵循着一脉相承的策略。
结语
前面,我们分析了德美协议在地缘政治和经济效益层面可能产生的影响,但是,从环保角度看,北溪交易也不一定就是“福音”。
鉴于该项目耗资巨大,俄罗斯将不遗余力地尽量多地向欧盟出售天然气,不然很难收回成本并带来预期的盈利。这反过来又可能影响到欧盟实现其制定的“气候目标”,因为达标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在中期内大量压缩包括天然气在内的化石能源消费。
如今,随着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仍,各政府和政党都将环保当作未来施政最重要的一个目标。现在的“窘境”是:如果要让北溪项目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欧盟的环保目标就可能难以实现;如果要实现欧盟的环保目标,北溪项目将成为一个投资上难以大量盈利的工程。但愿“北溪”到头来不要一场空,成为没有任何赢家的项目。
从这个角度看,北溪二号最终的成与败,还真无法用德美日前达成协议来衡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北溪2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总统被控发动政变,“阿拉伯之春”唯一成功国再现政治动荡
2021-07-28 08:35 阿拉伯之冬 -
德国阿尔河谷地区企业因洪灾损失超过50亿欧元
2021-07-28 08:15 德意志 -
欧美澳日等官员就病毒溯源第二阶段调查发联合声明,中方回应
2021-07-28 07:35 反对新冠溯源政治化 -
欧美澳日官员发声明支持第二阶段新冠溯源,中方表态
2021-07-28 07:35 -
美国新增确诊69206例、死亡336例
2021-07-28 07: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奥运今日看点:三人女篮冲奖牌 男子跳水再出战
2021-07-28 06:51 东京奥运会 -
这三人“接力”访问亚洲,美媒:想“全场紧逼”中国
2021-07-27 23:07 中美关系 -
新华社:中美天津互动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1-07-27 22:30 中美关系 -
中方对有印度船员的商船实施“非官方禁令”?外交部回应
2021-07-27 22:29 -
“澳军48小时内会被中国击败,美军比想象弱,不指望”
2021-07-27 21:44 -
扎哈罗娃:海地总统遇刺与台湾有关
2021-07-27 20:45 -
菲律宾选手摘得该国奥运史上首金,获赠426万元和一套房
2021-07-27 20:05 东京奥运会 -
75%美国民众认为政治过于分裂,赵立坚两句古语回应
2021-07-27 19:43 美国一梦 -
美国男子派对上枪击3人,被人用砖块当场砸死
2021-07-27 18:54 -
澳媒:东京在申奥时撒谎,犹如“屠杀运动员”
2021-07-27 18:52 东京奥运会 -
以色列:辉瑞有效性仅剩39%,第三针迫在眉睫
2021-07-27 18:4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媒淡化中方两份清单,“他们甚至没勇气面对”
2021-07-27 18:40 中美关系 -
叫停采购后,巴西又取消印度疫苗紧急使用申请
2021-07-27 17:2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网友质疑水谷隼吹球,日媒:他只是在发球前喘口气
2021-07-27 17:00 东京奥运会 -
东京都新增2848例确诊,创疫情暴发以来记录
2021-07-27 16:32 日本
相关推荐 -
“中方清单上的每一项,都瞄准要害” 评论 83“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国人,请别报复我们州” 评论 272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评论 157美股蒸发超5万亿美元,“95年来最大政策失误” 评论 361美国人疯狂囤货,“中国电视被买空” 评论 234最新闻 Hot
-
“中方清单上的每一项,都瞄准要害”
-
罕见!党内盟友与特朗普唱反调:明年我们可能面临“血洗”
-
“崇拜了美国这么多年,我们还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国人,请别报复我们州”
-
中柬挂牌,洪玛奈感谢中国
-
特朗普转发“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经济政策”,巴菲特回应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顾问直说:阿根廷得结束这份中国协议,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
这一重大科研装置,成功部署!
-
美媒关注:辛辣回击特朗普关税,中国媒体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鲍威尔:关税远超预期,再等等
-
美股蒸发超5万亿美元,“95年来最大政策失误”
-
万斯:欧洲最大威胁不是中俄
-
鲁比奥辩解:美国需要回到制造业时代
-
在美乌克兰人限期7日离境?美官方:发错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选择…去打高尔夫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