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云飞:意料之中的黑天鹅——2022哈萨克斯坦大变局(上)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云飞】
前言
文章的标题可能会显得有些古怪,既然是意料之中,又怎么会是黑天鹅?
实际上2017年笔者写过一篇关于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文章,其中就强调过后苏联地区的稳定,非常依赖于三个强势领导人:俄罗斯的普京、白俄罗斯的卢卡申科和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
同时,这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解,反面的效果当然是这种强人政治在其落幕期能否顺利过渡,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具体到哈萨克斯坦,它的情况当然要好于多数独联体国家,但是也埋下了各种矛盾,很多中亚政治局势评论家都认为这些矛盾将会在纳扎尔巴耶夫离开之后,经过10到20年的酝酿形成更加深刻的社会矛盾,然后爆炸开来(即乌克兰版本)。
那么具体到2022年年初的这次爆发,意料之中指的是类似局面必然会出现,而黑天鹅则指的是爆发的时间、过程和结局出乎多数人的意料。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分析已经很多了,没有必要一一重复,这里补充一些其他方面的内容供读者参考。
燃烧的内战之火,会吞噬哈萨克斯坦吗?
从哪里来,往何处去
从哪里来,往何处去,我是谁,我要做什么,这些都是贯穿人类历史的终极哲学问题,听起来很玄幻,但是这种思维最底层的认知一直是支配人类社会前进的核心动力。
放在国家上也是一样的道理,苏联解体后的各个前加盟共和国,面临的首要问题甚至不是经济政治问题,而是自我身份认同危机和解决之道。
普京担任总统一职之后,多次在公开讲话中强调一个概念“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сть”,它和上面那些哲学问题一样玄幻,算得上是那些概念在国家层面的体现。
中国学者很少关注这一问题,因此这个名词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对应的汉语翻译。后来才有了一个新造的名词“国家性”,还是从英语国家学术界引入中国的,而这个名词是如此的新鲜和陌生,以至于连百度百科都没有将其收录。
“国家性”这个概念在中国之所以不受重视,就是因为中国的政治体系过于早熟,很早以前就度过了建立“国家性”的阶段,它已经变成了民族思维的底层逻辑,因为过于平常,所以国人视而无见。
在中国,“国家性”最简单的解释,也许就是《三国演义》开头的那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有政治人物的行事准则,好坏善恶评价,都可以放在这个框架下去评价,并且由此影响一系列的政治与社会现象。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说法,让人们有个大概认识,具体想深入了解还是要专门探讨。
因为中国人对“国家性”的存在司空见惯,往往很难看懂那些“国家性”欠缺的国家。
为什么普京就任总统后会多次提及“国家性”这个概念,甚至将重新构建俄联邦的“国家性”视作自己最大的功劳?就是因为在相当程度上,连苏联解体这种地缘政治灾难,都可以视为苏联的“国家性”构建不得法导致的后果。在苏联废墟上诞生的俄联邦,当然要重新审视反思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俄罗斯的国家性:人,理念,标志----中小学师生读物》
《俄罗斯的国家性有1150年历史》 同样是小学读物,作为俄罗斯“国家性”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让“国家性”研究成为学术界显学,并且也要深入到教育课程中去。
回到哈萨克斯坦,如果说“国家性”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要再次调整构建的问题,那么对大多数独联体国家来说则是一个要凭空新建的过程,也因此产生了更多的问题。
之前提到独联体国家的“强人政治”,正是在这种“国家性”缺位的情况下,一种最不坏的选择。反面例子的典型则是乌克兰,以及其他几个中亚国家,至于波罗的海三国的情况相对好一些,也是因为接近欧盟而在相当程度上出让了自己构建“国家性”的权力。
哈萨克斯坦一位现在流亡伦敦的前总理回忆说,建国之初,他们连怎么印刷货币都不懂,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和传统。
