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北溪二号——一个不只关乎能源的故事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之】
7月21日,德国和美国终于就解决争论数年的“北溪二号”达成正式协议。
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德国保证在能源项目方面向乌克兰提供资金和外交支持,譬如,参与成立一个数十亿美元的基金,帮助乌克兰开发其它替代能源(如再生能源等),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安全。
2. 德国将支持由12个中东欧国家参加的“三海倡议”。该倡议旨在加强三海(波罗的海、黑海、亚得里亚海)区域的政治、经济、基建、能源以及安全方面的合作。其中一个核心点就是建立共同的能源走廊,以平衡“北溪项目”造成的对俄海上天然气通道的依赖。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去年的“慕安会”(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上宣布将注资十亿美金加入此倡议。
3. 德美将确保乌克兰继续保持“管道过境国”地位,德国将努力促使俄乌两国2024年底即将到期的“管道过境协议”再延长10年,以便基辅可以继续从莫斯科那里收取“买路钱”。
据说,默克尔在华盛顿作“告别之旅”时,双方在北溪二号问题上进行了最后的讨价还价:美国要求德国在管道上设置所谓的“关闸装置”(kill switch)以防不测,德方认为这样做有法律难度,最终没有采纳。
最后,协议中增加了针对俄罗斯的“警告性表述”:如果俄方将管道作为针对乌克兰的“武器”,那么,德国将在本国和欧盟层面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默克尔也表示自己手中有多张“牌”可以让普京同意这个方案。拜登则威胁,如果莫斯科以北溪二号来胁迫乌克兰,美方保留采取制裁措施的权利。
今年5月,美国在总统拜登的欧洲“峰会之旅”前,宣布放弃对北溪二号的制裁。很多人误认为该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其实,美方当时虽然“示好”,但德美之间并没有达成具体的协议。
现在回头再看拜登的“欧洲之行”,我们可以发现,当时欧美之所以能针对一些国际问题(特别是针对中国)共同发声,默克尔之所以很快接受拜登的访美邀请,恐怕也与解决北溪问题的意向有关。
德美达成协议的确为现实政治带来了一些便利和好处:
从经济层面看,之前本已接近尾声的天然气管道由于受到美国制裁(参与铺管的瑞士与荷兰的公司)和制裁威胁而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达成协议后,工程可以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于年内完成。
从政治层面看,这个多年来挥之不去的“阴影”曾给德美关系带来过很大的“困扰”与“麻烦”,此番达成协议,的确舒缓了两国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令双方头疼的问题之所以得到解决,还要“感谢”中国。因为如果不是拜登要拉拢包括德国在内的盟友对付中国,美国是不会在此问题上“就此罢休”和“主动让步”的。
但从战略角度看,德美协议充其量不过是在最低层面暂时解决了一个“旧”问题,但新的问题将随之而来:欧盟内的不和谐会因此而进一步加深;乌克兰很可能成为美国介入欧洲事务、影响欧俄关系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美国从未认同过德俄的能源交易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德俄的能源合作可谓“源远流长”。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也就是二战后不久,西德和苏联就进行过“管道换原油”的交易谈判。但是,当时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不久,冷战正酣,西方阵营针对苏东采取了所谓的“小针刺政策”,即通过一系列“刁难性”的小步骤来实现阻止东方集团发展的战略目标。
那时候的苏联,正计划并实施“友谊输油管道”(Die Erdölleitung Freundschaft)工程项目。这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输油管道,共分两条线:一条长4412公里,从苏联通往东德;另一条长5500公里,输往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这个原油管道网覆盖大部分“经互会”在中东欧的成员国。
东德的“友谊输油管道”邮票
