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测皓| 万字内部报告曝光: 中国打赢“汽车冷战”的另类突破口在哪?
2025年伊始,特朗普重掌白宫后再次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并叫停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中用于减缓气候变化和电动汽车发展的相关资金。与此同时,素以气候治理“模范生”自居的欧盟也遭遇瓶颈,2024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滑5.9%。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退群”和欧盟止步的双重影响下,全球将掀起一场“绿色大退潮”。这不仅可能诱使新兴国家重返传统燃油汽车阵营,甚至可能催生“新能源汽车vs燃油汽车”的全球“汽车冷战”格局 ,对全球气候治理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开拓都将构成严峻挑战。
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洗牌”中,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二大出口市场的东盟,其内部发展现状却颇为耐人寻味,特别是东南亚第二大汽车消费国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绿色转型面临两大困境:一是作为石油生产国,低廉的油价削弱了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优势;二是产业保护政策导致进口电动汽车价格居高不下,而本土品牌又迟迟未能填补市场空白。这些因素导致电动汽车渗透率持续低迷,进而影响充电设施建设和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2025年将成为马来西亚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和中马领导人共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下,马来西亚能否借助这股“绿色的东风”,走出一条符合本国特色的转型之路?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秦测皓,由“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公众号原创首发,观察者网已获授权转载。
【文/秦测皓】
1. 引言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刚就职第47任美国总统,便再次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在美国的影响下,作为气候变化怀疑论者的阿根廷总统米莱也正在考虑退出这一全球关键的气候变化协议,该国还在去年退出了COP29气候谈判。2025年1月31日,印尼气候变化与能源特使哈希姆·乔乔哈迪库苏莫(Hashim Djojohadikusumo)公开质疑,如果美国(人均年碳排放量13吨)拒绝遵守气候协定,印尼(人均年碳排放量3吨)为什么还要遵守气候协定。
可见,世界最大温室气体污染国之一的美国的“退群”,或将引发一场全球“绿色大退潮”,这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造成极大破坏。
同时,这场“绿色大退潮”还将改变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新兴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格局,新能源汽车就是其中的典型。特朗普在一边“退群”的同时,还一边下令暂停拨付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中适用于减缓气候变化和电动汽车发展的相关资金。在美国电动汽车发展受阻的同时,欧盟“绿色新政”和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也正面临窘境,2024年欧盟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滑5.9%,2035年内燃机汽车禁令出现松动。
在此背景下,目前正积极推动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国家以及对电动汽车仍然保持观望态度的国家,完全可能在欧美这两个全球气候治理和电动汽车发展“先行者”的消极影响下,向传统燃油汽车“倒戈”。届时,围绕汽车产业的发展,世界将形成“新能源汽车vs燃油汽车”两大阵营的“汽车冷战”格局。
东盟国家也许可以作为突破“汽车冷战”格局的最佳战略选择。东盟作为中国的邻居,连续多年与中国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且拥有高达近7亿人的超大消费市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第二大目的地(第一是欧盟),这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深化气候治理合作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提供了新的机遇。东盟汽车市场(2023年销量为330多万辆)长期由日本燃油车主导,日系车在该地区的产量和销量均达到八成左右。在东盟各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的浪潮下,该区域无疑是未来中国汽车的必争之地。
