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测皓| 万字内部报告曝光: 中国打赢“汽车冷战”的另类突破口在哪?
事实上,日系车在马来西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2023年,日系车占据了除两大国产品牌汽车60%左右市场份额之外的几乎所有市场份额(超过30%市场份额)。与中国先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PHEV)相比,日系混动车的电池容量小且无需外接充电器充电,因此在充电基础设施不成熟的马来西亚广受欢迎,但其本质上仍然只是省油的燃油车,而非真正绿色环保的电动汽车。也正因如此,日系混动车在中国并未纳入上绿牌的“新能源汽车”(NEV)的范畴,而是仅仅被归为“节能汽车”且仅能上与燃油车相同的蓝牌。
此外,即便算上日系混动车,马来西亚要实现《低碳出行蓝图(2021-2030年)》的目标也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更不要说,马来西亚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仍普遍持怀疑态度。事实上,对电动汽车的怀疑现象并不少见,但与东盟一众石油进口国相比,马来西亚消费者一个独特的考量因素便是该国便宜的油价。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第二大产油国(尽管印尼是东南亚第一大产油国,但由于国内需求巨大,目前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和天然气产业是马来西亚经济的重要支柱,对GDP的贡献高达20%。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是该国最大的国有企业,其税收和股息对全国财政收入具有突出贡献,吉隆坡的标志性建筑双子塔便是该公司的总部所在。正因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马来西亚油价相比东盟其他国家有着显著的优势,但这种优势恰恰构成了马来西亚作为油气资源国发展电动汽车的阻碍。
表6:中国与东盟部分国家当前汽油价格对比(美元/升)作者自制
在诸多石油净进口国,燃油车的使用成本普遍高于电动汽车。以中国为例,燃油车行驶100公里即使是省油车型,燃油使用成本也会超过50元;而电动汽车行驶同样里程,如果充家用波谷电则仅需5元,即便使用商用快充桩充电,一般也仅需20元。这也是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中国和东盟其他国家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原因(东盟主要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当前电价水平不算太高,甚至比中国更低)。然而对于马来西亚而言,过低的油价使得电动汽车的这一关键优势全无。
油价低廉导致的电动化进程缓慢又导致充电设施推广不力,进一步加深了消费者的观望态度,从而无法跳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马来西亚的充电设施建设尚不完善,根据《低碳出行蓝图(2021-2030年)》的目标,到2025年底马来西亚需要提供1万个电动汽车充电器;但截至2024年11月,充电桩数量仅为3354个。
不仅如此,充电设施主要集中在吉隆坡的购物中心、高档饭店等;首都外的城市与农村地区充电设施更加匮乏。据了解,政府不允许公寓楼安装充电桩,缺少家充的条件,这也限制了电动汽车的使用。槟城等其他地区充电桩的缺乏更是加重了长途行车的续航焦虑。
燃油价格低廉、充电条件缺乏等因素又导致电动汽车二手价格始终不稳定,贬值风险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购买意愿。据了解,一些高端电动汽车在马来西亚甚至出现新车出库即二手价腰斩的情况。相比之下,日系车则因其保值率高而一直保持畅销。如果电动汽车价格本身不高,则二手价格即便下跌,消费者也能够负担,如此一来就能克服这一难题。
然而,马来西亚的电动汽车目前售价均超过10万令吉,这并非电动汽车本身昂贵,而是投资、贸易和工业部的限制。为了保护本土汽车产业,让本土拥有足够的时间培养电动汽车相关的人才并累积技术,马来西亚政府规定,直到2025年底,只有超过10万令吉的电动汽车才允许整车进口至本土市场。这项准入限制措施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和批评,指责政府只想让中高收入阶级的用户从中受惠,且加剧了电动汽车推广的难度。
5. 展望 2025:马来西亚汽车绿色转型的“窗口期”
尽管近年来马来西亚汽车绿色转型成效不达预期,但近来该国的一些新变化或助推电动汽车推广在2025年迎来转折。首先是马来西亚迎来了其国产品牌的电动汽车。2024年12月,在吉隆坡国际车展期间,两大国产汽车均推出了首款电动汽车——第一国产的e.MAS7和第二国产的eMO-II。两款车型均相对平价,特别是eMO-II的定价有望下探至5万至9万令吉之间,这有望在2025年刺激马来西亚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
第一国产e.MAS7(上)和第二国产eMO-II(下)
另一个利好因素是油价的调整。2024年6月,马来西亚取消了柴油补贴,柴油价格开启自由浮动机制,从此前每升2.15令吉提高到3.35令吉。虽然执政联盟的支持率因此有所受挫,但政府仍然宣布从2025年6月起对RON95汽油(目前每升2.05令吉)采取新的“双油价制”,即85%的普通民众将继续享受原有的石油补贴价格,而收入最高的15%人群和外国人将无法享受石油补贴,此举有望为政府每年削减80亿令吉开支。政府也准备好了面对民众的强烈反弹,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
