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狠砸6000亿美元!拜登能在非洲“取代”中国吗?
最后更新: 2022-07-06 15:18:06观察者网:PGII的项目比较依赖私人投资,如何能保证资金稳定性?
马汉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一直是一个问题。美国一直有一个理论,就是1美元的公共资本可以撬动9美元的私人资本,PGII实际主要是依托美国各种金融机构去撬动私人资本来投资。
现实中,尽管美国驻非洲国家的使馆有专门的交易团队,帮助企业和当地对接、做生意,但美国私人资本对投资非洲的兴趣始终不大。
这一方面是因为非洲当地法律制度并不健全,非洲国家的政权有时也不那么稳定。一旦举行选举、政权更迭,很多政策就会变动。另一方面,在美国整体的政治战略盘中,非洲并没有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导致美国对非政策常常自相矛盾。
在具体实施中,非洲部分项目本身利润的收回也存在问题。比方说美国在推进“电力非洲倡议”过程中就发现,电是造出来了,但是没人愿意付电费——他们在肯尼亚以高成本为300万用户接通了电力,但是大约有100万人拖欠电费。
美国2016年通过的《电力非洲法案》承诺,到2020年将为非洲发电2万兆瓦,为5000万用户提供电力。但截至2020年底,实际兑现的发电量只有4194兆瓦,前景并不乐观。如果这个项目特别能赚钱,它的推进肯定不至于这么慢。可获益性也不是美国想解决就能很快解决的问题,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电力非洲倡议”下,为肯尼亚房屋屋顶安装太阳能板的当地人。图片来源:“电力非洲”网站
此外,美国推行的所谓价值中立的改革,常常明显具有干涉非洲内政的意图。
例如,推进“电力非洲倡议”时,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马克·格林就说,要从提高透明度和降低在非洲开展业务成本入手,确定和消除非洲的政策监管和物流贸易壁垒,从而为美国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为此,美国国际开发署启动了高级顾问小组计划,以协助非洲各国政府推进电力部门改革,必要时还可直接参与改革工作的进行,内容涉及如何推动电力监管机构改革,如何为新电网建设融资,如何吸引离网投资者等。
所以,到项目最后落地的时候,美国常常会遭到非洲很多国家的反对。美国所谓的“公开透明”完全是以自己的方式和标准提出要求,电力基础设施落后、电力知识储备有限、电力治理能力有限、电力系统不完备的非洲绝大部分国家政府既没有这种能力,也对美国主导的体系心存芥蒂:你这些项目到底想要干什么?
美国提出过很多倡议和计划,但到最后的具体实质效果都很一般。
观察者网:PGII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了哪些挑战?中国该如何应对?
马汉智:美国此时提出PGII,战略方面最直接的就是对冲中国的“全球发展倡议”,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全球发展倡议是在新冠疫情、经济复苏受挫的背景下提出的,目的是唤起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重视,让各国尽快实现恢复。
据我所知,2022年5月,在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高级别视频会议举行前夕,美国向多家联合国发展机构施压,阻挠非洲有关人员与会,威胁“缩减供资”。
第二,PGII也会逼迫一些国家选边站。在非洲的外援中,美国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美西方、欧洲是非洲资金的很大一部分来源,时不时就会拿这个敲打你。比如美国《非洲增长和机会法案》规定,部分非洲国家对美产品输入可享受单方面关税优惠,但你要不听话,我就把你中断了,去年埃塞俄比亚就被美国制裁过。
第三,市场竞争肯定会更加激烈。基础设施本身就是一个大家都在争相投资的领域,只是美西方逼迫选边站队让情况更复杂了。譬如,刚果(金)新政府去年就受美国鼓动,审查与中企的TFM铜钴矿合同,类似的打着所谓“反腐败”的幌子对市场重新洗牌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还是竞争。从美国所提出的信息通讯、妇女赋权、卫生系统、清洁能源四个重要领域来看,它是没有考虑和中国合作的,它更倾向于和欧盟等盟友合作。
从中国的角度,我想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聚焦“小而美”的民生项目,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带给当地的获得感。
前些年我们主要聚焦的还是在生产领域。包括我们的“体育场外交”(编者按:通过为非洲国家直接援建足球场等,或提供建设体育场的低息贷款,换取自然资源优惠准入),确实对于国家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有帮助,但疫情的发展,应该说对项目本身的普惠性和人民性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援助铸就利比里亚SKD体育场。图片来源:外交部网站
我们的“光明行”活动就是比较好的例子,中国医疗队走进非洲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当地人就觉得“我的病看好了,那就中国医生治好的”。
再比如部分地区的冷链运输问题,非洲天气比较炎热,农产品在深加工过程中难以储存,中方就可以在这些项目上进行投资。像卫生系统领域的清洁用水、疾病预防和救助等问题也比较重要,美国就相对做得更多,这也是西方比较在行的项目,包括美国的总统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等等。
二,是探索设施融资的可持续性。现在明显的感觉是,我们在非洲整体的投资步伐还是受到融资影响,也就是非洲国家资金困难,你再投进去怎么办的问题。
一个项目从投资、建设到运营,不能说建设完了就结束了,妥善运营也是要花些力气的。或许可以考虑采取债转股的方式入股,以股东的身份在当地长期运营。
三,是探索加强三方合作。对于非洲的基础设施援建,越要往深走、往实走,三方合作带来的各国规则对接可能越麻烦,但这确实可以为重大投资的风险性提供一定安全保证。和美国无法合作的话,那可以和法国试一试,和日本试一试,通过和更多人的合作,利用其他国家的优势,把项目盘活。
观察者网:有美国官员声称,部分与中国进行合作的国家“后悔”了,因为中国更感兴趣的是地缘政治上的利益,而非让当地民众受益。他还认为,西方当前入局非洲基建“不算晚”。您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马汉智:美国人一直有个说法:对于在水中挣扎的人来说,只要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抓住。他们认为,中国就是在非洲水中挣扎时提供了帮助,等非洲上岸了以后,其他国家递出的手多了,就不一定去选择中国了。
意思就是,我们以前没重视非洲,让中国抢跑了,现在我们都来了,你们应该知道谁是真正的伙伴。这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非洲人,你自己做不了主。”这是很自大的,也很狂妄。
非洲人民自己有能力和意愿选择与谁合作,他们如果真的后悔,肯定会拒绝与中国合作,为什么只和西方私下说呢?
