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骏轩:缅甸的地缘政治
最后更新: 2021-02-05 17:33:02在掸邦独立运动中,影响力最大的便是一个叫作张奇夫的人,他于1993年成立“掸邦共和国”,并自任总统。不过,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旁观者都更熟悉他的掸族名字——坤沙。坤沙本人是一个汉、掸混血儿,因此他有个汉族名字。作为世界级的大毒枭,“坤沙”这个名字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可谓家喻户晓。
我们之所以说到他,并非重复那些跟毒品有关的故事,事实上,坤沙的传奇人生,本身就是掸邦与周边诸板块地缘交融的产物。由于掸邦与中国地理相接,中国历史上因内部局势变化而引起的南迁,至少有两次对掸邦的民族分布造成了影响。
一次是在1661年,吴三桂带领清军攻入云南,南明永历政权灭亡。永历帝在率残部逃往缅甸后,缅甸王为求自保,将之献给吴三桂,永历帝随即被杀。不过在这次的逃亡过程中,永历帝所带入缅甸的明朝遗民却在掸邦北部靠近中国边境的地区繁衍生息下来。
在今天缅甸和掸邦的地缘政治格局中,以这些南明遗民后裔居住地为核心的区域,被称为“缅甸果敢第一特区”。而所谓“果敢族”,也正是缅族对于汉族的称呼。
另一次则是在1950年,国民党一部7000余人越过国境,进入缅甸境内的掸邦。在这段特殊的历史中,这支客居异乡的国民党军有一个特殊的标签——残军。今天,这支残军的后裔就生活在泰缅边境的泰国一侧,并基本已经获得了泰国国籍。
关于坤沙、果敢和国民党残军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过了。在他们的经历中,有两个符号是挥之不去的:一个是鸦片,另一个则是金三角。很多时候这两个符号又是捆绑在一起的,因为位于泰、缅、老三国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区,就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罂粟种植区。
金三角地区盛产鸦片,应该说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地理环境因素。金三角的土壤及温度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农作物,却非常适合种植罂粟。实现如此重大发现的人既不是本地的原住民,也不是北来的汉人,而是历史上最大的鸦片经营者——英国。
其次是地缘政治原因。由于金三角地处中南半岛北部边缘的高原山地地带,当地的山民在历史上与南部冲积平原上的居民融合度较低,政治上的独立倾向较强。这些希望独立的部族需要通过鸦片贸易获取巨大的利润,来与中央政府进行长期对抗。这使得很多毒品经营者同时又拥有很浓厚的政治背景,
坤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最初经营毒品时,坤沙只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但后来他发现自己成了金三角乃至整个亚洲地区最为著名的“毒王”,而周边做同样贸易的武装组织,却大都因为有一层政治外衣而没有受到类似的打压,于是,为自己找一件政治外套就成了头等大事。
坤沙(资料图)
对于金三角地区的范围,人们有着不同的说法,但都是以缅、泰、老三国交界处为中心。附图中所划出的金三角地区就是金三角的核心地区,也就是最初“金三角”概念的发源地。后来,周边的各种势力看到鸦片种植所带来的巨大利益,金三角的范围便开始扩张,最终基本将中南半岛北部高原山地靠近中国边境的地区都包括了进去。出于地形与距离的原因,这一地区是半岛各中央政权控制力最弱的地区。
金三角地区之所以处于三国交界处,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湄公河在此转了一个弯,从而成为缅—老、老—泰之间的自然分界线。对于如何在这种三方交错的地缘政治格局中自保,应该是很好理解的问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一样可以看到类似的做法。
比如在城市管理中,让城管颇为头疼的流动商贩就经常会选择两区交界处开展活动,一旦某区城管出来管理,就迅速越界到其没有执法权的一边去。如果有三个地方可供选择的话,对于那些试图逃避法律打击的人来说,余地自然更大了。
应对这种行为,多方联合执法就是最好的办法。问题在于老挝的主体民族与泰国北部的主体民族佬族、掸邦的掸族、泰国的泰族实际上系出同源。在这种中央政府影响力较弱的地区,民族之间的认同感要高过国家之间的差异。这实际上也是很多国家边境地区动荡的根本原因,尤其当这条国境线是由当年的西方殖民者划定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个强大的力量愿意出面组织协调各方行动,效率会高得多。如果从地缘关系来看,中国无疑是施加这种影响力的最佳选择。澜沧江—湄公河这条将中国与中南半岛五国串联起来的大河,就是这种地缘联系的纽带。
2011年10月,在活跃于金三角地带的武装贩毒集团——糯康集团制造了“湄公河惨案”后,由中国主导的“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执法”也开始形成常态。尽管在合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磨合,但就地缘方向来看,当下所做的这件工作对于四国彼此之间的地缘合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原标题:温骏轩:缅甸的地缘政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造谣选票欺诈?福克斯被告,索赔27亿美元
2021-02-05 17:03 美国大选2020 -
拜登称中国是“最严峻竞争对手”,中方回应
2021-02-05 16:25 中美关系 -
印度航展开幕:各种新战机模型亮相
2021-02-05 16:10 -
-
巴西州长:正洽谈加购2000万剂中国疫苗
2021-02-05 15:2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拒穿二手服装想发展纺织业时,美国惩罚来了”
2021-02-05 15:24 非洲之窗 -
教育部今年第1号留学预警:谨慎选择赴澳或返澳学习
2021-02-05 14:21 留学潮 -
“他都道过歉了,这件事已经结束了”
2021-02-05 14:20 日本 -
美国议员,“因言获罪”
2021-02-05 14:01 美国政治 -
“环保少女”转发抗议教程,印警方追查“幕后黑手”
2021-02-05 13:46 印度惊奇 -
强生疫苗美国待批:保护率66%,但只需一剂
2021-02-05 13:4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如此洗礼,果然出人命了…
2021-02-05 11:41 -
美新任气候特使:解振华是位领袖
2021-02-05 11:22 中美关系 -
-
拜登首场外交政策演说,这么说中国
2021-02-05 11:03 中美关系 -
“中国成功做到这点,西方领导人感到丢脸”
2021-02-05 10: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马克龙也表态:欧洲不应与美国“抱团”对付中国
2021-02-05 10:21 法国见闻 -
“外交突破”?打脸来得太快
2021-02-05 08:49 台湾 -
CGTN:坚决反对!
2021-02-05 06:58 网络战线 -
美国新增108745例确诊,4508例死亡
2021-02-05 06: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43“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05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6“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9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3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