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智英案,考验香港的时候到了?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 编辑/马雪、冯雪】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案原定12月1日开审,但香港法院早前批准黎智英聘请英国御用大律师抗辩,令此案横生枝节。香港特区政府三次依法阻拦均被法院驳回。
11月28日晚,香港特首李家超发声明,建议提请人大释法,以厘清没有本地全面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能否参与国安案件。
香港律政司也向法庭申请押后黎智英案审讯并获批准,该案延后到12月13日开庭,若人大释法有确定日期和议程,不排除律政司再申请延后,以确保该案在正确的法律理解和法律环境下进行。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对观察者网指出,黎智英能否聘请英国律师,称得上是香港国安法实施过程中的一次“考验性案件”,但特区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慎重考虑,没有得到香港法院的回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法学院副教授、一国两制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认为,从普通法专业角度来看,香港法院的裁决有其理据,但其过于偏重程序正义,回避了外籍律师可能造成国家机密泄露、对国安法理解存在偏差等实质问题。
“这表明香港法院未能准确理解国安法立法原意及其自身司法角色,需要人大释法来澄清,对香港法院应当怎样理解和适用国安法作出宪制性监督和指引。”田飞龙说。
近来香港有声音认为,若香港本地处理黎智英案确有困难,可根据香港国安法有关条例,将此案移交内地直接管辖。不过受访学者均认为,事情尚未发展到这一步。
田飞龙表示,移交内地直接管辖是一种备选方案,但不是优选,因案件已在香港法院进行到实体性审判阶段,临时转换管辖对香港法治与司法独立冲击过大,会挫伤香港司法的基本信心与管辖能力基础。由人大释法来澄清国安法立法原意,同时支持香港法院走完该案的全部司法程序,这种法律组合是目前较为合理的方案。
2020年12月12日,被加控“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黎智英,被囚车押解到西九龙法院提讯 图源:澎湃影像平台
“特区政府的考虑,未得到香港法院的回应”
综合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等港媒报道,黎智英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被指控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及串谋刊印、发布、邀约发售、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等共4罪。
按计划,案件应于12月1日在香港高等法院开审,由3名香港国安法指定法官杜丽冰、李素兰和李运腾审理。
不过,香港高等法院原讼庭在今年10月颁发许可,批准英国御用大律师蒂姆·欧文(Tim Owen)以“专案认许”方式,为黎智英出庭辩护。这一举动引发香港律政司和大律师公会的反对。
律政司随后向高等法院上诉庭提出上诉,指出香港国安法的唯一官方语言是中文,英文版本仅供参考,而且法例下国家安全的概念,与中央政府及香港的社会、政治环境及宪法等息息相关。来自海外的法律代表,或对中央及香港特区的独特背景无法充分理解。
香港特区律政司司长林定国
高等法院上诉庭11月9日裁定律政司败诉。11月16日,律政司再向上诉庭申请向香港终审法院提出上诉,并在书面陈词中首次提到,准许海外大律师参与本港案件,与香港国安法试图防止外国或境外势力干预香港事务,以及保障国家机密免被外泄的立法目的背道而驰。
这一请求再次被上诉庭驳回。上诉庭认为,本案并无涉及关于国家机密的指控,而英国的大律师,同样受到英国当地的专业守则约束。
11月22日,律政司直接向终审法院提出申请上诉许可。
香港终审法院11月28日下午4时颁布判词,驳回律政司的上诉许可申请。终审法院认为,律政司在向上诉庭申请往终审法院上诉时才提出新论点,尽管该论点有明显重要性,但因之前未曾在下级法院讨论,故驳回许可申请。
这意味着律政司在香港本地司法层面“终极败诉”,英籍律师欧文将能够为黎智英出庭辩护。
欧文此前曾有来港参与案件的经验,包括在2014年“七警案”中担任第一被告黄祖成的辩护律师,以及在2014年驻港英籍高官杀害两名印尼女子案中,担任被告鲁里克·贾汀(Rurik Jutting)的辩护律师。
11月25日,香港终审法院开庭审理律政司上诉案,欧文(中)到场旁听 图源:星岛日报
作为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最受关注的案件,黎智英能否聘请英国律师受到外界高度关注。香港终审法院驳回律政司上诉请求后,不少香港政界和法律界人士提出质疑,并呼吁特区政府建议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
