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少卿:务实的工党是否有勇气走出一条独立道路?
最后更新: 2025-02-16 09:22:31【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文少卿】
2月13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伦敦同英国外交大臣拉米举行了第十次中英战略对话,并会见了英国首相斯塔默和英国首相国家安全事务顾问鲍威尔。这标志着中英关系这列曾经轰轰烈烈的列车,可能会重新驶上轨道——尽管还有些吱吱嘎嘎的声音。
至于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是否会再次来临,抑或只是下一次激烈争吵前的暂时和解?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英关系“过山车”
过去10年的中英关系,仿佛是由一群受惊的猫设计的过山车:变幻莫测、跌宕起伏,时不时让人担心一切都会轰然崩塌。
最初,一切都显得那么乐观。2015年,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中英关系步入“黄金时代”,这被视为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外交策略。中国是新兴的全球经济强国,而英国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正在寻找新朋友。
卡梅伦渴望获得中国的贸易协议、核电技术和5G网络,他描绘了一个基于相互尊重和经济合作的美好未来。中国领导人的来访是一场真正的盛事,“我们同舟共济!”整个大不列颠都沉浸在欢庆之中。
然后,几乎是转瞬之间,事情开始变得尴尬起来。接下来的几年就像过山车,只不过没有人喜欢坐。
刚刚从“脱欧”的高潮中回过神来,唐宁街就决定改变游戏规则。英国突然对中国的影响感到警惕。在华为事件中,英国将中国的技术视为烫手山芋;而在香港问题上,伦敦也表现得畏首畏尾,结果“里外不是人”。
到2022年苏纳克上任时,两国关系已跌至新低。苏纳克的立场很明确:中国是“对我们经济安全的最大威胁”——是“划时代的系统性挑战”。苏纳克政府的对华原则是“捍卫、协调、接触”,即捍卫国家利益和安全,与盟友协调行动,并在气候变化等不具争议的领域开展合作。
英国前首相苏纳克 新华社
英国开始像检查冰箱里的剩菜一样审查中国投资。一名匿名英国官员对POLITICO表示,“我们最终处于这样一种境地,即在七国集团中,英国与中国的关系最糟糕。”英国是少数几个未获中国单方面免签证待遇的欧洲国家之一,与瑞典、捷克和立陶宛并列。
就在两国关系触底之际,工党登场了!你几乎可以听到背景音乐戏剧性地响起。在基尔·斯塔默爵士的领导下,英国挥舞着实用主义的白旗,重新向中国介绍了自己。
新的原则是“合作、竞争、挑战”——“在能合作的地方合作,在需要竞争的地方竞争,在必须挑战的地方挑战”。与前任们不同,斯塔默承认中国不会消失,而这未必是件坏事。毕竟,英国脱欧后急需贸易、投资,老实说,还需要一点国际手腕。
2024年11月,在巴西举行的G20峰会期间,斯塔默和中国领导人进行了面对面会谈。双方不再恶言相向、指手画脚。取而代之的是,斯塔默承诺英国将成为“一个可预测的、务实的合作伙伴”。这就像老朋友之间尴尬的重逢,他们曾因无谓的原因闹翻,现在决心放下过去,重新开始。中国领导人对此表示赞同。
时间快进到今天,王毅外长对英国的访问标志着这一进程中的最新外交举措。毫无疑问,双方都看到了重启关系的价值。但问题依然存在:这是新篇章的开端,还是只是盎格鲁-撒克逊版“抗中神剧”的又一集?
