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依法治国讲了三十年,为什么还要提
一些人把四中全会理解为宣传和推行法制建设的一个会。这样理解并不是很全面。中共讲依法治国,实际上已经讲了30年,十八大再讲意义何在呢? 是重复了过去的表述?还是具有新的历史意义?[全文]
-
依法治国≠去中共化,西方又失望了
促使中国社会形成对中共领导国家的反对意见,这是西方对华长期舆论斗争的主线。这次四中全会的决定给依法治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推力,但西方关心的不是中国是否法治,而是中共的领导是否会被动摇。[全文]
-
习大大的第一堂法治课
昨日,四中全会《决定》全文终于公布,同时公布的还有习近平关于《决定》的说明。2个文件近3万字是吃透中国如何推行依法治国的关键。想快速读懂?必须从十个重要问题着手……[全文]
-
公报里,你读出了中共的政治创新吗
公报发表后,一些媒体仍然按照老的方式在公报中摘取出十来个“亮点”分别解读,这样解读固然没有错误,但却未必能够理解这次会议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意义: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终于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全文]
-
理解中国法治,必须宪法党章一起看
没有必要把西方的法治变得很神秘。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章是我们党内根本大法,它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指南。宪法里面所规定的国家机构,乃至于国家政策等等,都要在党的领导下完成。[全文]
-
全会公报:“党的领导”频次最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于2011年形成,所以此次四中全会公报里对法律体系提出的任务就是“完善”而非建立。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到底有什么差别?[全文]
· 中共与法治的关系 -
中共与法治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基本价值规范的承担者,因此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必须由党来承担,党必须调整法治建设方向,使得程序法治的建设符合实质法治的内在要求。这恰恰是诸多批评者所不能接受的,在他们看来,中国法治建设的最大障碍就在于党……[全文]
-
七个关键词解读“习式法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维权与维稳、依法依宪治国、司法公正、政法队伍建设……借助这一系列的关键词,解读习式治国理政的“法治”思路。[全文]
-
关于依法治国,习近平讲过哪些话
四中全会今日在京召开。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受关注的一次“四中全会”,中共第一次将会议主题定为“依法治国”。全会将从6个方面探讨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权力的边界问题,显示中共领导层就“法治”破题的空前决心。[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民法典编纂启动 民法通则将修订为民法总则
-
去年十大法治新闻:21世纪网案、芮成钢被查上榜
-
首批最高法巡回法庭落户深圳、沈阳
-
最高检首次大规模邀请律师参观、座谈
-
首个宪法日在即 任仲平撰文反思人治
-
决定起草人:巡回法庭代表最高法 判决为终审
-
栗战书《人民日报》发文 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
外媒:习近平强化垂直权力体系 应对改革反对派
-
中联部首次向外企吹风四中全会
-
习近平指示政法综治工作
-
王岐山: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
-
"歪果仁"看不懂四中全会?中联部办"公开课"释疑
-
张德江《人民日报》发文 谈如何立法
-
“审判权检察权独立与三权分立司法独立不同”
-
《决定》诞生记:历时254天 征求3326人意见
-
人民日报微信详解“党大还是法大”伪命题
· 中共与法治的关系 -
习近平详解"依法治国决定"如何炼成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
-
拟设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
四大政法机关如何落实四中全会?
-
-
· 十八届四中全会 ·
十八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全会除了将擘划依法治国路线图之外,还将对众多违法违纪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采取组织处理措施,递补中央委员。而对周永康的立案审查,也有望在四中全会上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