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世伟:与其炒作“中国冲击”,德国工业的这些战略失误更值得关注
最后更新: 2024-10-19 10:09:11编者按: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经济状况持续不见好转,甚至被称作了“欧洲病夫”。
根据德国经济部公布的数据,德国将2024年的经济预期从增长0.3%下调至萎缩0.2%,这意味着德国经济或连续两年萎缩。2023年,德国经济萎缩0.3%,是七国集团中唯一出现萎缩的经济体,也是全球表现最差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对此,观察者网与对外经贸大学的史世伟教授连线,探讨德国经济的前景和在降息时代的发展趋势。
【文/观察者网 唐晓甫】
观察者网:从数据上看,德国经济表现并不出色。虽然在德国CPI年率在2022年9月达到10.4%的峰值后一直呈现下降趋势,8月CPI终值已经下降到1.9%。但是德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强国,其8月制造业PMI终值也仅有42.4,事实上,这一至关重要的指数自2022年6月以来就再没超过50。而德国企业破产数据更是触目惊心,仅仅2024年一季度,企业破产率同比上升了26.5%。共有5209家公司申请破产。这些数据对德国经济和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史世伟:德国当前经济最大问题之一是俄乌战争导致的能源危机。由于廉价天然气供应中断,德国的能源密集型产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德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其中,能源密集型企业占制造业成本的17%左右。
因此能源冲击导致这些企业缩减在德生产,甚至将生产线转移到国外。例如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选择在中国新建工厂,正是为了应对能源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能源危机正在让德国制造业整体陷入困境,不得不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产布局。
2023年1月27日,建设中的巴斯夫广东湛江一体化项目视觉中国
此外,德国制造业内部长期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也加剧了当前的困境。德国的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时决策过程冗长、效率低下,导致许多企业无法迅速适应全球市场的变化,在新兴技术和创新领域,表现相对滞后。
同时德国的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出口占德国GDP的40%以上。德国是欧洲主要经济体中对外贸易依赖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在新冠疫情后,全球供应链中断,德国的出口企业面临着订单减少、供应链延迟等问题,许多中小型企业不得不申请破产。这最终导致德国制造业的PMI指数长期低于50,制造业持续萎缩。
所以德国制造业的危机不仅仅是短期问题,而是存在着长期的结构性困境。
过去,德国经济的成功让其产生了某种自满情绪,但它的成功应至少部分归功于廉价的俄罗斯能源和巨大的中国市场。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注重社会福利,常年的难民危机,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德国目前一共有难民350万。这一切使得德国近年来忽视了基础设施投资,而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则导致德铁等公共服务质量下降,进一步影响了德国的经济形象。
企业破产的增加也与新冠疫情后的通货膨胀有关。通货膨胀使企业成本大幅上升,对建筑业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之前欧洲中央银行将基准利率提高到4.5%。高利率增加了买房者和建筑企业的成本,导致建筑业萎缩。建筑业在每个国家都是支柱产业,因此建筑业的衰退对德国经济影响巨大。
现在德国经济面临的不是简单的经济周期性波动,而是面临能源、官僚主义、新冠疫情后的全球经济放缓、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综合冲击。
观察者网:从欧盟官方数据可以看到,2024年第二季度,经季节性调整的欧盟破产声明数量与2024年第一季度相比增加了3.1%,达到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对比之下,似乎作为传统的经济火车头的德国,现在正在拖整个欧盟的后腿,您怎么看欧盟经济和德国经济的现状呢?
史世伟:欧盟内部的经济状况差异显著。需要区分东欧国家和西欧国家,两者经济发展现状有显著不同。
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享受了四大自由(人员、资本、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这使得其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加快。例如,德国的汽车制造和机械制造业大量转移到波兰、捷克和匈牙利,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3-4%。波兰尤其表现出色,成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而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经过主权债务危机后,经济正在经历反弹。法国虽然也受到能源危机的影响,但法国由于依赖核能,受到的冲击较小。而德国因为其70%的天然气和40%的原油此前依赖俄罗斯进口,受到的冲击显然更大。
法国核电站资料图
同时德国由于它对欧盟内部市场的依赖度相比于荷兰、法国等国更低,更加依赖在欧盟以外的市场。所以德国的经济会更多的直面来自美国、中国的工业竞争压力,受到的经济压力也更大。
观察者网:前段时间,大众汽车集团考虑首次关闭其德国工厂的消息引发了外界的担忧。有声音甚至认为,德国经济成就的三大支柱,“第一根支柱已经倒塌,另外两根支柱也出现了深深的裂痕”。有西方专家借机炒作起“第二次中国冲击”,从您的观察看,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考虑关闭其在德国工厂一事释放了一个什么信号?反映了德国什么样的现状?您如何看待西方借机炒作起“第二次中国冲击”一事?