据汽车业内人士推测,马来西亚政府之所以要在2025年年中这个时间点提高油价,除了财政考量外,也可能是因为政府一直在等第一国产和第二国产的电动汽车尽快上市。再结合2025年底马来西亚放宽对10万令吉以下外国电动汽车整车进口的准入限制,便不难推测,如果燃油补贴早早结束进而油价提高,又将10万令吉以下的电动汽车放入本土市场,不需时日,马来西亚就会跑满中国物美价廉的电动汽车。
而如今,等到两大国产汽车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电动汽车后,再提高油价,则有利于引导国民购买马来西亚国产品牌的电动汽车,为国产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争取宝贵的时间。尽管到2026年,来自外国的10万令吉以下电动汽车得到准入许可,但由于彼时外国电动汽车整车进口的进口税和消费税豁免同时到期,同样可以起到进一步保护国产品牌电动汽车的效果。而如果外国电动汽车品牌想要进一步得到税收减免,则必须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厂,这无疑又将带动马国本土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发展。
也正是在这一逻辑下,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马来西亚电动汽车推广进程的缓慢,事实上是政府主导下的“幼稚产业保护”所致。如果马来西亚像泰国一样没有本国的民族汽车品牌,而是仅仅引入外国汽车品牌投资设厂,也许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会更加迅速。但2025年,随着两大国产品牌电动汽车的推出,且价格亲民,叠加油价上调的因素,即便电动汽车二手价格短期不稳定,预计也会有源源不断的消费者愿意尝试,特别是马来西亚人均GPD水平与中国相当,许多家庭在增购汽车时会考虑购买性能更好、更加时髦和具有科技感的电动汽车,因此预计2025年马来西亚电动汽车销量有望迎来大幅增长。
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又会带动充电桩的进一步铺设。有了越来越多的充电桩,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信心就会大幅提高,如此一来,电动汽车的二手价格就会逐步趋于稳定。这无疑将开启一个新的良性循环。正因如此,2025年也将注定成为观察马来西亚电动汽车推广的关键“窗口期”。
- 原标题: 万字内部报告曝光: 中国打赢“汽车冷战”的另类突破口在哪?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佳芮 
-
美股大幅低开,特斯拉大跌9%较历史最高位“腰斩”
2025-03-10 23:06 -
方便面“老二”地位动摇,统一靠饮料撑起业绩
2025-03-10 21:49 观网财经-消费 -
出海!宇树在速卖通开设官方店铺
2025-03-10 21: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国科创长卷正展开新篇章,他们功不可没!
2025-03-10 21:06 观察者头条 -
17岁男孩“在海底捞”醉酒撒尿,卖酒的人该担责吗?
2025-03-10 19:35 观网财经-消费 -
马来西亚运营商与华为中兴签约,将在5G与AI方面合作
2025-03-10 18:12 观网财经-科创 -
东茅街茶馆会成为下一个文和友吗?
2025-03-10 18:11 观网财经-消费 -
层高至少3米!住建部将从这三个方向落实“好房子”标准
2025-03-10 18:11 2025两会 -
到海外买矿!坐拥7座金矿的赤峰黄金港股再上市
2025-03-10 18:02 观网财经-消费 -
茶咖日报|奈雪的茶被调出港股通标的名单;瑞幸咖啡泰国商标案胜诉
2025-03-10 17:56 观网财经-消费 -
网易回应“将关闭公有云”
2025-03-10 16:10 观网财经-科创 -
苹果折叠屏被曝将搭载硅碳负极电池,宁德新能源独供
2025-03-10 15:46 观网财经-科创 -
登顶热搜,美的被曝强制18点20下班?官方回应,网友吵翻
2025-03-10 14:24 大公司 -
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与华为开展具身智能领域合作交流
2025-03-10 10:45 观网财经-科创 -
华为组建医疗卫生军团,已成立超20个军团
2025-03-09 14:48 观网财经-科创 -
ASML:会继续在中国市场提供维修服务
2025-03-09 12:47 观网财经-科创 -
代工还是AI?解读中国冰箱出口冠军加入TCL第五年成绩单
2025-03-09 10:47 观网财经-消费 -
新一轮大浪淘沙,中国白酒还能留下几家?
2025-03-08 09:36 观网财经-消费 -
仅用3小时,这个中国团队就复刻出开源版Manus
2025-03-07 23:06 -
茶咖日报|奈雪的茶2024年预亏超8.8亿元;瑞幸、蜜雪背后纸杯供应商开启申购
2025-03-07 21:20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美国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无理且自大” 评论 172“特朗普最大的中东外交豪赌” 评论 48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评论 190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485“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140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