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卡马克之冠:美日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我们要有实际反击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托卡马克之冠】
一
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将于5月19日至21日在日本广岛召开。
在这次会议上,不出意料的话,日本大概率又要几十年如一日地哭惨卖疼,重复自己是“原爆受害国”、广岛是“原爆发生地”,号召各国反思原子弹给日本造成的伤亡,并且举行纪念仪式,把自己打扮得好像二战受害者一样,再唱几句和平高调,冒充那个最体面的。
除了这类传统艺能外,这次日本还要撺掇着所谓的“国际社会”向中国施压。
据日本共同社5月13日报道,G7国家正协调在首脑声明之外,制定一份关于所谓经济安保的附属文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谴责和限制与所谓“政治对立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政策,从而“应对经济胁迫”。
这所谓的“应对经济胁迫”的对象是谁,不言而喻,毕竟美国财长耶伦在本月11日已公开表示“美国担忧中国对其他国家使用经济胁迫”,并称G7的其它几个发达经济体成员国也有同样的担忧,为此美国正和其它G7国家商议如何对中国的境外投资实施进一步的、更有针对性的限制措施。
路透社5月11日报道截图
比较有意思的是,美国内部虽然在对华敌意上保持相对一致,但在如何把这种敌意转变为具体措施上,分歧是非常明显的。
因为说实话,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实在是过于密切,这种密切关系远远不是叫两声“脱钩”就能摆脱得了的,全球的供应链根本离不开中国,包括那些靠高呼对华敌意赚取政治资本的美国政客,他们自己有几个人在中国没有生意关系?
因此,在讨论如何把对华敌意转变为具体措施时,这些政客们难免陷入“我真有一头牛”的困境,他们都希望打压中国的具体措施在足够强硬的同时,最好不要伤及自身的切身利益,如果能伤及政敌的切身利益那就更好了。
正是在这种合成谬误的环境下,美国内部对于如何针对中国的海外投资实施限制措施,至今都没有明确的方向,只是不断发出意义不明的信号而已。
而这次在G7会议上,日本之所以“主导了由G7表态会毅然采取对抗措施的行为”,说白了就是领导吭气了,底下员工赶紧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哪怕领导自己也没弄明白该怎么办,只是拍脑袋做决策,日本也要揣测上意,曲意逢迎,争当美国肚子里的蛔虫,通过比美国还要积极主动的作为来表忠心、显诚意。
以前笔者曾经说过,日本作为美国的全球帝国体系事实上的海外领土,它对美国联邦政府的服从程度甚至要远远高于美国本土的州对联邦政府的服从程度,从这次事件即可见一斑。
二
这次美日两国配合的闹剧具有极为强烈的喜剧色彩,它们声称要应对中国的“经济胁迫”,但它们应对这种子虚乌有的“经济胁迫”的方法是制造一场真实的经济胁迫,为此拉上了G7,不惜把各种与中美在亚太的对抗实际上并无太多关联的域外国家牵扯进来,并且试图对中国的海外投资和经济活动进行非法限制——这种贼喊捉贼式的把戏倒也符合美国一贯的行事风格。
说实话,这些年来美国的对华经济胁迫也算是五花八门了。其中半导体领域最为典型,从在神经网络应用和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上极其关键的尖端GPU,到微软用于GPT训练的英伟达A100和H100显卡,美国都对华禁运。即使英伟达的芯片库存量在去年第四季度已达到220天才能消化完的庞大储量,美国依然顽固地坚持其禁运政策——要知道对于业内来说,芯片库存量的安全警戒线一般是92天。其它对华经济胁迫措施,那就更是不胜枚举了,从老朋友巴黎统筹委员会到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打压,从对华禁运高技术产品到阻挠中国科技企业去美国开展业务。
尽管这些措施在逻辑上站不住脚,在行为上非常可笑,但道德抨击意义已然不大,我们应该着眼现实,力求寻找解决方案。
回溯中国与美国打交道的历史,会发现这么一个基本规律:在面对来自美国的压力和胁迫时,委曲求全和妥协退让换来的永远是不依不饶和得寸进尺;但是相对地,如果你表现出一股子混不吝的架势,美国人反而会一定程度地“顾全大局”,愿意坐下来和你好好讲道理。