很多非洲国家领导人也都批驳过西方这种论点。去年的一个美非论坛上,塞内加尔总统就说得很明确,我们和中国的合作,是自主自愿的结果,不存在谁强迫谁,更不存在后不后悔的问题。
2017年5月12日,列车从肯尼亚蒙内铁路沿线的马泽拉斯铁路大桥上驶过。图片来源:新华社
事实上,非洲人早已不是他们所理解的那种样子了。西方眼看着非洲现在发展起来了,才想来分一杯羹,这实在不是什么高明的说法,非洲人对它常常是嗤之以鼻的。
美西方实际还是满脑子冷战思维、对抗思维,把非洲当成一个大国竞技场,把非洲国家当作棋子,当作一盘肉。
非洲不是谁的局,也不是谁的地盘,非洲可以自主选择和谁合作。这也不是晚不晚的问题,非洲现在仍然有大规模的投资趋势,这是合作内容“真不真、实不实、能不能带来切实好处和实际收益”的问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蓉 
-
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总经理: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多去世
2022-07-06 15:08 油价 -
-
原来,拜登犹豫是否对中国半导体征税…
2022-07-06 13:49 中美关系 -
荷兰农民开拖拉机示威,警察“瞄准射击”
2022-07-06 13:43 欧洲乱局 -
NASA:月球计划相关卫星失联了
2022-07-06 13:22 航空航天 -
“如果阿桑奇被引渡美国判刑,就该把自由女神像拆了”
2022-07-06 12:49 美国政治 -
迪士尼捂了95年的米老鼠版权,要到期了
2022-07-06 12:04 -
加拿大将被迫销毁1360万剂过期阿斯利康新冠疫苗
2022-07-06 11:05 抗疫进行时 -
俄货轮偷运7000吨乌粮食,土帮忙扣押?俄方回应
2022-07-06 10:58 乌克兰之殇 -
说了“我为市长工作”后,他仍在光天化日之下遭持枪抢劫
2022-07-06 10:28 -
他向人群开枪70余次,穿女装逃跑
2022-07-06 09:37 美国枪击案 -
为表能源独立决心,他用起默克尔名言
2022-07-06 09:32 欧洲乱局 -
美国新增确诊131494例,死亡376例
2022-07-06 08:49 美国一梦 -
中瑞自贸协定目前是否被冻结?我大使回应
2022-07-06 08:31 欧洲乱局 -
哈萨克斯坦大使:哈中将建第三条边境铁路
2022-07-06 07:16 中国外交 -
对首相失去信心,英国卫生大臣和财政大臣辞职
2022-07-06 07:00 -
乌方称重建需要7500亿美元,展示了这张“分包”地图…
2022-07-05 22:59 乌克兰之殇 -
中澳官员近期互动,外交部:重启需要实际行动
2022-07-05 22:49 中国外交 -
日本要对俄油气下手,俄方撂下狠话
2022-07-05 22:44 俄罗斯之声 -
这座欧洲央行的象征要被卖了↓
2022-07-05 22:38
相关推荐 -
美媒竟来碰瓷:解放军这次演训,“是在考验美国决心” 评论 110围岛集结、多向抵近!现场视频来了 评论 174美国学者开始“流亡” 评论 141“中国走在这场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国呢?” 评论 134“再不打钱,欧洲在这个领域也会输给中国” 评论 141最新闻 Hot
-
“斯塔默这么努力地讨好特朗普,但没回报”
-
特朗普最新对朝表态
-
美媒竟来碰瓷:解放军这次演训,“是在考验美国决心”
-
“一些政府打电话来问:中国已深耕十年,我们咋追?”
-
围岛集结、多向抵近!现场视频来了
-
龙应台:赖清德错了,留给台湾的时间不多了
-
她又来:美欧相争,中国得利
-
“说好的补贴不作数了,美商务部长还让学学台积电…”
-
美国学者开始“流亡”
-
美媒质疑:这事真怪得着中国么?
-
“中国走在这场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国呢?”
-
“‘AI末日论’是美国的误导,我们的命运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将是“解放日”
-
马斯克5月底离任?特朗普:我会挽留他
-
“冯德莱恩骂我半小时,说我是白痴,就因为…”
-
“再不打钱,欧洲在这个领域也会输给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