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给中国设局,中国该如何破解?
最后更新: 2022-06-23 16:34:29观察者网:我注意到,两年多前,布林肯刚刚出任国务卿时曾经提出过一个“对华战略”——“竞争、合作、对抗”,与这次的框架很不相同。这次,布林肯提出了以“投资、协同、竞争”为核心的新的对华政策支柱。一方面,抽掉了之前最有挑衅性的“对抗”一词;另一方面,前者几乎完全聚焦、指向中国,相对单一,而后者三个词则分别包含着美国国内(投资)、国际(协同盟友)和对华(竞争)全方位的政策,您对这一改动有何解读?
吴心伯: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它的整体思路和逻辑没变:首先是处理国内问题,然后巩固跟盟友的关系,之后再来跟中国打交道。
这次的调整反映出去年他讲的“三分法”,即以竞争为主,兼顾对抗和合作在实践中行不通。去年7月,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在天津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会谈时就表示,美方的“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就是遏制打压中国的“障眼法”。对抗遏制是本质,合作是权宜之计,竞争是话语陷阱,有求于中方时就要求合作;在有优势的领域就脱钩断供封锁制裁;为了遏制中国,不惜冲突对抗。
2021年7月26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同美国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在天津举行会谈
一年多来,拜登政府发现这样一个自说自话的对华政策“三分法”落不了地,实施效果不佳。这次他们稍微做了调整,调整的重心事实上放在对华之外,要强化美国的实力,然后拉拢盟友。
这也回到了美国早前的想法,即美国从实力地位出发跟中国打交道。现在拜登政府的重点不是和中国的双边互动,而是把美国做强,把盟友拉过来,然后借此塑造中国的外部环境,从外部施压、倒逼中国。
虽然美国在方式上做出了调整,但是基本目的并没有改变。它的目的有两个:第一,阻挠和压制中国力量的上升;第二,限制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特朗普时期也是这两个目标,实际上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是一脉相承的。
观察者网:布林肯在演讲中凸出了台湾问题。在此之前,美国国务院网站删掉了“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等表述。刚刚结束的亚洲行中拜登发出了“武力护台”的言论,引发了舆论对美国对台“战略模糊”政策是否改变的讨论。您认为,美国的对台政策有没有什么变化,它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台海情势和中美关系?
吴心伯:我认为,美国对台政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声称的长期奉行的“一个中国”的政策变得越来越虚,越来越空心化。与此同时,它和台湾的关系越来越实质化。实际上,美国现在奉行的是“一中一台”政策,这是一个严重的倒退。
这次美国国务院从网站上删去“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等表述,表明它不承认中国大陆对台湾拥有主权。这个性质非常严重,是中美建交以来最大的一个倒退。
今后我们将看到,第一,美国会不断提升与台湾的官方关系。虽然它嘴上讲跟台湾没有“建交”,是非官方关系,但实际上这种关系越来越官方,而且层级在不断地提高。第二,美国在军事上对台湾的支持力度会不断加大,特别是美台军事一体化。第三,美国会加大在军事上介入台湾问题的准备。
美国对台政策正在发生的这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将对台海局势和中美关系带来非常严重的冲击。
去年11月,习主席跟拜登视频会晤时就讲过,台海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原因是台湾当局一再企图“倚美谋独”,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
在这种情况下,大陆必须加大对“台独”势力和以美国为主的外部势力的威慑力度。因此,我们看到,我们如今在台海地区的军事行动越来越频繁,力度越来越大。
说到底,这是在“台独”势力和美国的共同挑动下,大陆做出的必要反应。所以,台海的风险和危机正在上升。
而台海如果出问题,对中美关系来讲,就是颠覆性的问题。当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破冰时,首先解决的就是台湾问题。美国首先要调整对台湾问题的立场,从“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到“一个中国”,最终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持异议。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能够谈其他的问题,包括中美关系的改善等。现在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开倒车,进行政策调整,对中美关系来说将会是釜底抽薪的后果。
观察者网:布林肯说,美国决心避免与中国发生“新冷战”。同时,又强调中国是美国唯一的“头号对手”,宣布将在国务院设立一个跨部门的综合的“中国小组”统筹中国事务;并且强调要在中国周边打造一个针对中国的“战略环境”,其提到的IPEF、QUAD、AUKUS等等都是由此带来的针对性操作。您对此有何评价?中国又应该如何破局?
吴心伯:我觉得美方常常言而无信。布林肯嘴上说不打算跟中国打“新冷战”,甚至要避免它,但实际上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很多方面都带有很浓的冷战色彩。现在美国在对华问题上主要打了两张牌: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慧 
-
爱沙尼亚不满北约防御计划:我们会“在地图上被抹去”
2022-06-23 16:28 -
芬兰国防军总司令称:为俄罗斯的进攻已准备数十年
2022-06-23 16:20 欧洲乱局 -
回顾美国433起枪击案:警察到达时,多数悲剧已经酿成
2022-06-23 16:12 美国一梦 -
德国首批重型武器抵乌,德防长:乌方保证不用于攻击俄领土
2022-06-23 16:10 乌克兰之殇 -
出于宗教原因,法国禁止女性在公共泳池穿“布基尼”
2022-06-23 16:01 -
拜登敦促国会搞“汽油税假期”,佩洛西没说“支持”
2022-06-23 15:41 美国政治 -
“乌克兰战争没耽误我们关注中国”
2022-06-23 15:29 -
尹锡悦将出席北约峰会,韩总统府:并非反华反俄
2022-06-23 14:55 三八线之南 -
“美国‘废除’了西班牙的君主制”?
2022-06-23 14:55 -
“中国部分技术领先,美国要竞争得抛开繁文缛节”
2022-06-23 14:30 美国政治 -
德国武器到了,他“变脸”了
2022-06-23 10:56 乌克兰之殇 -
“若被‘断气’,捷克能烧的都拿来烧”
2022-06-23 10:53 -
时隔40年,英国再次检测到小儿麻痹症病毒
2022-06-23 10:53 不列颠 -
“俄罗斯不会进行军事挑战,因为立陶宛是北约成员国”
2022-06-23 10:48 俄罗斯与世界 -
英慈善组织:生活成本高涨迫使民众赌博求生
2022-06-23 09:59 -
北约秘书长:确保芬兰瑞典快速加入,但我不能保证
2022-06-23 09:34 欧洲乱局 -
仅过一周鲍威尔就改口:有衰退可能,软着陆有挑战
2022-06-23 09:30 美国一梦 -
朔尔茨:欧盟若要接纳乌克兰,需先废除一票否决规则
2022-06-23 09:14 欧洲乱局 -
美驻俄使馆新地址:“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广场1号”
2022-06-23 09:12 乌克兰之殇 -
美国禁止俄机入境接回外交人员,俄:可悲
2022-06-23 08:30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16“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96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0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0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6最新闻 Hot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