尽管印尼气候变化与能源特使发表了争议性的言论,但印尼环境部仍然表示该国从签署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气候条约中受益,并将坚持气候承诺。此外,作为东盟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印尼正基于其自身丰富的镍、钴等资源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以加速自身的现代化建设与产业迭代升级。
因此,美国的“退群”不会从根本上动摇印尼发展电动汽车的决心。相比之下,作为东盟第二大汽车消费国,且2024年汽车销量首次突破80万辆的马来西亚,即便近年来出台了大量汽车产业绿色转型的刺激政策,但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却仍然维持在低位,与被誉为“东南亚底特律”的泰国相去甚远,这无疑加剧了该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掉队”的风险。
表1:2024年东盟国家前六大汽车市场作者自制
鉴于此,有必要理解马来西亚的汽车产业为何转型困难,正面临什么痛点问题,如此一来才能寻得中马两国合作加快马国汽车绿色低碳转型的具体办法。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探究马来西亚汽车绿色转型的困局与破局。在日本的混动车(HEV)路线落后于时代,同时世界范围内氢能汽车尚不成熟之际,本文的汽车绿色转型仅指向电动汽车转型。本文第二部分回顾马来西亚目前占市场主导地位的两大国产汽车品牌在该国产业政策保护下的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梳理马来西亚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气候法律框架推动下,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脉络。第四部分分析马来西亚汽车产业在大量政策刺激下仍然转型困难的原因,重点就在于马来西亚丰富且优质的油气资源禀赋(便宜的油价)。第五部分基于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的最新变化,分析2025年马来西亚汽车电动化转型的重要机遇。在以上基础上,最后一部分阐述特朗普2.0时代,中马加强电动汽车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同实现产业升级的意义、前景与具体建议。
2. 自主的梦想:产业政策保护下的马来西亚国产汽车
与泰国和印尼等以吸引外国汽车品牌(主要是日系、韩系和近年来的中国品牌)在本地投资设厂的方式发展本国汽车工业不同,马来西亚是东盟区域少有的拥有本土民族汽车品牌的国家。两大国产汽车品牌Proton与Perodua作为马国人的骄傲,在本国长期以来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品牌形象深入人心。除马来西亚外,东盟区域也仅有越南还拥有本土汽车品牌Vinfast。
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起步于1980 年代。被称为“马来西亚现代化之父”的前总理马哈蒂尔基于日韩汽车和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在1980年代初开启了“国家汽车项目”(The National Car Project)。正是在他的主导下,1983年,马来西亚第一国产汽车品牌宝腾(Proton)成立,该品牌的名字是马来语“Perusahaan Otomobil Nasional”(国家汽车企业)的缩写。
由于缺乏基础设施和专业知识,马来西亚选择与日本巨头三菱汽车采取“合资模式”成立了宝腾公司。营运模式上,三菱方提供生产技术与核心零件,宝腾则负责组装量产。宝腾于1985年推出以三菱 Lancer 2 Fiore为原型的第一款汽车Saga。由于价格实惠、功能齐全以及民族自豪感,Saga迅速获得市场认可。
Saga之所以具有价格优势,离不开马来西亚政府的产业保护措施。它受到 140%-300%的关税、进口配额和整车进口汽车(CBU)批准许可的保护。政府还对国内组装的汽车(CKD)征收进口税和消费税。这些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使得宝腾汽车相比进口汽车拥有20%-30%的价格优势,并促使宝腾在1980年代末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1996年,宝腾又在马来西亚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收购英国著名跑车品牌路特斯汽车(Lotus)的控制权,获得了路特斯的工程技术资源和品牌影响力。
基于第一国产汽车的成功,马来西亚又在 1993 年启动了第二国产汽车(Perodua)项目。2005 年,Perodua推出的Myvi车型对马来西亚汽车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最终从宝腾手中夺得马来西亚销量第一的称号。Myvi因其低廉的价格(约 8 万元人民币)、省油和强劲的动力,被誉为“大马国民跑车”。
“大马国民跑车”Perodua Myvi
为了保护民族汽车的发展,在汽车工业开放上,马来西亚在东盟各成员国中一直走在最后。80年代后期,马来西亚通过征收高额关税等措施来保护国产汽车工业。1995年,东盟各成员国达成了2003年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地区内关税下降至0-5%的区间内协议,但马来西亚为了保护本国汽车制造业,在2008年才将汽车关税降低至0-5%。尽管如此,马来西亚随后又利用高额的消费税(60%-125%)来抵消东盟自贸区关税降低的影响,且国产汽车享受税收优惠的待遇。
