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品牌斯巴鲁辟谣退出中国,“庞大”的它还能打吗?
最后更新: 2022-09-02 07:31:02扬短避长
目前斯巴鲁在华一共只有4款车型在售,分别是XV、森林人、傲虎和BRZ。除了BRZ为跑车外,其余车型均为SUV。
斯巴鲁和庞大在华的产品投放逻辑,显然是考虑到中国消费者偏爱SUV的习惯。但为了给SUV让路,诸如翼豹等运动轿车早早退出国内市场,而一些在海外受到好评的非SUV车型,如Levorg旅行车等也未能引入中国。
斯巴鲁翼豹 图片来源:东方IC
然而,性能恰恰是斯巴鲁最重要的品牌标签之一。诸如水平对置发动机、全时四驱等优势,往往在运动轿车上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斯巴鲁和庞大放弃自身优势,一味从众的做法,颇有扬短避长之嫌。
于是在中国市场,本该彰显性能优势的斯巴鲁,却只能凭借紧凑型SUV和本田CR-V、丰田RAV4等合资家用车正面竞争。
此外,水平对置、全时四驱等配置虽然性能突出,却也是把双刃剑,与之相伴的是更高的生产和后期维护成本,导致斯巴鲁的车价居高不下。
并且,斯巴鲁在华一直以进口的形式销售,即便是系列中价格最低的XV,起售价也要接近20万元;傲虎和BRZ的起售价更是在30万元以上。作为对比,CR-V、RAV4等热销合资SUV的起售价均在15万元左右。
斯巴鲁本身并非雷克萨斯那样的豪华品牌,却有着接近豪华车的维保成本,其价格注定与亲民无缘。这也导致其在华只能勉强维系一个小圈子,而无法像早早国产的“两田一产”一样成为主流。
另一方面,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10万-20万元级车型在外观内饰设计和配置水平上,相较同级合资车有过之无不及,同时在价格上具有显著优势。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自主品牌汽车累计份额47.0%,相对于2021年同期增长8.9个百分点。市场形势的变化,迫使主流合资品牌价格一再下探。
这种自上而下的压力传递到本身小众的斯巴鲁身上,带来了更大的危机。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观察者网,中国SUV市场竞争极为激烈,斯巴鲁等品牌不进则退,直接后果便是市场份额的不断萎缩。特别是斯巴鲁多年来改款变化甚微,外观内饰设计日渐老化,配置及智能化水平更是落后于时代。
分道扬镳
而一度全权代理斯巴鲁的庞大,曾贵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却也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为日后的没落埋下了祸根。
2011年,也就是斯巴鲁达到销量巅峰的同时,庞大正式登陆A股,成为汽车经销商上市第一股。为维持资本市场热度,庞大在此期间大举建店扩张。
根据庞大同期发布的财报,仅在一年时间内,集团就新增410家汽车经营网点,同比增长近六成。并且,庞大选择重资产购地建店,而非租赁土地建店,消耗了集团大量的资金,严重影响了盈利能力。
也正是在这一年,庞大被广汇汽车反超,失去了国内经销商的头名位置。
庞大汽贸董事长庞庆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至2017年,财务状况持续下滑的庞大,在经销商集团中的排名已降至第四。而在这些年间,庞大的资产负债率也居高不下,平均在80%以上。
2018年,随着中国车市整体下行,积重难返的庞大集中爆发债务危机。为了自救,庞大接连将旗下4S店转手其他经销商,并将所持股权转让换取资金,但为时已晚。2018年中旬起,庞大先是因信披违规被证监会处以罚款,并被多个法院冻结财产。同年10月,董事长庞庆华所持庞大股权全部被法院冻结。
2018年全年,庞大营收为420.34亿元,同比下降40.37%;净利润为-61.55亿元,同比暴跌3003.23%。
2019年5月,债权人之一的北京冀东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对庞大进行重整;同年9月,庞大在股市面临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庞大”,董事长庞庆华也宣布辞职;12月,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庞大重整计划,由深商集团、元维资产及国民运力作为投资人,庞大正式进入重整执行阶段。
重整后的庞大业绩依然低迷。财报数据显示,2019-2021年,庞大只有在2020年盈利1.87亿元,其余两年扣非净利润分别-40.52亿元和-3.89亿元。2022年上半年,庞大营收为126.3亿元,同比下滑13.9%;扣非净利润为-1.9亿元,同比下降64.68%。
昔日居高临下的庞大集团,如今已然成为斯巴鲁中国的“拖油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斯巴鲁进口量只有9822辆,同比下降36.38%。虽然斯巴鲁紧急辟谣退出中国,但现实对这个全进口的小众日系品牌已经相当不利。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庞大的出局,斯巴鲁由日方重掌在华销售渠道,在产品投放策略上势必会有所调整。不过,离开了了解中国市场的经销商集团及经营多年的4S店体系,斯巴鲁要深化对中国市场需求的认知,重拾中国消费者的信心,仍面临重重挑战。
而面对电气化转型的行业趋势,斯巴鲁等日系品牌的行动也颇为迟滞。2021年,斯巴鲁与母公司丰田发布合作研发的首款纯电车型SOLTERRA。但直到刚刚落幕的成都车展期间,SOLTERRA才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首秀,计划于年内上市。不过面对中国市场的众多竞品,失去燃油系统核心竞争力的斯巴鲁,在新赛道上的表现依旧充满变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潘昱辰 
-
成都车展插混扎堆,中间路线为何又火了?
2022-08-31 20:10 观网财经-汽车 -
深度绑定中国,“全面电动”的奔驰能否继续豪华?
2022-08-30 17:48 观网财经-汽车 -
旗舰G9登场,“小鹏”还土吗?
2022-08-30 13:43 观网财经-汽车 -
续航1000!麒麟电池率先落地极氪、问界
2022-08-27 20:08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氢能汽车商业化之路,还要开多远?
2022-08-27 09:29 车市快讯 -
征战年轻化赛道,MG执黑谋进
2022-08-22 13:49 汽车工业 -
东风雪铁龙天逸BEYOND上市
2022-08-18 16:59 汽车工业 -
吉利集团公布半年财报,上半年营收582亿
2022-08-18 14:51 汽车工业 -
不只500强! 比亚迪早已在悄悄改变世界
2022-08-12 18:09 -
定位年轻化,哈弗酷狗正式上市
2022-08-11 21:15 汽车工业 -
新增进口2.0T动力,第四代汉兰达380T上市
2022-08-11 16:32 汽车工业 -
好饭不怕晚,阿维塔11及011全球发布
2022-08-10 16:06 汽车工业 -
吉利汽车7月销售12.2万辆,新能源占比提升明显
2022-08-08 19:11 汽车工业 -
长城汽车7月销售10.19万辆 森林式生态揭开面纱
2022-08-08 19:11 汽车工业 -
吉利FX11正式亮相,定名博越L
2022-08-08 11:50 汽车工业 -
上汽集团7月销量超50万辆,今年累计“由负转正”
2022-08-05 17:14 -
比亚迪海豹正式上市,售价20.98-28.68万元
2022-08-01 15:58 汽车工业 -
长安深蓝SL03正式上市,售价16.89万起
2022-07-26 17:52 汽车工业 -
大众CEO突然离职,蔚来迅速抛出橄榄枝
2022-07-23 14:29 新能源汽车 -
“全球车”抢滩欧洲,上汽集团加速迈向出海“2.0时代”
2022-07-22 19:04 汽车工业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2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15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