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卫健委:疫情防控是一项总体战,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
最后更新: 2022-04-29 12:13:31封面新闻记者:有观点认为,奥密克戎与原始毒株有很大差别,极强的隐匿性、传播性与早隔离的愿景背离,这一特点决定了“动态清零”几乎等同于全域静默、全员核酸。请问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怎样才能在不进行全员核酸和全城封控的条件下尽早遏制疫情传播?谢谢。
梁万年: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首先想说的是,奥密克戎虽然具有传播强、隐匿性强、无症状感染多这些特点,但是并不意味着就做不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就是我们说的“四早”。真正做到“四早”,我们就不一定需要做全市全员核酸,甚至全城封控,所以抗击奥密克戎并不意味着是全市全员的核酸,更不意味着是全市全域的封控。
如何来采取核酸的检测策略? 现在我们提倡的是核酸+抗原自测的联合检测策略,这是根据疫情的发展阶段和疫情特点来决定的。总体上来看,疫情发现得越早,传播链条就越清楚。也就是说,病例是从哪儿来的?和谁接触了?这种传播链条就越容易搞清楚,波及的范围就越明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四早”做得越好。我们越能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波及的范围、传播的上下家,这时候我们的精准度就越高,就不一定需要更大的管控范围,可能只需在精准的、可控的范围来采取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和相应的管控措施。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能不能在不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和全城封控的条件下来做到疫情的有效控制,我的回答就是:只要做到“四早”就可以。但是“四早”是要靠一系列的理念、能力和机制来保障的。所以,在应对疫情的时候,我想各地都要做好相应的准备,监测能力、发现报告和快速反应能力,各个部门和民众的参与度,对这个疾病的警惕和重视程度等,都决定了能不能做到“四早”。反过来说,如果做不到“四早”,我们发现得晚,尤其对一些感染者,搞不清楚他是从哪儿来的,也搞不清楚他接触了多少人,波及的范围很大,这时候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快的特点,基本繁殖率可以达到9.5。另外,它的中位数潜伏期是3天,原始株是5.4天,德尔塔是4天,一代一代传播的时间间隔是2.83天,这么快的速度,要想控制住它,在不清楚传染源的来源以及感染者的波及范围和接触人群的情况下,就有必要适当扩大管控范围,加强核酸检测,加强相应的管控措施,我想这也是疫情防控的需要。
总的来看,我国现在应该具备了“四早”的技术和手段,比如我们的核酸检测技术和已经广泛推广使用的抗原自测技术。在出现疫情的地方,将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实行有效组合,尽早发现可能的感染者。另外,我们在法律上对疫情的报告有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此外,我们有一套完备的监测体系,监测能力也正在进一步加强。更为重要的是,两年多以来,我们已经积累了和新冠肺炎病毒斗争的经验,我们的应急体系、救治体系、民众参与群防群控,部门联动,联防联控机制已经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经验,就是以快治快,特别是针对奥密克戎。只要我们把这些利用好,一定能落实“四早”,尽快用最小成本和代价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当前一些因为疫情封控的地区出现了就医难的问题,请问如何保证抗疫和提供正常的医疗服务两不误?谢谢。
李斌:谢谢您的提问。统筹好疫情防控和正常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服务的需求,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至关重要。疫情防控的过程中,保障正常医疗秩序,保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始终是我们最为关切的问题。
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和局部规模性疫情交织的态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区因受疫情的影响,一些区域进行了封控和管控,群众的就医也受到了影响。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也对各地进行了具体和细致的工作指导。各地也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保障群众就医需求。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抓住了四个方面的关键环节:
第一,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国家卫生健康委部署,要求各地设立“黄码”医院,开通“云门诊”,对于危急重症患者,在核酸检测结果不明的情况下,要及时启动和规范使用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病房设立的缓冲区域,医务人员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的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治,不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延误治疗。
第二,要满足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对封控区内血液透析的患者、放化疗等肿瘤患者,以及孕产妇和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地方疫情防控部门要做好调查和统计,要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切实落实好连续的医疗服务保障。对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可通过开具长处方等方式,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服务,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
第三,完善发生疫情地区的医疗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提高统筹的层级,加强部门联动,科学设置120等急救电话和便民服务的渠道,确保群众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打得通、联系上、找到人、看上病”。封控区和管控区要不断完善应急状态下的医疗服务管理的运行机制,安排专家团队对有需要的人员提供咨询和评估,需要外出就医的,要点对点接送,闭环管理,让看病需求的居民能够出得了小区的门,进得去医院的门。
第四,统筹医疗机构内部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工作。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内的疫情监测预警,完善突发疫情处置的流程,一旦发现确诊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及时有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的同时,要报告当地疾病防控指挥部门,统筹做好医院的疫情防控和社会的疫情防控。对于发现病例的医疗机构,不能因疫情的处置一管了之、一封了之,在采取封管控措施后,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全力保障急诊、透析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分娩室等重点科室医疗服务的连续性,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尽最大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医疗机构正常医疗服务的影响。谢谢。
- 责任编辑: 邓鹏 
-
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设立黄码医院
2022-04-29 11:35 抗疫进行时 -
“大基建朋克”完整版,来了!