毛主席那句著名的表述——“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即使在70年后的今天依旧写实。就像美国为什么能以萨达姆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入侵伊拉克?因为萨达姆真没有。美国为什么不以朝鲜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入侵朝鲜?因为朝鲜真的有。
面对美国以“经济胁迫”为借口对中国进行经济胁迫,我们不能陷入萨达姆那般自证清白式的窠臼中;正相反,中国应该主动出击,通过各种手段强硬反击美国的经济胁迫行为,以打促谈,迫使美国坐下来好好讲理。
对抗的形式也没必要局限于经济领域,因为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从来就没有局限于经济领域,都是多管齐下打组合拳的。我们完全可以有一点总体战的思维,把对抗形式主动升格,敢于公开博弈,敢于矛盾扩大化,比如在地缘热点上给美国使绊子,在经济上破坏美国从中大获其利的经济秩序,在军事上和美国主动对峙,在国际组织上设置议程给美国制造麻烦,表现出敢于升级局势、敢于公开博弈、敢于扩大化的态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首次!低能微波和高能光子实现纠缠
2023-05-19 08:10 科技前沿 -
两名“90后”干部被查,其中一人刚满18岁就参加了工作
2023-05-19 07:59 廉政风暴 -
澳门特区政府:修订《维护国家安全法》是必要之举
2023-05-19 07:38 -
李强在山东调研
2023-05-18 20:46 -
陈吉宁与阮文年举行视频会议,共话上海市与胡志明市友谊,共商合作大计
2023-05-18 20:03 上海观察 -
习近平主席夫妇将举行仪式欢迎中亚五国领导人和夫人
2023-05-18 19:39 中国外交 -
前4月个税收入增速罕见下滑,原因在哪?
2023-05-18 19:01 -
四川南部县一男子持刀致8伤,警方:已抓获归案
2023-05-18 18:00 -
福州-台湾航线5月22日正式复航
2023-05-18 17:41 两岸关系 -
订单排到9月,江苏纺织服装外贸企业出口爆单
2023-05-18 16:54 中国经济 -
光大集团原党委书记王江,已任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2023-05-18 16:21 高层人事 -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于本月发射
2023-05-18 16:03 航空航天 -
多少算高价彩礼?江西多地探索:超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倍
2023-05-18 16:01 婚姻故事 -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有新职
2023-05-18 15:57 -
谭炯出任国家开发银行行长,此前担任贵州省委常委
2023-05-18 15:45 高层人事 -
权威解答 | “二阳”是否增多?疫情形势会发生变化吗?如何科学防护?
2023-05-18 15:24 健康中国 -
四川92年女干部被查:工作近9年,半年前刚履新
2023-05-18 15:02 廉政风暴 -
上海区级博物馆透视(上)|小馆何以办大展
2023-05-18 14:30 上海观察 -
重庆市委巡视组原组长纪涛被查
2023-05-18 14:21 廉政风暴 -
习近平:构建睦邻友好 共享繁荣的中吉命运共同体
2023-05-18 14:12
相关推荐 -
神十五神十六乘组顺利完成“太空会师” 评论 60“中国脱贫是许多国家的榜样”,他们已学了对口帮扶… 评论 141神舟十六号发射圆满成功 评论 310“中国将为普通人打开太空之门” 评论 94没被拜登“赶下台”,埃尔多安还能扛多久? 评论 141最新闻 Hot
-
“中国脱贫是许多国家的榜样”,他们已学了对口帮扶…
-
“我们想加入金砖” “我支持”
-
“俄罗斯人死去是美国最好的投资”,被通缉后美老牌政客否认
-
泽连斯基:已确定反攻日期
-
马来西亚扣押中国船只,称其非法打捞二战名舰遗迹
-
美共和党议员公开反对债务上限协议:是对民众的侮辱
-
欧盟外长:对今夏结束冲突不乐观,俄罗斯仍在争取胜利
-
乌军罕见承认:5架战机被俄军击中
-
五角大楼:被中方拒了
-
“中国将为普通人打开太空之门”
-
“撕破脸”后,二人通话
-
真挂“旭日旗”来了,韩网友怒了
-
“局势或失控,科索沃领导人渴望并梦想成为‘新泽连斯基’”
-
“想要核武器就加入俄白联盟”?托卡耶夫:欣赏卢卡申科的幽默感
-
他在台湾问题上打了个比方,日方急了
-
没被拜登“赶下台”,埃尔多安还能扛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