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世伟:与其炒作“中国冲击”,德国工业的这些战略失误更值得关注
最后更新: 2024-10-19 10:09:11观察者网:近年来,不少德国企业加大了对华投资,从您接触到的德国企业看,他们如何看本国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前景?这样的搬迁,是否如外界所担心的,会影响德国本土经济发展?
史世伟:如汽车制造商和西门子等国际企业,长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这些企业在国外投资已成为常态,西门子在国外的雇员数量甚至超过了国内雇员。整体来说,德国在中国投资仅占其总对外投资的6%,相对较少。
近年来,德国在华投资,特别是汽车行业的投资,显著增加。主要原因是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两国在产业链上的深度融合。德国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和电子行业,与中国产业链的合作已经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
德国的汽车产业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自2011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每年销售约3000万辆汽车。现在中国在电动汽车研发、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等方面走在前列,德国企业也需要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
大众(中国)资料图
这种全球化布局并不会对德国本土工业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相反,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成功,能够为其本土工业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机会,所以不少之前搬离中国的德国产业链最近也在搬回中国。
现在德国人有一个战略叫“在中国为中国”,这种“在中国为中国”的策略本身也是一种应对地缘政治危机的尝试。中美地缘政治风险在加剧,这种在地化策略有利于德企在面对地缘政治冲击时,保持其在中国的商业能力。
观察者网:从企业出海角度看,这样的成规模外迁能否对德国经济产生一定反哺?它的出海模式和之前日本大型企业在海外设置产业有什么不同?
史世伟:德国和日本的企业出海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事实上,德国中小企业基于自由经济和市场需求,早在一战前就已形成国际化趋势。德国的外向型经济在一战时就已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
除了汽车行业,德国还有许多中小企业在机械制造等领域占据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是各个行业的隐形冠军,这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冷战后不仅德国大量投资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还会在波兰、捷克等国进行大量投资。德国经济在2011年那段时间非常景气,一部分原因就是中国当时放松了一些针对外资的限制。从历史角度看,德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更加合乎经济学规律更加自然。
相比之下,日本的企业出海动力则在于广场协议。在广场协议后日本由于经济、军事都依附于美国,受到美国压力不得不减少出口。为了应对出口限制和宏观经济压力,日企被迫转而在海外设厂尤其是在美国设厂,开启了国际化进程。这并不是自然发生的过程。
观察者网:整个欧盟近年来都饱受高通胀、高能源价格等的影响,不少人认为欧盟可能会出现整体性的去工业化。您认为这是否会发生?未来欧洲发展对于全球地缘政治以及中欧关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史世伟:从数据上看,欧洲的高通胀已经有所缓解,虽然高能源价格仍对欧盟经济产生影响,但是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有所突破,俄乌冲突前,德国的电力供应的大概只有不到50%是可再生能源,现在已经接近60%。
在近几年,欧盟一直在努力避免去工业化,工业结构也正在进行调整。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如半导体、电池等)来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将过去的老工业,如能源密集型产业(化工、钢铁等)转移到国外,欧盟正在通过在其他行业实现基于转型和创新的新工业化。