如此规模的项目大大增加了对钢材和管道的需求量。为此,苏联与西欧国家进行了原油换钢管的交易。这让美国很不爽,它竭力反对盟国接近苏联。北约成员国从1963年起彻底禁止向苏联提供大型管道,就属于美国制定的“扎针”措施之一。
作为“经济上的巨人,政治和军事上的侏儒”,在大型管道生产领域领先世界的西德自然无法离经叛道,公然违反美国盟主的旨意,最后不得不放弃与苏联的相关接触和交易。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冷战”仍在继续,“铁幕”却出现了些许松动:1969年,美苏开始进行控制和限制核武器谈判;德国总理勃兰特(Willy Brandt)启动旨在缓和中东欧局势的“东方政策”(Ostpolitik),与苏联及部分东欧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双边和多边文件,史称“东方条约”(Ostverträge)。
1968年,经过德国经济“东方委员会”(Ost-Ausschuss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的不懈努力,“大型管道”得以从北约禁运清单中删除。1970年2月1日,西德和苏联签署《德苏管道-天然气协议》(der deutsch-sowjetischen Röhren-Erdgas-Vertrag),重启五十年代的“管道换能源”交易。
根据该协议,西德公司(如Mannesmann)提供一百万吨的大型管道,苏联则提供每年3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西德银行通过贷款为此“保驾护航”。
1970年代,深陷越战不能自拔的美国持非常强硬的反共立场,坚决反对德苏的能源交易。尼克松总统甚至考虑采取制裁措施,但西德政府坚持了自己的立场。
勃兰特与尼克松,图片来源:wiki
在之后的数年中,西德以及西欧为建立和维护与东方的能源合作投入了大量资金,而美国一直视冷战时期与苏联的任何合作为“背叛”和“危险的依赖”。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华盛顿之所以反对,也是因为自己想占领这个潜力巨大的能源市场。
1982年,德美双方争论再起。
标签 北溪2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总统被控发动政变,“阿拉伯之春”唯一成功国再现政治动荡
2021-07-28 08:35 阿拉伯之冬 -
德国阿尔河谷地区企业因洪灾损失超过50亿欧元
2021-07-28 08:15 德意志 -
欧美澳日等官员就病毒溯源第二阶段调查发联合声明,中方回应
2021-07-28 07:35 反对新冠溯源政治化 -
欧美澳日官员发声明支持第二阶段新冠溯源,中方表态
2021-07-28 07:35 -
美国新增确诊69206例、死亡336例
2021-07-28 07: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奥运今日看点:三人女篮冲奖牌 男子跳水再出战
2021-07-28 06:51 东京奥运会 -
这三人“接力”访问亚洲,美媒:想“全场紧逼”中国
2021-07-27 23:07 中美关系 -
新华社:中美天津互动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1-07-27 22:30 中美关系 -
中方对有印度船员的商船实施“非官方禁令”?外交部回应
2021-07-27 22:29 -
“澳军48小时内会被中国击败,美军比想象弱,不指望”
2021-07-27 21:44 -
扎哈罗娃:海地总统遇刺与台湾有关
2021-07-27 20:45 -
菲律宾选手摘得该国奥运史上首金,获赠426万元和一套房
2021-07-27 20:05 东京奥运会 -
75%美国民众认为政治过于分裂,赵立坚两句古语回应
2021-07-27 19:43 美国一梦 -
美国男子派对上枪击3人,被人用砖块当场砸死
2021-07-27 18:54 -
澳媒:东京在申奥时撒谎,犹如“屠杀运动员”
2021-07-27 18:52 东京奥运会 -
以色列:辉瑞有效性仅剩39%,第三针迫在眉睫
2021-07-27 18:4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媒淡化中方两份清单,“他们甚至没勇气面对”
2021-07-27 18:40 中美关系 -
叫停采购后,巴西又取消印度疫苗紧急使用申请
2021-07-27 17:2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网友质疑水谷隼吹球,日媒:他只是在发球前喘口气
2021-07-27 17:00 东京奥运会 -
东京都新增2848例确诊,创疫情暴发以来记录
2021-07-27 16:32 日本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