英国真的很需要中国
尽管英国或许还想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主角,但现实是,无论好坏,大英帝国的辉煌岁月已成为历史。这一冷酷的事实为工党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向提供了背景——这一转向不是为了重现往昔荣耀,而是为了以实用主义的态度迎接未来。不论英国人是否愿意接受,这个未来与中国密不可分。
坦率地说,工党外交政策的调整完全是为了在现代世界中求生存。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在《外交事务》上撰文指出,工党的外交理念是“进步现实主义”(progressive realism)。如果去掉术语,这听起来很像托尼·布莱尔20年前倡导的“第三条道路”。
这种理念的核心是什么?英国不再是超级大国,也没有能力担当全球领袖的角色。相反,它必须将自己定位为欧洲、美国、中国和全球南方之间的桥梁,从而在国际外交的危险水域中蜿蜒前进。
具体来说,英国现在是世界外交的中间人,而不是领导者。它就像全球政治中的瑞士——没有中立性,但有着更好的食物(至少英国人这么认为)。随着世界加速走向多极化,中美两国在全球每个角落争夺影响力,英国的这一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约翰牛”正尝试开辟一片天地,利用其独特的地位——不是作为老大,而是作为在聚会上牵线搭桥的那个人。
但英国需要中国还有另一个更紧迫的原因:英国经济的未来。工党的国内议程强调促进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先进技术和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想法对路,但问题是:没有中国的投资,就如同没有面粉就想烤蛋糕一样。中国拥有庞大的资金储备、技术专长和制造业实力,是全球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英国不能无视这一事实。
英国现任首相,工党领袖斯塔默 新华社
这么说吧:英国并没有请求中国做它的“糖爹”,但它确实希望中国能帮它付房租。如果英国想要在未来产业——电动汽车、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保持竞争力,就必须积极与中国合作,因为没有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能够提供替代方案。
英国情报机构军情五处负责人肯·麦卡勒姆去年10月就承认,“英中经济关系支撑着英国的增长,而经济增长是我们安全的基础。”
这种务实的合作关系不仅仅是关于贸易。它关乎解决将定义21世纪的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超越了国界和历史纷争。气候变化、大流行病、人工智能安全、全球健康——这些问题都是相互关联的,解决它们需要国际合作。
在此背景下,中国是不可或缺的伙伴,工党明白这一点。英国没有能力单枪匹马地推动这些领域的变革,但它至少可以充当一个促进者——成为美国、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应对这些巨大挑战的纽带。
工党的外交立场也反映了其更广泛的国际视野,尤其是在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方面。工党明确表示,它打算与发展中国家密切合作,帮助它们实现经济发展。这意味着要承认中国在这些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并将英国定位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对手。
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之举,工党似乎愿意这样做,尤其是在面对美国更加鹰派的外交政策时。
说到美国,工党非常愿意从华盛顿的游戏规则中后退一步。英国对美国过去的行径,尤其是伊拉克战争的批评不绝于耳。虽然美国经常将英国推向有争议的外交决策,但工党意识到美国在世界上的角色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因此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态度。伦敦并不想在每条道路上都追随华盛顿,尤其是当美国的选择显然并不都符合英国的最佳利益时。
地缘政治问题同样重要。在工党的领导下,英国支持乌克兰,同时也对巴勒斯坦表示同情。这种走钢丝的做法显示了工党在处理全球冲突时的谨慎态度。
然而,最关键的是英国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中美关系往好了说会是竞争加交易,往坏了说就是全面对抗。夹在这场地缘政治大戏中间的英国,必须在不疏远其最重要盟友——美国的前提下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
正如英国最大商业游说团体主席鲁珀特·索姆斯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两头500磅重的大猩猩相互对视的世界里。”这可能是这一代英国人在外交政策上最关键的一次走钢丝。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冶 
-
马克龙急了,召集欧洲领导人赶忙开会
2025-02-16 08:56 欧洲乱局 -
有关关税,特朗普的7种不同表态
2025-02-16 07:4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乌外长:乌克兰高度重视中国大国影响,赞赏中方秉持客观平衡立场
2025-02-16 07:34 乌克兰之殇 -
法国外长:支持加强法中、欧中强有力的经贸关系,妥善处理贸易分歧
2025-02-16 07:14 中法关系 -
印度一火车站发生踩踏事件,至少15人死亡
2025-02-16 07:12 印度惊奇 -
特朗普发牢骚:波音长期推迟交付“空军一号”升级版
2025-02-16 07:11 航空航天 -
单日裁万人前所未有,“我被自己的国家背叛了”
2025-02-15 23:07 美国一梦 -
“被美国狠狠上了一课!但这座桥毁了,新桥正建起”
2025-02-15 21:5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朔尔茨会见王毅,就乌克兰危机交换看法
2025-02-15 21:32 中国外交 -
奥斯卡评委喊话饺子:我会投票!
2025-02-15 19:48 中国电影 -
“冷静!我们不能跟被车灯吓坏的鹿似的”
2025-02-15 19:48 美国一梦 -
“特朗普打了个响指,然后,乱成一锅粥…”
2025-02-15 18:06 中美关系 -
李在明:疏远中国,代价承受不起
2025-02-15 14:49 三八线之南 -
朝鲜国防省:提升自卫力量是保证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2025-02-15 14:26 朝鲜现状 -
台积电考虑收购英特尔工厂?白宫回应
2025-02-15 14:10 -
一“美国队长”企图闯入中国驻韩使馆被拘,中方回应
2025-02-15 13:55 三八线之南 -
美防长警告欧洲:别指望美军一直在
2025-02-15 12:07 -
万斯见她,朔尔茨被晾,“他日子不长了”
2025-02-15 11:2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在此之前,欧洲人可能还心存一丝幻想”
2025-02-15 11:12 欧洲乱局 -
“泽连斯基拒绝特朗普”
2025-02-15 10:30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