全国人大前常委范徐丽泰接受港媒采访时表示,由本地律师参与涉及到国安法的案件属于国际惯例,她从未听过有关国家安全的案件能允许海外律师参与,譬如美国不会允许一个住在中国的中国籍律师参与国安案件,英国也是如此。她相信香港本地律师有能力及专业知识处理有关案件。
李晓兵对终审法院的裁决感到遗憾。
他对观察者网表示,特区政府的准备非常充分,律政司上诉过程中阐述的意见也非常中肯,结合了香港国安法的立法精神,以及外国律师参与此案的必要性、适当性等。然而,律政司三次申请均遭到法院驳回,“特区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慎重考虑,没有得到香港高等法院和终审法院的回应。”
田飞龙认为,黎智英的辩护权案经历了原讼庭、上诉庭和终审法院三级的审理,最终维持了对英国大律师的聘用决定,这对香港国安法全面准确实施,以及维护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
田飞龙指出,香港法院从普通法的专业性以及上诉许可规则出发,从法律专业的角度来看,有其理据。但是,终审法院回避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即该案涉及到对香港国安法的准确理解和适用,也涉及到外籍律师参与国安案件可能造成国家机密泄漏问题;外籍律师对国安法的理解、尤其是对国安法所根植的中国宪法秩序的理解可能存在严重偏差。此外,中国与包括英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方面有不同的认知,甚至存在冲突。
“在这种背景下,允许英籍律师参与国安案件,并不是形成国安判例法和国家安全法理学的良好安排。香港终审法院存在重程序、轻实体的规范性偏向和裁判依赖性,从而未能充分理解和权衡本案的国家安全重要性,对宪制问题缺乏责任伦理,最终将问题向外向上推送,未展现终审法院的公共政策与公共理性塑造功能。香港终审法院并非不专业,而是不尽责。”田飞龙说。
香港终审法院 图源:终审法院网站
-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辽宁锦州:有序恢复主城区生产生活秩序
2022-12-02 13:00 抗疫进行时 -
乌市:低风险区市民可跨区,将有序恢复商超饭店等经营
2022-12-02 12:39 抗疫进行时 -
深圳辟谣“取消常态化核酸”,但部分小区、商场已不检验
2022-12-02 10:09 抗疫进行时 -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垂不朽——全国各地各族人民沉痛悼念江泽民同志
2022-12-02 09:36 -
卫健委:昨新增本土4233+30539,其中广东1782+6010
2022-12-02 09:08 抗疫进行时 -
两颗风云卫星成功“转正”
2022-12-02 08:51 航空航天 -
北京卫健委提醒: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2022-12-02 08:24 抗疫进行时 -
成都地铁:今起乘车不用亮核酸
2022-12-02 08:13 抗疫进行时 -
中国首例日本斑点热死亡病例相关论文发表,作者:极易漏检或误检
2022-12-02 08:09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26+209,社会面新增8+4
2022-12-02 07:53 抗疫进行时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2022-12-02 07:45 -
董建华、梁振英等沉痛悼念江泽民同志
2022-12-02 07:40 香港 -
张文宏团队:保护好老弱人群,走出疫情的前景越来越清晰
2022-12-01 22:23 抗疫进行时 -
西安一高层住宅发生火灾 致5人死亡
2022-12-01 22:11 -
农民60岁领100多元养老金,专家建议与城镇职工退休工资增速相一致
2022-12-01 21:51 养老与社保 -
疫情影响婚恋?去年我国初婚人数跌破1200万,37年来新低
2022-12-01 21:34 婚姻故事 -
防疫人员暴力执法拉人隔离?杭州通报
2022-12-01 20:30 抗疫进行时 -
耶伦称中国防疫政策对全球经济前景产生负面影响,中方回应
2022-12-01 20:30 抗疫进行时 -
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对江泽民同志逝世表示哀悼
2022-12-01 20:16 -
江泽民同志遗体由专机敬移北京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到机场迎灵
2022-12-01 19:05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8“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4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