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卫健委:疫情防控是一项总体战,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
最后更新: 2022-04-29 12:13:31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有两个问题,第一,中方强调应该从宏观层面来计算“动态清零政策”的成本和收益。想问一下,成本大于收益的临界点在哪里?成本到底是什么?第二,中方率先从疫情中恢复发展,并一直在寻找新的方法来应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请问中方在这些年来做了哪些工作来加强医疗系统能力建设?谢谢。
梁万年:谢谢你的提问。我想,在计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本和收益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短期和长期的关系,我们要从长远的、综合的、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来看它的成本和收益。二是,在评价抗疫的成本和收益时,不仅仅是经济或者是货币的成本和收益。因为生命是无价的,生命也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所以,在做分析的时候,应该是一个系统的观点,要算大账、总体账、动态算账,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民生账。
理论上来说,抗疫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肯定是要付出成本的,这种成本就包括直接的成本,比如疫苗接种、方舱建设、核酸检测,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是直接成本。同时,也会引发一些间接成本,比如抗疫会限制局部地区的一部分人的流动性,由于这种流动性限制,可能会造成一些经济上的影响,这是间接成本。还有一个成本是无形的成本,比如隔离人员,特别是在封控区或者管控区的人员,在家隔离会产生焦虑不安等心理上的一些问题,都可以称之为无形成本。
反过来说,在算抗疫策略和措施收益时,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包括直接收益、间接收益,甚至是无形收益。我国抗疫以来所采取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有效避免了疫情大规模的流行和暴发,保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际上在期望寿命的折损方面,中国有效避免了人均期望寿命折损,维护了最广大地区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我想,这些都是我们抗疫直接收益的一个具体体现。刚才李斌主任也介绍了,我国2020年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了8.1%,两年平均增长5.1%,整个经济增速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这种态势已经证明,“动态清零”符合中国国情,较好地平衡了疫情的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由于疫情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原因,中国所采取的“动态清零”总方针和一系列抗疫举措,相当于为中国14亿人民购买了一份应对疫情变化、病毒变异传播等不确定因素的保险,购买保险的成本是牺牲一小部分人的消费,目的是为了整体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动态清零”还促进了数字经济发展,比如我们利用的远程医疗、大数据技术等,促进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力保障了民生,更保护了脆弱人群。同时,我们通过联防联控,通过社区治理能力提升,也促进了公共服务部门间、政府和社会间、上级政府到基层社区治理部门间的有效衔接和联动,我想这些也都可称之为是我们实施“动态清零”所产生的间接乃至无形收益。
医疗救治一直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一环,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强化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尤其是自新冠肺炎病毒株奥密克戎流行以来,主要做了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设置管理。指导各地将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感染防控技术好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集中收治患者,同时提出了明确不同人口数量城市定点医院的床位要求,比如,原则上每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在100-500万的大城市的定点医院床位总数应不小于500张,500万-1000万的特大城市定点医院床位总数要不少于1000张,10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定点医院床位总数要不少于1500张。其中,重症救治床位不少于定点床位总数的10%。另外,要求各地设置一定数量的后备定点医院,确保有需要的时候24小时内就能腾空并投入使用。
二是加强方舱医院设置管理。实行病例分级治疗建设和改造一批方舱医院,确保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在两天内投入使用,保障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截至4月25日,全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方舱医院近400家,床位总数约56万余张。此外,对方舱医院的医护比、床医比都有明确要求。
三是切实提高医疗资源使用率。指导各地及时将符合标准的新冠肺炎患者转送方舱和定点医院,最大限度提高床位使用率,同时也要求各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正常医疗服务。
除此以外,这段时间以来,我们还一直强化ICU救治建设,配置相应的救治设施设备,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及时修订完善诊疗规范,广泛使用中医药,加强应急救治预案、培训演练,加强应急医疗救治物资储备等。
谢谢。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我们注意到,世卫组织日前表示,新冠大流行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一轮疫情可能在秋季进一步暴发,并建议各国随时做好应对措施。请问我国在秋季防疫方面有哪些针对性的措施呢?谢谢。
雷正龙:谢谢您的提问。我们也注意到了,世卫组织4月13日发布的《国际卫生条例》突发事件委员会第11次会议声明中,确定新冠肺炎大流行仍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高度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流行情况及世卫组织、各个国家应对策略措施的调整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防控政策措施。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2020年以来,我们根据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和流行毒株变化等情况,指导各地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疫情风险评估研判,进一步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也就是“四早”的各种措施。强化重点环节防控,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控工作,有效应对处置秋冬季的疫情。
今年我们将继续密切追踪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以及病毒株的变异情况,结合我国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进一步加大对各地的指导,做好秋冬季疫情的应对准备。谢谢。
- 责任编辑: 邓鹏 
-
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设立黄码医院
2022-04-29 11:35 抗疫进行时 -
“大基建朋克”完整版,来了!
2022-04-29 11:30 -
国家统计局:去年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增长2.4%
2022-04-29 11:30 农民工 -
中国防疫政策为何不能“躺平”?梁万年最新回应
2022-04-29 11:11 抗疫进行时 -
重庆落马厅官人称“何二爷”:和老板打麻将约定暗号“学习文件”
2022-04-29 10:15 廉政风暴 -
上海副市长:将狠狠打击昧着良心赚“黑心钱”的不法分子
2022-04-29 09:55 抗疫进行时 -
31省份新增本土“5646+9942”
2022-04-29 09:11 抗疫进行时 -
北京昨日新增本土“47+2”
2022-04-29 08:10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本土“5487+9545”,死亡52例
2022-04-29 08:02 抗疫进行时 -
谌贻琴当选贵州省委书记,李炳军、时光辉当选副书记
2022-04-29 07:15 高层人事 -
孙春兰:迅速有力推进社会面清零,尽早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2022-04-28 22:5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一小区阻止京东配送?回应来了
2022-04-28 22:47 抗疫进行时 -
胡春华:全国各地努力把玉米面积和产量稳定在去年水平上
2022-04-28 22:32 -
台“海巡署”强登大陆采砂船,扣押10名船员
2022-04-28 20:59 台湾 -
天津市长廖国勋因突发疾病离世,享年59岁
2022-04-28 20:08 -
上海5月1日至6月30日实行免费核酸检测
2022-04-28 19:39 抗疫进行时 -
北京中小学幼儿园提前放假一天
2022-04-28 19:17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每户每天有60元保供物资标准?有误解
2022-04-28 18:37 抗疫进行时 -
北京健康宝今日遭境外网络攻击
2022-04-28 18:33 抗疫进行时 -
北京新增本土53+3
2022-04-28 16:57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