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月之:陈独秀与毛泽东晤谈的历史意义
【导读】 什么是“光明的摇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诞生在上海?上海红色文化何以与众不同?
历史学家熊月之在新著《光明的摇篮》一书中,以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坚实底色,从全球视野和历史维度深度解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书名“光明的摇篮”一词,来源于毛泽东1949年上海解放时称赞上海是“近代中国光明的摇篮”。
本文《毛泽东与陈独秀晤谈的历史意义》摘选自此书。
【文/熊月之】
中共发起组运作期间,渔阳里发生过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即陈独秀与毛泽东的晤谈。
在介绍陈独秀与毛泽东的晤谈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毛泽东与上海这个城市的关联,以及毛泽东此前与陈独秀的来往。
毛泽东与上海的关联
上海在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史、革命斗争史上,作用巨大,地位特殊。
进步书籍与报刊,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与上海联系起来。
毛泽东第一次到上海,是1919年。但是,毛泽东此前早已与上海城市发生关联,受到上海城市重要的影响。
1907-1908年,毛泽东已经阅读到上海学者郑观应写的《盛世危言》,思想很受刺激,非常喜欢。他在与斯诺谈话时说道:“我常常夜里很晚,把我房子里的窗户掩盖上,好使我父亲看不见光。用这样的方法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这书我非常喜欢。它的作者们,是一些老的改良主义学者,以为中国之所以弱,由于缺乏西洋的工具:铁路、电话、电报、汽船等等。他们想把这些东西,介绍到中国来”1。这时,毛泽东还只是十四、十五岁的少年,这是他第一次阅读宣传变法图强、振兴中华的书籍,所以,印象特别深刻。这部书是他从表兄文运昌那里借的2,读了很多遍。
《盛世危言》是洋务运动时期思想家郑观应的名著。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858年来上海学生意,入新德洋行服务,并入英华书馆夜班学习英文。1859年入英商宝顺洋行工作,1872年入太古轮船公司当买办总理兼管账房。1868年后与人合办和生祥茶栈,后任扬州宝记盐务总理。1880年后转入官办企业,参与经营管理,曾任上海机器织布局襄办、会办、总办,上海电报分局总办,轮船招商局帮办、总办等职。1922年病逝于上海虹口,次年移葬澳门。郑观应自17岁以后,除了短暂时间因事到他处以后,一直在上海生活,《盛世危言》也是他在上海写成的。
郑观应
《盛世危言》是郑观应关心国家命运、民生疾苦、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的结晶。郑观应生活的时代,广东香山很多人到上海做买办,徐润、唐廷枢等都是从那里到上海来的。他们普遍重视外语学习,重视了解外国信息。郑观应是他们当中特别杰出的一位。郑观应所就读的英华书馆,系英国寓沪学者傅兰雅所办,是当时上海最著名的业余英语学校,1865年开办,设在石路(今福建中路),每月学费为5两银子。从郑观应在洋行工作业绩来看,有理由认为,他的英语程度已相当不错,足以应付洋行业务的需要,听、说、读都是没有问题的。由此可以推断,他花在自学英语方面的时间与精力也不会少。当时的上海,是西书荟萃之地,墨海书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广学会等,都是著名的西书翻译、出版机构,这些机构所出版的西书还在流通,新的西学知识大量涌入。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京师同文馆新译的西书,以及在买办生涯中可能接触到的西书,都是郑观应留心阅读的内容。因此,郑观应视野开阔,知识丰富。
郑观应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国不断在走下坡路,外有内患,交替袭来,国势羸弱,民不聊生。许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提出各种变法图强方案。郑观应不断地将自己思虑所得,形诸文字,或呈送给相关官员,或发表于报刊,或印成书籍,希望能对国计民生有所裨益。1880年,他将这些文字,辑为《易言》一书刊行,到1893年又将其扩展为《盛世危言》,1894年由上海宏道堂刊行木刻本。书中认为中国在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很多方面落后于西方,要奋起直追,求强求富。政治上要建立议会式的立宪政体,在经济上要组建工商业团体,发展现代工业;教育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变革;司法上也要进行革新。
《盛世危言》所反映的是那个时代人们普遍感受到的迫切问题,刊行后影响很大。郑观应又根据局势变迁,几次改编重版,于是,经其手订的有《盛世危言》五卷本、《盛世危言》增订新编十四卷本、《盛世危言》增订新编八卷本。坊间书贾为适应读者需要,曾一再翻刻,各种版本有二十多种。
