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 张文宏:抗击新冠是持久战,打疫苗去,否则真要吃亏
最后更新: 2021-06-09 18:15:47【文/观察者网 王慧】在广州成为中国疫情焦点之际,观察者网日前独家专访了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全城核酸检测、部分区域封闭管理、非必要不离穗,已经持续半个月的广州疫情迎来决战时刻。6月6日,疫情大考遇上高考,超5.4万名广州考生顺利走进考场。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广州此次的疫情?怎样应对此轮疫情中首次出现在印度的变异毒株?人类和新冠病毒未来到底会是什么关系?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应该怎样举办?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打开国门,甚至到世界各地走走?打了疫苗能管多久,我什么时候需要再次接种?......
面对疫情,我们仍有无数的疑问。带着这些问题,观察者网特意走进华山医院,找到了张文宏教授。在一个多小时紧凑、高效的访谈中,张文宏教授从科学的角度一一给出了答案。
“不要觉得广州的疫情是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张文宏告诉观察者网,今天在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疫情,明天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自己生活的城市。我们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广州的疫情。
“接种疫苗才是我们的正确打法。太多争论无益,尽快去打疫苗,否则真的会吃亏,因为不是你今天打了疫苗,明天就能起效,”张文宏说,新冠病毒的特征告诉我们,这是个常驻病毒,未来我们得和它打场“持久战”。
至于什么时候打开国门,“这取决于我们国家的免疫屏障建立到什么程度。将来国门打开一定是个逐渐的过程,那时候大家得做好心理准备,接受自己周围有病例,只要这些病例的数量是在可控范围之内就没问题。”
张文宏预测,明年春天,我们或许就可以背起行囊,去疫情控制的好的国家或地区走走。“但前提是你自己接种过疫苗,然后去那些疫苗接种的非常好的国家走走。”
张文宏正在接受观察者网独家专访 图源:观察者网
“今天在广州发生的疫情,明天可能就发生在你的城市”
在6月7日上午召开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通报,5月21日至6月5日24时,本轮疫情全市累计报告98例境内感染者。
广州这次疫情发生的比较迅猛,但张文宏表示,“从性质上看,它和前面几次我国其他城市的散发疫情非常接近,都是通过人或物的输入让海外的疫情波及到了中国。”
他呼吁大家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树立这样一个观念:今天在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疫情,明天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自己生活的城市。
各地的疫情通过分析,最终可能都会找到被病毒突破的原因。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被某个城市被病毒突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只要我们跟国外有广泛的交流,无论是货的交流还是人的交流,这种突破就有可能会发生。”
张文宏解释道,在国际大疫情背景下,我们的防控网编织的再密,也终归会有发生疏漏的风险。大家经常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只要是人在做事,就一定会在你注意不到的地方出现一些漏洞。
此前,一些新冠感染者在集中隔离14天之后确诊,或者检测出阳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有些地区采取了“14+7”的隔离政策,后来又有“14+7+7”的政策出现。
“现在,病毒的表现也一直在变,有些病毒低水平的携带时间有可能会延长。所以,只要输入的人数足够多,那么出隔离点的时候总归有些‘漏网之鱼’,有可能检测不到个别低水平病毒复制的病例。”
他坦言,“当我们的防控体量足够大时,由于采样、检测等各种各种的原因,出现一例或者两例漏检,出现一个假阴性或者复阳,出现一些在隔离点隔离不到位的情况,这些意外都有可能会发生,任何一个城市都可能存在这种风险。与境外交流量比较大的城市,像上海、广州等,这种风险会更高一些。”
当然,除了人之外,从国外输入的货物也可能携带病毒,然后传播给人。“疫情防控的关键就是不断修补被病毒突破的防线薄弱点。”
2021年2月21日,航拍青岛港繁忙的码头,集装箱排列成行,货轮装载满满 图源:视觉中国
不过,张文宏同时指出,“找到这些‘点’并不意味着之后我们就可以完全避免被突破,还是有可能发生。因为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我们做不到绝对的隔离。如果要做到绝对隔离,我们就不能跟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来往,不允许国家之间的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这明显是做不到的。”
所以,他呼吁大家,不要觉得广州疫情是个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相反,我们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以一种更加谨慎的平常心来看待这次疫情。
“中国以前的几次疫情怎么防控,这次自然怎么去防控,以前怎么取得成功,这次照样也会取得成功。广州整体上的医疗资源非常充沛,我们对疫情防控成功是有非常大的信心的。”
此前,中国的六安、鲅鱼圈、石家庄、上海、北京等城市都曾发生过散发疫情,而每次我们都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清零的最终结果。
对此,张文宏说:“中国一直采取坚决清零的策略,在实现和全世界互动之前,一般来说会一直维持这个策略。”
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疫情蔓延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小,我们国家应对输入性疫情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现在,各个省份、各个城市都在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不出意外,广州这次的疫情会给全国带来很多宝贵的教训、经验,以及新的想法。我们要善于从中看到积极的一面,不断学会怎么跟病毒作斗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慧 
-
习近平两赴青海看村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
2021-06-09 18:0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商务部报告:中国外贸全年形势仍然复杂严峻
2021-06-09 17:35 中国经济 -
“你只管拿着录取通知书到学校,剩下的国家管”
2021-06-09 17:20 高考 -
“现在导演行业的门槛太低了,什么人都能当导演”
2021-06-09 16:51 -
姐姐回应“被弟弟藏高考准考证”:他不是故意的,很痛心他被网暴
2021-06-09 16:43 -
中科院提出高能量密度锂电新策略
2021-06-09 16:30 新能源汽车 -
一见·青海的“国之大者”
2021-06-09 16:24 -
习近平“典”明减贫事业要义
2021-06-09 16:22 -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
2021-06-09 16:20 -
河南健康码“披金戴银”
2021-06-09 16: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潮头观澜 | 中华水塔 永续发展
2021-06-09 16:08 -
习近平: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2021-06-09 16:06 -
台湾5月对大陆出口增三成,是对美3倍
2021-06-09 16:01 -
意大利领导人承认新冠在意流行早中国半年?我使馆:虚假消息
2021-06-09 15:54 -
供应商员工确诊,台积电无尘室工程短暂停工
2021-06-09 15:49 台湾 -
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国家网信办加大对区块链平台监测力度
2021-06-09 15:40 -
香港岭大学生会执意用“武汉肺炎”,校方出手
2021-06-09 15:13 香港 -
台湾出现多起死后确诊:浮尸确诊、坠河确诊、自杀确诊…
2021-06-09 15:13 台湾 -
我国新冠疫苗接种超8亿剂次
2021-06-09 15: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百年大党正青春⑦ | 汲取应对危机的历史经验,直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1-06-09 15:01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中断访美行程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