2022-04-29 11:30 -
国家统计局:去年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增长2.4%
2022-04-29 11:30 农民工 -
中国防疫政策为何不能“躺平”?梁万年最新回应
2022-04-29 11:11 抗疫进行时 -
重庆落马厅官人称“何二爷”:和老板打麻将约定暗号“学习文件”
2022-04-29 10:15 廉政风暴 -
上海副市长:将狠狠打击昧着良心赚“黑心钱”的不法分子
2022-04-29 09:55 抗疫进行时 -
31省份新增本土“5646+9942”
2022-04-29 09:11 抗疫进行时 -
北京昨日新增本土“47+2”
2022-04-29 08:10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本土“5487+9545”,死亡52例
2022-04-29 08:02 抗疫进行时 -
谌贻琴当选贵州省委书记,李炳军、时光辉当选副书记
2022-04-29 07:15 高层人事 -
孙春兰:迅速有力推进社会面清零,尽早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2022-04-28 22:5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一小区阻止京东配送?回应来了
2022-04-28 22:47 抗疫进行时 -
胡春华:全国各地努力把玉米面积和产量稳定在去年水平上
2022-04-28 22:32 -
台“海巡署”强登大陆采砂船,扣押10名船员
2022-04-28 20:59 台湾 -
天津市长廖国勋因突发疾病离世,享年59岁
2022-04-28 20:08 -
上海5月1日至6月30日实行免费核酸检测
2022-04-28 19:39 抗疫进行时 -
北京中小学幼儿园提前放假一天
2022-04-28 19:17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每户每天有60元保供物资标准?有误解
2022-04-28 18:37 抗疫进行时 -
北京健康宝今日遭境外网络攻击
2022-04-28 18:33 抗疫进行时 -
北京新增本土53+3
2022-04-28 16:57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评论 45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评论 126“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评论 228美国安顾问将来访,格陵兰岛总理不满:来干嘛? 评论 97“特朗普想联俄抗中,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 评论 219最新闻 Hot
-
被美国驱逐的南非大使:这是我尊严的徽章
-
“这幅肖像太丑了,民主党故意抹黑我”“这是共和党资助的”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
比利时外长:欧盟必须“以牙还牙”,打击美国痛处
-
“这都是政治作秀”
-
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
德媒揪心:中国跻身高端产业链,德国工业还有救吗?
-
追赶SpaceX,中国正靠它们?
-
“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
以色列计划对加沙发动全新地面攻势,民众:还打啊?
-
“对等关税”生效前特别提中国,特朗普用了这个词
-
《卫报》为黎智英撑腰,邓炳强怒斥:误导、诽谤
-
白宫为何“喜欢”这座南美监狱?
-
“敏感时刻,中日韩走得更近了”
-
以防长:已打死新任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
-
“俄新任驻美大使下周前往华盛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