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网信办:将建立谣言溯源机制,对首发谣言信息的平台和账号加大惩处力度
最后更新: 2022-03-17 18:32:39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先生,网络管理技术局局长于永河先生,网络传播局负责人张勇先生。
下面,我们先请盛荣华先生作情况介绍。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和我的同事非常高兴与大家见面,一起来介绍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有关情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生态治理工作。总书记多次强调,网络空间是广大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要本着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的治理,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网络生态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1年,中央网信办协同有关部门、集聚社会力量,集中开展了“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包括对“饭圈”乱象的专项治理,包括对互联网账号运营乱象的专项治理,还有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等,共有15项专项治理行动。一年下来,取得了明显扎实的成效。我们全年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200多万条,处置账号13.4亿个,封禁主播7200余名,下架了应用程序、小程序2160余款,还关闭网站3200余家。可以说,通过一年的扎实工作,网络生态日益向好,网络空间日益清朗,赢得了社会特别是广大网民的积极支持和充分肯定。可能大家也知道,有媒体把“清朗”评为去年的网络热词。
实践证明,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各类网络乱象,是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维护亿万网民精神家园的有效手段。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网络生态乱象的问题是很容易反弹回潮的,有一些顽瘴痼疾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更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还有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在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续深入、久久为功。
我们今年部署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并把这个“清朗”行动作为国家网信办年度重点工作之一,作为深入开展网络生态治理的一个有力抓手,也作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手段。我们在今年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当中,总结以往的经验,将做到“三个更加突出”,即更加突出回应网民关切,更加突出对症下药,更加突出效果导向。
今年的专项行动,具体包括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打击网络谣言,整治MCN机构信息内容乱象,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整治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乱象,进一步规范传播秩序,算法综合治理,整治春节期间网络环境,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还有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另外,去年我们开展的“清朗”专项行动当中的两项工作任务,一个是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专项整治行动,还有一个是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专项行动,这两项专项行动今年还要继续开展下去,要深入推进。
在专项行动推进过程中,我们将围绕工作目标,分解重点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有力有序推进,要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要强化工作统筹。地方网信部门、重点网站平台都要根据每一个专项行动的整治重点和具体任务,制定好工作方案,确保做到统一行动、统一标准。
二是要强化督查评估。专项行动开展得怎么样,我们要全过程进行督查,结果要进行评估。要做到事前有问题清单、有工作方案,事中有落实情况、有检查督查,事后有效果评估。特别是针对一些重点问题、重点网站平台,要建立台账,发现问题、查找漏洞,逐一落实、逐一销号,要针对工作不力、乱象反弹的平台,实行挂牌督办、重点督办。
三是要强化长效治理。认真总结,提炼经验,将专项行动中形成的一些好的思路、好的措施、好的办法,固化为常态化的好制度,这样才能够坚持标本兼治,确保长治长效。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在当前互联网领域和互联网企业,也包括网站平台,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的形势下,我们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促进互联网企业,也包括网站平台,持续健康发展、行稳致远。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维护广大网民合法权益,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网络生态环境,这都是企业应尽之责、分内之事,只有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安全和发展相统一,企业才能够实现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企业更好的规范发展、健康发展、安全发展。
欢迎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向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谢谢大家!
邢慧娜:
谢谢盛荣华先生的介绍,大家现在可以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近年来,网络直播、短视频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直播、短视频更是融入了网民的生活。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无底线蹭流量、高额充值打赏等各类失范行为,在今年的“清朗”专项行动中,有什么举措来保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呢?谢谢。
盛荣华: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还是由我来回答。
近年来,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发展非常快,也呈现出很强的创新性、互动性,网民也很欢迎这种业态和形式。同时我们也看到,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当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少,比如说色情低俗、恶意炒作、高额打赏,特别是诱导未成年人打赏的这些乱象,损害群众合法权益,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亟需加强规范治理。