2006年,为应对东盟开放市场的冲击,马来西亚又出台了“国家汽车政策”(The National Automotive Policy/NAP),旨在保护国内汽车工业,促进其出口并融入竞争激烈的区域和全球市场。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NAP在2009年、2014年和2020年进行了三次更新,但其保护本土汽车产业和促进汽车出口的目标始终保持不变。
正是在马来西亚政府的产业政策保护下,第一国产汽车和第二国产汽车成为马来西亚国内最受欢迎的汽车,且常年保持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2023年,马来西亚汽车销量达到近80万辆,其中Perodua占据高达41.3%的市场份额,Proton占据18.9%的市场份额,两大国产品牌合计份额超过60%。目前,两大国产车价格普遍亲民,如果走在马来西亚的大街上,更是随处可见两大国产品牌的汽车;甚至在不少路口,一眼望去全是这两大品牌的汽车。但由于马来西亚本国汽车市场非常有限,产业保护又导致汽车产业效率低下和出口竞争力不足,国产汽车出口量常年处于低位,因此马来西亚的汽车产业保护政策也饱受批评。
随着中国汽车的逐渐崛起,马来西亚还采取了对中日汽车“双重押注”的策略。2005年三菱汽车终止了对宝腾的股权参与。由于Perodua崛起等影响,宝腾的份额逐年下降,2016年跌至仅占马国汽车市场的12.5%。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7年,宝腾与中国吉利汽车合作,由吉利汽车收购了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以及路特斯51%的股份。自此,吉利成为宝腾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全面负责宝腾的经营管理。
在吉利的支持下,宝腾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在第一国产汽车与中国吉利汽车合作的同时,第二国产汽车Perodua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与日本丰田汽车集团的子公司大发汽车合作,大发持有该公司25%的股份,为Perodua提供发动机、变速箱等的设计和主要零部件,几乎所有Perodua汽车都采用了大发的技术。近年来,在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下,马来西亚的“双重押注”将不可避免向中国车企倾斜。
马来西亚路特斯推出的新款纯电动Lotus Eletre,该品牌目前由吉利集团领导
- 原标题: 万字内部报告曝光: 中国打赢“汽车冷战”的另类突破口在哪?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佳芮 
-
美股大幅低开,特斯拉大跌9%较历史最高位“腰斩”
2025-03-10 23:06 -
方便面“老二”地位动摇,统一靠饮料撑起业绩
2025-03-10 21:49 观网财经-消费 -
出海!宇树在速卖通开设官方店铺
2025-03-10 21: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国科创长卷正展开新篇章,他们功不可没!
2025-03-10 21:06 观察者头条 -
17岁男孩“在海底捞”醉酒撒尿,卖酒的人该担责吗?
2025-03-10 19:35 观网财经-消费 -
马来西亚运营商与华为中兴签约,将在5G与AI方面合作
2025-03-10 18:12 观网财经-科创 -
东茅街茶馆会成为下一个文和友吗?
2025-03-10 18:11 观网财经-消费 -
层高至少3米!住建部将从这三个方向落实“好房子”标准
2025-03-10 18:11 2025两会 -
到海外买矿!坐拥7座金矿的赤峰黄金港股再上市
2025-03-10 18:02 观网财经-消费 -
茶咖日报|奈雪的茶被调出港股通标的名单;瑞幸咖啡泰国商标案胜诉
2025-03-10 17:56 观网财经-消费 -
网易回应“将关闭公有云”
2025-03-10 16:10 观网财经-科创 -
苹果折叠屏被曝将搭载硅碳负极电池,宁德新能源独供
2025-03-10 15:46 观网财经-科创 -
登顶热搜,美的被曝强制18点20下班?官方回应,网友吵翻
2025-03-10 14:24 大公司 -
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与华为开展具身智能领域合作交流
2025-03-10 10:45 观网财经-科创 -
华为组建医疗卫生军团,已成立超20个军团
2025-03-09 14:48 观网财经-科创 -
ASML:会继续在中国市场提供维修服务
2025-03-09 12:47 观网财经-科创 -
代工还是AI?解读中国冰箱出口冠军加入TCL第五年成绩单
2025-03-09 10:47 观网财经-消费 -
新一轮大浪淘沙,中国白酒还能留下几家?
2025-03-08 09:36 观网财经-消费 -
仅用3小时,这个中国团队就复刻出开源版Manus
2025-03-07 23:06 -
茶咖日报|奈雪的茶2024年预亏超8.8亿元;瑞幸、蜜雪背后纸杯供应商开启申购
2025-03-07 21:20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176“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123“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229“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101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8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