如果说印刷货币尽管非常重要,但仍旧是“国家性”的一种表层体现,可以依靠外包给其他国家的公司以及外聘人才来解决,那么深层次的国家认同的建立就非常困难了。就算是纳扎尔巴耶夫本人,也只能是根据具体的形势变化,做出一些短期战术性调整,难以完成远期战略安排。
在面对上世纪90年代经济困难、社会混乱的局面时,独联体国家不约而同地举起“非苏化”大旗,把罪魁祸首扣在苏联的错误政策头上。
之后,除了俄罗斯之外的其他国家,又快速把“非苏化”平稳对接为“非俄化”,即不但是苏联的错,还有俄罗斯的错,而且俄罗斯不但历史上是错的,未来还会试图重建俄罗斯帝国主义。
这里不讨论历史与现实当中谁对谁错,只是提醒一下,历史乱麻纠缠着现实政治和对未来的展望。还有一点要注意,在很多独联体国家,“反华”是“非俄化”的延续。
哈萨克斯坦的去苏化
那么“非俄化”最典型代表就是乌克兰了。乌克兰独立之初,有极端民族主义者就出书宣称,“乌克兰国家存在的意义,就是要毁灭莫斯科鞑靼野蛮人帝国”。这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还是俄罗斯为乌克兰提供低价天然气并且允许常年拖欠天然气货款的年代。后来乌克兰历届政府对这种极端民族主义的放任以及利用,也就给2014年之后两国的冲突埋下了祸根。
类似的民族主义言论,在哈萨克斯坦也有。就像之前文章提过的,纳扎尔巴耶夫执政期间,并没有放纵这种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但是为了平衡俄罗斯的影响,也没有将其完全取缔,而是控制其规模,根据形势变化加以扶持或是打击。
同样,在这种民族主义之外,纳扎尔巴耶夫也引入了欧美的政治理论、土耳其主张的泛突厥主义和中东的伊斯兰教义,后来为了平衡这些“外来和尚念的经”还大力扶持本土宗教等等。
那么纳扎尔巴耶夫本人又是什么态度呢?应该只是一个非常冷静、精于计算的政治家心态,只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各种政治流向加以控制和利用,其本人恐怕对所有这些都是嗤之以鼻并没有放在心上。
不久前,乌克兰前总理阿扎罗夫接受电台采访,说了这么一件事,从中可以窥见纳扎尔巴耶夫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王毅:中东从不存在“权力真空”,也不需要“外来家长”
2022-01-16 08:45 中国外交 -
都什么年头了,还搞“万邦来朝”?
2022-01-16 08:43 会诊西式民主 -
美国新增确诊67万例、死亡1159例
2022-01-16 07:58 美国一梦 -
美国抛出“新剧本”:俄方在乌搞破坏,为开战找借口
2022-01-15 23:21 乌克兰之殇 -
欧盟嘴上说帮立陶宛“出头”,但就是没行动
2022-01-15 22:08 台湾 -
英方被曝在华为内部安插间谍,查了个遍…
2022-01-15 16:28 华为 -
北约撺掇芬兰加入,芬兰外交部长:无计划
2022-01-15 16:21 俄罗斯之声 -
印度空军公布国防参谋长坠机事故初步调查结果
2022-01-15 15:40 印度惊奇 -
花500万装修办公室?欧洲议会副议长:为纳税人省钱
2022-01-15 15:39 -
王毅同伊朗外长举行会谈:启动两国全面合作计划落实工作
2022-01-15 13:32 伊朗局势 -
美军人员“带毒”赴韩,韩国政府急求“透明数据”
2022-01-15 13:22 三八线之南 -
这两个美国议员提案:禁止五角大楼承包商买中国稀土
2022-01-15 12:46 中美关系 -
印总理“被困”天桥20分钟或为两党纷争,最高法院成立委员会彻查
2022-01-15 12:05 印度惊奇 -
美疾控更新指南:戴中国标准KN95,保护效应好
2022-01-15 11:5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两小偷夜闯中国维和部队营区,当场被抓
2022-01-15 11:47 -
驻墨西哥使馆:有赴华人员伪造健康码,已暂停申请资格
2022-01-15 10:58 -
麻省理工知名华裔教授陈刚被捕一年后,检方将撤销指控
2022-01-15 10:30 中美关系 -
朝鲜宣布发射两枚战术导弹
2022-01-15 07:40 朝鲜现状 -
欧盟污蔑中国“胁迫”立陶宛,驻欧盟使团回应
2022-01-15 07:28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确诊74.9万例、死亡2663例
2022-01-15 07:24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13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176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1“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7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