针对网络直播和短视频领域存在的问题,我们坚持促进发展和规范管理并行,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一系列制度规范,持续加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置力度。今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把治理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作为10项重点任务之一,重点整治“七类问题”,做到“三个规范”。
这“七类问题”,第一个是清理“色、丑、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的直播和短视频;二是从严整治激情打赏、高额打赏、诱导打赏,特别是诱导未成年人打赏的行为;三是坚决遏制借未成年人牟利,通过直播、短视频打造“网红儿童”这样一些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问题;四是全面整治劣迹艺人违规复出、被封账号违规转世;五是严惩偷拍跟拍、搭讪骚扰、虚构自杀等各类无底线蹭流量进行违规变现的行为;六是整治直播间营造虚假人气、虚假带货量,短视频账号营造虚假流量等问题;七是打击通过炮制低俗情感剧情,收割老年人的流量,实施营销诈骗。以上“七类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意见集中、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问题。
做到“三个规范”:一是规范功能,推动榜单设置、连麦PK等重点功能规范有序运行;二是规范账号,严格管理主播和短视频账号,对那些问题严重的,要永久封禁一批、处置处罚一批,对那些问题相对来说,属于初犯的,进行敲打提醒。还有一些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三是规范打赏行为,要合理设置充值打赏及受赏的额度、频次,要作出规范化限制。
我们将会同税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同抓好以上清理整治工作,兴利除弊、激浊扬清,推动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健康有序发展。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谣言是互联网的公害,对正常网络舆论秩序造成严重破坏,请问网信办准备如何治理?谢谢。
盛荣华:
谢谢,这个问题我想请我们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来回答。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
好的,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网络谣言是广大网民最深恶痛绝的网络乱象之一。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每逢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社会热点、重要国际事件,都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各种谣言信息。在平时,针对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群体也会出现方方面面的谣言信息,很多是别有用心的。这些谣言,有的挑唆对立、误导民众、引发恐慌,有的干扰公众认知、扰乱社会秩序,有的危害网民人身财产安全,有的损害企业个人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有的甚至把矛头直接指向我们党和政府。整治网络谣言是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回应民众关切、保障网民权益的迫切需要。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打击和治理网络谣言,意义尤其重大。我们拟采取的措施主要有这么四个方面。一是清理存量。组织网站平台对已经认定的网络谣言信息进行清理,防止其反复传播,重点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生科普等领域的谣言信息,开展一次全网清理,打上标签,作出明示,让这些谣言信息没有藏身之处。二是抑制增量。就是要压实网站平台的主体责任,对敏感领域、敏感事件产生的各种信息加强识别。对影响大、传播广的无权威来源信息,及时查证。快速发现谣言、遏制谣言,努力把谣言信息消灭在萌芽状态,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三是惩治源头。要严肃追究网上谣言信息发布传播的相关方责任。建立溯源机制,对首发谣言信息的平台和账号加大惩处力度。发挥“黑名单”作用,对多次发布传播谣言信息的账号主体予以严厉惩戒,全网禁止注册新账号。对情节特别严重的,要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绝不能让网络成为传播谣言的法外之地。四是协同治理。要建立健全治理网络谣言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完善监测、发现、辟谣、处置全流程工作规范。要充分发挥举报工作的作用,发动广大网民积极举报,提供谣言信息线索。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作用,及时发现和识别谣言。发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作用,明辨是非,还原真相。我想,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一定能把谣言信息打下去。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因防疫履职不力,长春市、吉林市16名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被处分
2022-03-17 18:23 抗疫进行时 -
吉林全省将挖掘闲置楼盘等用于集中隔离
2022-03-17 17:32 抗疫进行时 -
网信办:有MCN机构操纵账号联动发布错误价值导向信息,干扰试听
2022-03-17 17:26 -
国际法院要求俄停止在乌军事行动,外交部表态
2022-03-17 16:42 中国外交 -
台湾现“乌克兰军官”诈骗:先打钱,战后赴台“长相厮守”
2022-03-17 16:35 台湾 -
网信办:全面整治劣迹艺人违规复出、被封账号违规转世
2022-03-17 16:18 -
“中国年轻人认为资产在国内更安全可控”
2022-03-17 16:16 -
商务部:中方将继续与俄乌开展正常经贸合作
2022-03-17 16:01 -
网信办:督促平台整改算法不合理应用带来的“算法歧视”等问题
2022-03-17 15:58 网络监督 -
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处置账号13.4亿个
2022-03-17 15:23 -
我国首条跨海高铁进入铺轨工程施工阶段
2022-03-17 15:20 高铁世纪 -
孙春兰连续4天在吉林调研: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
2022-03-17 14:23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市政府发言人:相信如常的上海会很快回来
2022-03-17 14:11 抗疫进行时 -
1-2月中国经济成绩单亮眼,专家解读如何延续势头?
2022-03-17 13:31 中国经济 -
针灸也能治疗新冠肺炎?张伯礼解读
2022-03-17 11:39 抗疫进行时 -
24岁香港男子赴乌克兰参战,称准备好“为民主战死”?
2022-03-17 11:27 -
张文宏:对未来我们有三个武器
2022-03-17 11:17 抗疫进行时 -
湖南岳阳华容县、君山区4名干部因食安监管不力被追责
2022-03-17 10:36 315维权 -
上海新增本土阳性158例,张文宏出席发布会
2022-03-17 10:15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前两月输入病例1243例:占全国38%,相当于去年全年80%
2022-03-17 09:46
相关推荐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56“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48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13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3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
18名议员跑票,默茨意外未能当选德国总理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