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晓求:中国金融40年——回归金融的常识与逻辑
关键字: 中国金融金融创新吴晓求演讲改开40周年金融的常识和逻辑
回归金融的常识和逻辑。
有时候我们取得很大成就的时候,经常会忘掉常识。这是我们的一个逻辑上的毛病,行为上的惯性。经常看到,我们经济稍微好一些,有些人就蠢蠢欲动,忘记了市场给他们带来的福利,就开始觉得我可以干一切,人可以干一切;经济不好时,要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才开始想到市场。实际上在市场面前,人的主观性是比较弱的,要尊重市场的规律。
经济上的常识很多,不讲。我们讲讲金融常识。
金融发展了40年,金融常识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什么叫常识?金融的常识是什么?
我今年指导一个法学博士来读金融的博士后,他在最高院工作了很多年,是最高院的法官,对法学很有研究。我问他法的常识是什么?他想了半天,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常识很难回答,必须认真思考哪些属于常识。
后来我说,在我理解,法的常识就是,法必须是一部善法,是惩恶扬善的法;法必须维护人的生存基本权利;法必须是褒扬正义的,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
说得更透明一点,法要体现出人人是平等的,人人平等面前要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观,要构建一个体现社会前行的规范体系,体现一种善意、善良的规范体系。如果我是个法律学家,我的内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在我理解,这就是法的常识,法律如果脱离这些常识,法就很麻烦。
第一,金融是什么?
为什么今天我们要讲常识?因为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背离常识,就破坏了金融正常的发展规律。所以,常识就变得非常重要。只要你尊重常识的99%,这个社会就一定会进步,也就是说社会进步的力量来自于尊重常识。
金融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有个同学回答我是“融通资金”。这个回答不能说错了,融通资金也可以说把它的基本要点是讲到了。但金融发展到今天,它可能有新的含义。因为市场不确定,整个要开放,影响金融的力量越来越多了,仅仅是融通资金肯定是不够的。融通资金还要看以什么方式融通资金,这也变得非常重要。这些不确定产生以后,它怎么去控制风险。
我认为,融通资金固然重要,风险的跨期配置可能也非常重要,这是放在现代金融框架下理解它。
金融的本质还有一条,金融本身就是风险,任何一项金融活动都有内生的风险。这实际上在告诉人们,无论你做什么事,如监管、政策,风险是消灭不掉的。任何人试图消灭风险,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这就完全背离了金融常识了。知道这个,就可以慢慢制订符合金融规律本身的政策和规范,如进行跨期的风险配置。
当然,金融无论通过市场还是中介进行资金融通,这些都构成了金融的本质。
资料图:视觉中国
第二,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
有人谈到危险就很害怕,一谈到金融危机更害怕。
金融与生俱来具有风险,从风险到危机有个漫长的过程,有的时候它可能是风险的种子,但不见得一定能变成危机,因为它有内生的风险。如何看待金融风险变得非常重要。
从风险到危机至少要经过这么几个阶段:它是个体的风险,再到局部性风险,再到系统性风险,再到全面的金融危机。一定会经历这么一系列过程。理论研究必须要找到这些衍生过程的节点,探究在哪些节点中会扩大它的风险乘数。
我在几年前写了一本书《股市危机》,针对2015年那场股市危机专门写的。书中梳理了世界各国金融危机产生的过程,包括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这是现代金融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发生在美国,后来也研究了2000年的纳斯达克市场危机、日本1990年前后泡沫经济所带来的危机、东南亚1997年、1998年金融危机和俄罗斯金融危机,也包括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15年中国股市危机。这些在全球金融危机史上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研究这些非常有意思,每个都有不同的逻辑衍生过程。因为每个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对外部资本依赖程度不同,金融危机产生的逻辑过程和演绎过程不同。我们把这些样本研究透了,中国未来一旦碰到这种情况也知道该如何应对。
我们在逻辑上要把这一系列梳理清楚,对国家要分类。如可能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产生的过程和教训对我们没什么用,因为国家太小了,他们的经济对外依存度很高,外资占比非常高,通过外资来推动本国短期的经济增长,整个经济发展模式是非常外向型的。
日本这个国家需要研究,美国这个国家也需要研究,这两个国家所出现的情况对中国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纽约证交所(图/视觉中国)
日本是文化上相类似,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和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疯狂程度已很接近。只不过中国吸收了一个教训,房地产出现如此大的泡沫,金融是安全的,因为我们没有采取日本的银企合作模式,相互渗透,相互持股。
我历来反对这种模式,我们必须把实体经济风险和金融体系隔开,从产权、控股权上就要隔开,不要让实体经济危机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实体经济出现问题没关系的,一个行业、产业出现问题,市场的力量会弥补那个短板,金融体系一旦出现危机,将很多年难以再生。中国必须要从中有风险隔离墙,这是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在金融领域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
有一段时间我们盲目地崇拜日本的模式,其实日本的模式不适合中国。虽然有这么大的泡沫,金融是安全的,股市出现如此巨大的危机,我们整个金融体系是安全的,这得益于我们在分业监管、分业发展模式对当时的中国,乃至于今天,仍然说是非常恰当的。
- 原标题:中国金融40年:回归金融的常识与逻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12-26 07:21:10
-
收容教育制度或将废止,我们和基层民警聊了聊
2018-12-25 21:59 依法治国 -
8死22伤,动机曝光!
2018-12-25 21:42 依法治国 -
北京:关闭11万违法违规自媒体账号
2018-12-25 20:53 依法治国 -
福建公交遭劫持致5死,嫌犯刚从居委会“逃出”
2018-12-25 19:46 依法治国 -
赵薇被喊“新加坡人你好”,回了两个字
2018-12-25 19:42 明星那点事儿 -
韩国瑜就职演说 台下民众都忙着和他女儿合影...
2018-12-25 18:12 台湾 -
从钱三强到90后博士生:中国高能物理n代人
2018-12-25 18:01 科技前沿 -
福建公交车被劫持 已致5死21伤
2018-12-25 17:21 依法治国 -
海底捞吃出卫生巾?当事人承认系自己所为
2018-12-25 16:43 食品安全 -
台第三位“教育部长”辞了
2018-12-25 16:36 台湾 -
串起7个5A级景区!最美高铁今日试运行
2018-12-25 15:50 高铁世纪 -
“关你屁事,我打的是我女儿”
2018-12-25 15:21 愤怒的中国人 -
李国庆道歉:没倡导性开放 放下身段请大家监督
2018-12-25 15:15 听听大V怎么说 -
一觉醒来 徐锦江成了中国版圣诞老人
2018-12-25 14:30 节日谈 -
韩国瑜就职当天 郭台铭采购高雄500万农产品
2018-12-25 14:22 台湾 -
全国人大法工委:建议废止收容教育制度
2018-12-25 13:46 观察者头条 -
港媒声明“反台独”竟被香港记协指责
2018-12-25 13:28 香港 -
-
朱立伦宣布参选2020台湾地区领导人
2018-12-25 11:22 台湾 -
偷手机想转账 小偷慌乱中转给失主3000元
2018-12-25 11:05 中国雷人秀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260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37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93“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4最新闻 Hot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