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万人周六迎战考研 就业是考生最强动机
关键字: 考研 就业压力 研究生扩招【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据《中国青年报》21日报道,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2日(周六)开考,全国290万考生将奔赴考场。在考研人群中,往届生考研人数占比增长较快,“就业”是他们选择继续学业的主要动机。
人数最多 增幅最大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较2018年238万激增了52万,增幅达到21.8%,是近十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创下改革开放40年来最高纪录。具体到各省的报名人数,河南、江西、河北增幅较大,分别达到25.6%、24.8%、22.1%。
一名武汉考试在室外复习备考(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招生更多了 但压力更大了
2017年,我国将非全日制纳入统考后,研究生招生数量大幅增加,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从59万人增长至72万人,博士招生从7.7万人增长至8.4万人。增幅从原来每年稳定的4%左右一下扩大至硕士22%,博士8.5%。
而在“双一流”建设启动后,不少著名大学在稳定甚至缩减本科培养规模的同时,大幅扩张研究生教育。报告统计显示,从一流大学公布的2019年招生计划看,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有28所高校大幅增加招生计划。
例如,复旦大学从2017年开始增加招生计划800人, 2018年招生计划与2017年基本持平。在2019年,招生计划数又增加700人,达到6300人。
但是,招生的扩大并不意味着考生可以松口气。相反考生们心仪的名校纷纷大幅提高了“推免生”接受的比例。更多的人“不用考研就能录取”,使那些每天在自习室复习备考的小伙伴们压力更大了。
山东青岛的考试在走廊里复习(图片来源:东方IC)
报告统计显示,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而言,近年来部分高校接收推免生比例已经超过半数。
例如,浙江大学2019年接收推免生占比达54%;北京大学2019年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保险硕士、统计学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达到100%;复旦大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推免比例达到100%。
“师兄师姐”占一半 就业是最大动力
在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逐渐接近半数,成为考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青年报》对今年的考研学生进行了采访,许多往届生考生表示自己选择“二战”一是觉得去年没发挥好,或是学校不理想,有些不甘心;二是在求职的道路上发现研究生学历是自己理想工作的“硬指标”。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理想的工作要么学历要求研究生以上,要么本科加多年的经历。”“我不能因为学历失去理想工作的机会,所以还想再争取一下,再来一年。”
来自山东某高校园林专业的学生刘晓萌(化名)告诉记者。
河北省某高校计算机系的毕业生陆颖(化名)说,自己现在的这份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决定提升学历后方便换工作。
“现在很多人说大学生考研是为了不想工作,其实我觉得大家都是为了工作而考研的。”
中国教育在线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者的主要动力,占比达到70%。
而在另一项对于考研回报预期的调查上,仅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
标签 考研- 原标题:史上报名人数最多 290万人周六迎考研大战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戴苏越
- 最后更新: 2018-12-21 14:18:12
-
学生宿醉致高位截瘫,学校、超市、同学均被判担责
2018-12-21 13:58 -
雪天获救,女大学生送民警这幅锦旗
2018-12-21 13:57 暖心闻 -
“耽美网文作者判十年”二审焦点:淫秽书籍鉴定程序是否有瑕
2018-12-21 13:42 依法治国 -
内蒙古“巨贪”杨成林贪污受贿超6亿,一审被判死缓
2018-12-21 12:55 廉政风暴 -
子女先后婚嫁、平房翻二层楼房,低保照领10年不误?!
2018-12-21 12:12 扶贫攻坚战 -
孟晚舟日记回应日本来信,首次披露庭审落泪原因
2018-12-21 11:54 华为 -
上海官员,为何被要求“脑洞大开”
2018-12-21 11:51 上海观察 -
总书记这份极其重要的讲话还可以这样读
2018-12-21 11:34 改开40周年 -
中宣部:首批部分游戏完成审核 正核发版号
2018-12-21 11:22 网络战线 -
1000亿千瓦时!三峡电站创国内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新纪录
2018-12-21 10:54 超级工程 -
两岸没有私交只有公谊?!陆委会阻海协会前会长见连战遭批
2018-12-21 09:56 两岸关系 -
火车门被冻住咋办?乘务员撞撞撞…
2018-12-21 09:11 极端天气 -
祭慰英灵!8小时内抓3名袭警涉毒嫌疑人
2018-12-21 09:08 -
跑好伟大复兴的接力赛
2018-12-21 08:46 改开40周年 -
千磨万击还坚韧——从2018年经济脉动看中国信心
2018-12-21 08:33 中国经济 -
涉事企业被指盗用“学奶标识”
2018-12-21 08:27 食品安全 -
河南性侵幼女案二审宣判:1人死刑 1人死缓
2018-12-21 07:22 依法治国 -
媒体称“偷电瓶被电死 家属索赔20万” 法院:没受理过
2018-12-20 21:47 依法治国 -
中方:该法案向“藏独”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2018-12-20 21:05 中国外交 -
中方驳斥美媒:新疆学员实现就业脱贫,到底是危还是机?
2018-12-20 20:39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政府出大糗,欧洲笑不出来” 评论 19“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评论 78“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评论 91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评论 185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评论 23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政府出大糗,欧洲笑不出来”
-
“俄罗斯是敌是友?美情报高官集体面临‘送命题’”
-
丹麦也怒了,“不可接受”
-
这幅“发福丑画”,将被换成“符合当代形象”的
-
“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
“担心特朗普不可靠,欧洲呼吁建立自己的核保护伞”
-
受特朗普重创的欧洲密集展开“对华外交攻势”,效果几何?
-
“印度打算与中国和解,向美国发出信号”
-
“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
全美哗然!绝密战争计划居然这样泄漏,特朗普都懵了
-
“美国律师党投降了”
-
欧洲三国:USAID关门前先还钱!欠1500万呢,听见吱声啊…
-
“再也不买了!要给美国人上一课”
-
土耳其“乱了”,埃尔多安喊话:像个男人一样站出来
-
“不打算去美国建厂,政策多变没优势”
-
“美国完全低估中国,以后可能只有追赶的份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