史世伟: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关闭在德工厂,主要原因是本国汽车产能过剩。德国工厂生产的汽车主要销售对象是欧元区的国家,但现在欧元区经济颓势明显,奔驰宝马这类豪华品牌可能还好点,但大众销量较大,对成本比较敏感。从最新数据看,2024年上半年,该集团主要乘用车品牌的营业利润率已经跌到2.3%。
所以新任总裁去年上任后就表示要削减100亿欧元成本,甚至表示要裁员。今年大众还表示由于市场状况持续恶化,认为原计划节省幅度不足,决定再额外削减40亿欧元。
大众汽车长期以来面临着管理问题,特别表现为官僚主义严重、公司内部效率低下。大众在德国雇佣了大约12万名员工,规模庞大,管理层官僚主义导致决策迟缓,成本控制困难,进而影响了公司的整体运营。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大企业的这种官僚问题更加凸显,企业难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这种情况下,大众的电动车战略失误就不足为奇了。早前,大众计划在德国建设六座电池工厂,以推动电动化转型,同时大众还推进电动车的生产和燃油车分开生产。然而,由于电动车的销售未达到预期,大众不得不缩减计划,将六座工厂减少到三座。这一调整不仅反映了欧洲电动车市场的不确定性,也暴露了大众在欧洲市场战略出现预判错误。
当然,大众工厂的关闭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实际上也反映了德国经济所面临的更大困境。德国的经济结构已经显现出较为脆弱的一面,尤其是在能源危机和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德国的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德国失去了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供应,能源密集型产业,如钢铁、化工等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企业不得不缩减生产甚至转移生产线。
现在西方媒体炒作“中国第二次冲击”的论调毫无根据。大众汽车和德国其他大企业长期以来对中国市场依赖较大,尤其是大众汽车。其近年来40%的销售收入和超过50%的利润都来自中国市场。因此,当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尤其是电动车品牌迅速崛起后,德国车企在华市场份额受到挤压是极为正常的市场现象。
但这并不是所谓的“第二次中国冲击”,中国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并不是问题的根本,德国企业在应对全球竞争时自身的战略失误、管理体制所反映出来的“僵化”问题,才是更值得关注的因素。
同时德国工厂主要客户面向欧元区客户,而各个国际大企业在中国扩大投资的资金,多数来自于在中国市场获取的大量利润。各大公司会将在华利润直接投资中国实现在华扩大再生产。事实上,从2021年起,德国大众在华投资开始每年都在创新高,今年上半年投资又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17%,但是即便这样,每年大众中国分部还能转出十几到二十亿欧元的利润到德国大众。以前德国企业的繁荣离不开中国和德国的相互成就,炒作“二次冲击”只会导致德国企业发展的负面因素被放大。
观察者网:去年有报道曾谈及,德国的工业版图在悄然生变。传统上,德国的经济实力一直集中在南部和西南部。但主要位于南部和西南的德国汽车行业传统供应商,已经宣布需求下降和裁员。相比之下8月芯片制造巨头台积电在德国东部德累斯顿“萨克森硅谷”举行首座欧洲芯片工厂奠基仪式。您是否观察到了德国东部地区再工业化的趋势?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是否同时在德国发生?
史世伟:尽管有报道称前东德地区正在经历“再工业化”,但这实际上是一种局部现象,不是整体性的工业复兴。虽然台积电在德累斯顿建立了芯片工厂,但这并不代表前东德地区整体上已经成为新的工业中心。
前东德地区的问题在于人口大量外流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自两德统一以来,前东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前西德地区,除了柏林之外,其他地区的人口下降了15%以上。
这使得前东德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结构、劳动力素质等方面,仍然相比于前西德地区有明显的差距。尽管像德累斯顿这样的大城市由于台积电等项目的投资获得了关注,但这些城市的工业复兴主要依赖于外资和技术的引入,而非本地产业的自主发展。
此外,德累斯顿的芯片工厂虽然为当地创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和产业链配套,但由于芯片制造是高度资本密集型产业,实际直接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少,且多为高技术人才,对前东德地区整体劳动力市场的拉动作用有限,对整个前东德地区经济的提振作用也比较有限。
台积电在德累斯顿设置工厂,确实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更多是基于欧洲芯片市场的战略布局,而非由于前东德地区整体的经济增长。德国政府为吸引台积电在德累斯顿设厂,提供了50亿欧元的财政支持,是该项目建设根本动力之一。
现在前西德地区的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等地依然是德国工业的核心区域,这些地区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造业基础、技术和人才储备。尽管前东德地区在政策上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企业更倾向于在已经建立起完善产业链和人才网络的西部地区投资,并不存在工业中心转移的趋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
“对中国,欧洲就是美国拴着皮带的小狗”
2024-10-19 08:53 中俄关系 -
中国将征收“海外富人税”?律师解读
2024-10-19 08:29 -
安理会一致通过,中方表态
2024-10-19 08:12 -
朝鲜:韩国无人机残骸,找到了
2024-10-19 08:07 朝鲜现状 -
铭记,74年前的这一晚
2024-10-19 08:07 抗美援朝 -
新视频:坦克炮击他的最后藏身建筑
2024-10-19 07:09 巴以恩仇录 -
伊朗:强烈谴责以色列杀害哈马斯领导人的罪行
2024-10-18 23:03 伊朗局势 -
这个前苏联国家将决定是否加入欧盟
2024-10-18 22:58 欧洲乱局 -
普京:金砖国家GDP全球占比已超G7,差距还将扩大
2024-10-18 22:48 金砖国家 -
王毅同英外相会谈:同意全面恢复两国各领域对话合作机制
2024-10-18 22:43 中国外交 -
朝鲜称在朝南部发现韩国放飞的垃圾气球
2024-10-18 22:34 朝鲜现状 -
她对马科斯发出“最强烈批评”
2024-10-18 21:39 南海局势 -
黎巴嫩总理罕见谴责伊朗“公然干涉”,召见伊朗临时代办
2024-10-18 20:55 -
哈马斯证实其领导人辛瓦尔已死亡
2024-10-18 20:47 巴以恩仇录 -
韩情报机构称朝鲜首批1500名士兵已抵俄,将投入俄乌作战前线
2024-10-18 20:34 -
丁薛祥分别会见巴西总统府首席部长科斯塔、英国外交发展大臣拉米
2024-10-18 20:20 中国外交 -
-
美智库最新报告:这样做,中美能共存
2024-10-18 17:47 -
孟加拉国法院对哈西娜发出逮捕令
2024-10-18 17:30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18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