毛泽东在阅读《盛世危言》的同时,还读了另外一本与《盛世危言》类似的书籍,即冯桂芬所著《校邠庐抗议》。冯桂芬(1809-1874)江苏吴县人(今苏州)。道光朝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他重视经世致用之学,注意研究西学,思想敏锐。1860年至1861年,他流寓上海,住在县城里,写成《校邠庐抗议》一书,系统提出社会改革思想。全书40篇,内容包括变官制,汰冗员,公黜陟;复乡职,复陈诗,鼓励民间用通俗诗歌反映民情;制洋器、采西学,学习西方一切有用的东西。此书受到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赞赏,在十九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影响很大。
毛泽东阅读《盛世危言》与《校邠庐抗议》的时间,1907-1908年,已是新政时期,清政府正在实行新政,在发展工商、改革教育等方面,已有不小起色,立宪运动正在积极推动。这个时候,《盛世危言》《校邠庐抗议》所主张的那些变法图强主张,已经不那么时新了。那么,毛泽东读了这些书籍,为什么还会很受刺激、“非常喜欢”呢?这与区域发展差异性与信息流动不同步性有关。毛泽东所生活的韶山,那时还没通火车,更没有汽车,人员流动、商品流通、信息传播都很缓慢,社会相当闭塞,经济发展程度较长沙落后一大截,较上海等地落后更多。人们能够接触到时新读物极为稀少。毛泽东此前所接触的读物,除了《三字经》《幼学琼林》与四书,就是《精忠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之类,总之,都是中国传统读物。可以说,毛泽东那时所生活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所读书籍的时新程度,与上海等地相比,至少相差十年。正因如此,在上海等地已经不那么时新的读物,在韶山一带,还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所以,他要把窗户掩盖起来,不让他父亲发现,如饥似渴地阅读。
《校邠庐抗议》 图自故宫博物院
郑观应著《盛世危言》,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都是在上海,不是偶然的。十九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的上海,已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中国新型文化人集聚之地,新思想、新文化传播中心。郑、冯之外,洋务运动时期其他领导思想潮流的人物,王韬、薛福成、马相伯、马建忠等,也都生活在上海。
毛泽东那时所读到的鼓吹变法图强的书,是《盛世危言》与《校邠庐抗议》,而不是其他同类书籍,如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马建忠的《适可斋记言记行》,还有一个原因,即《盛世危言》与《校邠庐抗议》是光绪皇帝钦命印刷要百官阅读的变法参考书。还在1889年,光绪皇帝的师傅孙家鼐便推荐过《校邠庐抗议》,认为书中所讲“驭夷”等条,最切时宜,为当今第一要务。光绪皇帝从中选出六篇,装订一册,题签让翁同龢看。1898年,维新变法高潮期间,孙家鼐又将《盛世危言》与《校邠庐抗议》,一并进呈光绪皇帝,称赞“其书皆主变法”,希望皇帝“留心阅看,采择施行”。3光绪皇帝下令将《校邠庐抗议》刷引二千册,要个大臣签注,将其书中某条可行,某条不可行,一一签出,或各注简明论说,由各堂官送还军机处,择其签出可行之多者,由军机大臣进呈御览,请旨施行。这样,《盛世危言》与《校邠庐抗议》,便较其他主张变法的书籍流传更为广泛,以至于湘乡、韶山那些比较闭塞的地方,也能读到。
- 原标题:熊月之:陈独秀与毛泽东晤谈的历史意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缮开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
2021-04-24 15:22 中美关系 -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他是国家占人口80%的农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是我度过余生的地方”——“纸老虎女士”的六次访华
2021-04-15 10:19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打仗总要死人的…不要是我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2021-04-04 15:32 -
抗美援朝老兵的遗憾:没能看到台湾解放,祖国统一
2021-04-04 08:38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这件国宝级器物,证明三星堆人是“龙的传人”!
2021-03-24 08:49
相关推荐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48“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09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40“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0“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6最新闻 Hot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又一顶尖化学家,从日本回中国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朗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