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浩:为何越来越多“小强”进军北方?
最后更新: 2023-09-04 07:42:07全球变暖与南虫北上
法老蚁、白蚁甚至是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其实更适合温暖的环境。它们之所以能够在北方扩散,主要原因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暖气设施的普及,它们能够借助室内温暖的环境躲过寒冷的冬季。一旦脱离了人类的居住环境,南虫在北方生存还是很不容易的。
不过,现在的形势有所变化,一些原本只能在室内生活的虫子,如今有了更多进入野外的机会,其背后原因正是全球变暖的气候现象。
尽管仍有一些人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正处在地质历史上的间冰期,但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是不争的事实。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大约升高了0.85℃,1983—2012年是过去1400年来最热的30年。这与人类社会持续向大气中释放温室气体有关。自1750年工业化开始以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明显增加,到2006年5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达385ppm(百万分之一含量),增加了30%;今天,这一数值突破了400ppm。
气候的变化干扰了原本的洋流和大气环流,造成陆地上的气候异常;除了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也带来了局部地区的极端干旱或多雨,极端高温或低温。但总的来说各地的平均气温还是升高了。这一变化引起了生态系统的响应,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昆虫是变温动物,不具备体温调节能力,因此它们从发育到活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甚至可能超出多数人的估计。
以苍蝇为例,它们的活动时间变得越来越长,由于昆虫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有关,卵的孵化、幼虫的成长速度正在加快,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概率将因此上升。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10的人受到食源性疾病的困扰。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弯曲杆菌造成的食物中毒。
弯曲杆菌是一种肠道细菌,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经由苍蝇传播,患者通常在感染细菌的2~5天后出现疾病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腹泻(经常带血)、腹痛、发热、头痛、恶心和(或)呕吐,病程会持续几天,并且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人死亡。它是腹泻的四大病因之一。加拿大科学家根据苍蝇活动的变化对这一疾病进行了预测,预计到2080年,蝇类数量的增加将造成当地弯曲杆菌中毒的发病率翻倍。
再比如蚊子。有很多臭名昭著的疾病都可以由蚊子来传播,包括疟疾、黄热病、登革热、淋巴丝虫病等。其中,疟疾每年能造成2亿多人感染。患者通常在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后的一到两周内出现症状,一开始症状可能会比较轻,包括发热、头痛和寒战,难以发现是疟疾。但如果不在24小时内进行治疗,恶性疟疾就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疾病,往往会致命。
近年来,随着旅游、贸易等全球人口、货物的流动,一些原来只局限在某些地域的蚊媒疾病呈现出辐射传播的势头。
比如,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是我们身边一种常见的蚊子,因为身上长有黑白斑纹而被外国人称为“亚洲虎蚊”,可以传播多种致命疾病。它们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内入侵了美洲,现在已经成为那里最常见的蚊子之一。白纹伊蚊喜欢较炎热的环境,并且因为气候变暖而逐渐北上,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继续,它们有望进一步扩大地盘。
另一种被称为北美瓶草蚊(Wyeomyia smithii)的蚊子虽然没有太大危害,但却被发现基因和繁殖周期都发生了改变,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气候,这绝不是一个好兆头。
昆虫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不仅限于此,它们的适生区域正在拓宽,或者说地理分布范围正在扩大。比如,1960—2000年,日本的主要水稻害虫稻绿蝽(Nezara viridula)的分布范围向北扩展到大阪,迁移了70千米。再比如,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耐热种群的分布范围在澳大利亚东海岸提高了4个纬度。这就是在北半球出现的“南虫北上”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我国同样明显,大约20年前,我在任国栋教授的应用昆虫学课上就听过这个词了。
在一个国家内部的本土物种由南向北扩张,也算生物入侵吗?
是的,这毫无疑问。界定生物入侵的地理范围不是以国界为标准的,而是以其原有分布地和原有生境为标准的。当一个物种进入新的分布范围或新的生境,并对被入侵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时,就可以被视为入侵物种。
另一个问题是,昆虫和植物的关系受到了影响。
在某种意义上,昆虫和植物是一个整体,双方处于某种类似于合作的状态。植物为昆虫的幼虫(或若虫)提供食物,昆虫的成虫反过来为植物传粉。由于昆虫的寿命很短,它们在一年的特定时间里处于特定的状态,比如,在某些月份处于以进食和生长为主要目标的幼虫期,而在另一些月份则处于以繁殖为主要目标的成虫期。在正常情况下,昆虫的发育阶段和宿主植物的生长阶段是匹配的,比如在某些植物开花的时候,为它们传粉的昆虫也恰好变为成虫状态。
然而,气候变化不仅改变了昆虫的生长周期,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周期。这会导致昆虫和植物在时间匹配上出问题,也就是同步性受到破坏,其结果可能不利于植物,也可能不利于昆虫,或者可能对两者都不利,并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关系变化。比如,格陵兰的一种木虱(Cacopsylla groenlandica)由于孵化时间与原寄主物种柳树的发芽时间不再匹配,其寄主由一种柳树扩大到了4种柳树。
这是一种冲击和混乱,倘若我们跳出昆虫与植物的范畴,放眼整个生态系统,其受到影响的规模还要宏大得多。
(本文节选自中信出版集团于2023年4月出版的新书《物种入侵》,作者冉浩。)
- 原标题:冉浩:角落里的“小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海葵”路径预报为何这么难?
2023-09-04 07:30 极端天气 -
大熊猫“成功”死亡,成都大熊猫基地发布情况说明
2023-09-04 06:47 观察动物 -
事关高考!黑龙江发布新规
2023-09-03 21:32 高考 -
特校校长猥亵学生被判三年半,明日再开庭
2023-09-03 21:21 依法治国 -
“超5万微信号被提供给境外诈骗团伙”
2023-09-03 19:47 -
全市停课!“海葵”登陆
2023-09-03 17:27 极端天气 -
四川多地整治“挖矿”:一县191座小水电相关设备完成清理
2023-09-03 16:49 疯狂比特币 -
郭台铭要找林志玲当竞选副手?林志玲回应
2023-09-03 15:56 台湾 -
“海葵”已加强为超强台风级,5日下午或在粤闽交界沿海登陆
2023-09-03 14:34 极端天气 -
新生开学典礼上,华科新闻学院院长回应张雪峰言论
2023-09-03 14:12 中西教育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座谈会举行
2023-09-03 14:12 -
香港特区政府举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仪式,李家超出席
2023-09-03 11:47 香港 -
市民涌入干涸河道捡金粒?北京警方通报
2023-09-03 11:42 依法治国 -
-
秀才被大妈实名举报?警方回应
2023-09-03 09:14 -
网传重庆一小区母子3人在家中去世?警方通报
2023-09-03 08:34 -
解放军报:历史必须牢记,秩序不容挑衅
2023-09-03 08:34 中日关系 -
鸿海集团:郭台铭因个人原因辞任董事
2023-09-03 08:23 台湾 -
全国道德模范、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龚全珍因病逝世,享年100岁
2023-09-03 08:10 -
广州一家医院增设核与辐射健康门诊,含辐射类特色检测项目
2023-09-03 08:10 福岛核泄漏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6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0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