德国勃兰登堡风电场视觉中国
在全球地缘政治中,中欧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的军备增加、能源问题和通货膨胀都与俄乌战争密切相关。意大利等国的领导人呼吁尽快启动谈判,结束战争。然而,欧洲在对俄政策上仍存在不确定性,只有部分国家希望通过谈判解决冲突。
在全球地缘政治背景下,我认为中国在俄乌战争问题上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与欧洲加强合作。欧洲领导人频繁访问中国,表明双方在这一问题上有合作的意愿。中国可以在推动和平谈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改善中欧关系。
中欧经济合作空间同样也很大。6月,中国品牌纯电动车在欧洲市场销量超过2.3万辆,环比增长72%,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而且欧洲在电动汽车和光伏产业对中国的依赖仍然较大,同时欧盟不同于美国,没有争霸意愿,合作意愿会更强。所以中国在推动全球碳中和目标方面可以继续推进与欧盟合作,欧盟要实现碳中和也离不开中国产业。
现在看来,由于需要在高科技产业等方面实现战略自主,欧盟对中国的依赖和防范并存。欧盟希望在高科技产业(如芯片、电池等)方面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以实现战略自主,但是中欧依旧有在现行的世界经济治理体系下进行合作的巨大空间。双方不仅可以在WTO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还可以制定新的产业政策规则。
中欧关系未来依旧可以本着合作共赢的态度,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
“对中国,欧洲就是美国拴着皮带的小狗”
2024-10-19 08:53 中俄关系 -
中国将征收“海外富人税”?律师解读
2024-10-19 08:29 -
安理会一致通过,中方表态
2024-10-19 08:12 -
朝鲜:韩国无人机残骸,找到了
2024-10-19 08:07 朝鲜现状 -
铭记,74年前的这一晚
2024-10-19 08:07 抗美援朝 -
新视频:坦克炮击他的最后藏身建筑
2024-10-19 07:09 巴以恩仇录 -
伊朗:强烈谴责以色列杀害哈马斯领导人的罪行
2024-10-18 23:03 伊朗局势 -
这个前苏联国家将决定是否加入欧盟
2024-10-18 22:58 欧洲乱局 -
普京:金砖国家GDP全球占比已超G7,差距还将扩大
2024-10-18 22:48 金砖国家 -
王毅同英外相会谈:同意全面恢复两国各领域对话合作机制
2024-10-18 22:43 中国外交 -
朝鲜称在朝南部发现韩国放飞的垃圾气球
2024-10-18 22:34 朝鲜现状 -
她对马科斯发出“最强烈批评”
2024-10-18 21:39 南海局势 -
黎巴嫩总理罕见谴责伊朗“公然干涉”,召见伊朗临时代办
2024-10-18 20:55 -
哈马斯证实其领导人辛瓦尔已死亡
2024-10-18 20:47 巴以恩仇录 -
韩情报机构称朝鲜首批1500名士兵已抵俄,将投入俄乌作战前线
2024-10-18 20:34 -
丁薛祥分别会见巴西总统府首席部长科斯塔、英国外交发展大臣拉米
2024-10-18 20:20 中国外交 -
-
美智库最新报告:这样做,中美能共存
2024-10-18 17:47 -
孟加拉国法院对哈西娜发出逮捕令
2024-10-18 17:30
相关推荐 -
被盟友插刀:日本“遗憾”,韩国“认栽” 评论 7卢拉反驳特朗普:世界不需要皇帝 评论 46最后关头,印度放话: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美谈判 评论 290“收到警报的时候,洪水已经淹没了营地” 评论 55“中国又反击了,欧洲认清现实:无牌可打” 评论 162最新闻 Hot
-
被盟友插刀:日本“遗憾”,韩国“认栽”
-
二级巡视员薛燕落马
-
武汉市原市长周先旺被查
-
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永红,调任天津市委常委
-
大陆开新航线,岛内玻璃心又碎一地
-
杨彬被“双开”:追求低级趣味,沉迷打麻将
-
卢拉反驳特朗普:世界不需要皇帝
-
俄财长以中俄贸易为例:这是金砖国家的可靠选项
-
纳瓦罗又抱怨上了:苹果老说要迁出中国,都演了8年了…
-
伊朗总统:以色列当时想杀他
-
欧盟急了,想要让步
-
加拿大仍纠结中国订单,还调查上了
-
“把‘贸易流氓’踢出WTO,让美国沦为‘国际弃儿’”
-
二季度利润暴跌56%!三星:怪美限制对华出口
-
普京签署新法:非俄罗斯公民可以加入俄军
-
15岁男孩参加体育特长生考试时猝死,官方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