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娄昆:如果我们的宣传片都能像华为那样,谣言还会满天飞吗?
3月19日是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开通运营一周年,当地举行了庆祝活动,过去的12个月里,往返贝尔格莱德与诺维萨德的列车共计平安运送了近293万乘客,“一带一路”的成果初现。因俄乌冲突,塞尔维亚被放在欧洲的舆论风口炙烤已有时日,深陷罢工、财政等多重危机的西方国家看着被他们拖入战火中苦不堪言的难民,更见不得他人岁月静好,刚巧日媒抛出了这则离谱的谣言,大肆包装炒作一番,倒也符合这些媒体的一贯作风。
而今年内另一项关于中国高铁的大事件就是雅万高铁的开通,也正是当年日本信心满满却兵败滑铁卢的项目。作为全中国标准输出的高速铁路,从建设伊始至今就从不缺少反对的声音,选址的时候说不环保、建设的时候说超预算,现在快竣工开通了就炒作耗电量离谱,估计等正式开通运行了会继续炒作票价贵、没人坐、维护费高,这些层出不穷的谣言好比灭不尽的“小强”,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谣言止于智者,但针对于中国高铁的谣言,与智愚无关,而是与价值体系与资本诉求密切相关。
雅万高铁
眼下西方无法实现中国高铁这样的建设速度,也不能理解中国铁路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更不能容忍中国在技艺上超过自己,但是客观事实无可更改,没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及建设经验,自然技术上的更新迭代就会变慢。德国、日本在高速铁路方面不能说全然毫无优势,但是大多是基础科学衍生的一些专利,例如电机中的部分元器件,其中绝大部分中国已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全自主国产化生产,但是总有人不信,把崇尚西方科技领先作为潮流,把部分工艺包装成“核心技术”,认定为是中国被“卡脖子”的关键。然而实际上真让他说出具体的占比,是否有替代途径,以及哪些已经被市场所淘汰、哪些已经在中国高铁的海量实践中被弃用,却又说不出来。
这更像是一种恼羞成怒,但是在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全球第一的事实面前又无从反驳,抱着“老牌强国”活在过去,大肆宣扬中国是一种虚假的繁荣,更加符合这些国家营造的价值体系。
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中国在发展态势中稳住了自身,而一向鼓吹资本安全的欧美,这两年用却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并不安全。为了避免恐慌的资本再度流入中国,自然要证明任何流向中国的资本都会被假数据所消耗,从而营造与中国相关的资本都不安全的氛围,最终实现其控制全球资金流向的目的。
无论是经济萧条时期的美国,还是倒退三十年的日本,抑或十余年内实现跨越发展的中国,基础设施都是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通过罗斯福新政复苏的美国比任何人都清楚,强大的路桥建设能力意味着什么,也正是如此,资本势必要通过所谓的西方主流媒体打压中国建造的名片。当下全球经济困局需要全球携手共度难关,虽然最终举措尚不可知,但基础设施建设一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这一进程中中国通过输出可复制、可传授的建造工艺、理念,从而获取大量海外工程订单,这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谣言通过其数据的夸张性、叙事的故事性,再加以“艺术渲染”往往会对非专业领域的人群造成很大的感官冲击,从而引发个体的传播欲望,最后引起散播,这一点是谣言本身的自带属性。而对于意识观念和思想方向与中国有本质冲突的西方国家,使得这些恶意编造的谣言蒙上了更加“香甜”的外壳,散播这些谣言也许不会改变当下糟糕的现状,却可以使盲目的个体获得片刻的欢愉。
海内外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关于中国建造、中国技术的宣传绝不匮乏,配合大气磅礴的音乐和绝美的拍摄手法,中国海外工程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点击率是非常出众的,但是西方国家的媒体往往喜欢利用这种看起来造成强大视觉冲击带来的震撼,营造“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谣言。此次耗电量就是个很好的案例,外人是不会关心中国铁路负债来源的,拿着铁路亏损的名头,结合中国铁路的高速度、大体量,编造看起来逻辑上有些许关联的谣言,得出耗电成本剧增导致亏损的结论,再找几张图片不负责任的一扔,又符合西方一贯对中国的定位,自然就产生了“可信度”,因此辟谣的速度是远远跟不上造谣的速度的。
从媒体角度获取绝对的话语权,在资本控制的当下是很困难的,但是从不同维度展现中国的工匠精神,仍然是值得广大工程人员和媒体人员借鉴的途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早些年部分国内自媒体鼓吹德国的布线工艺,整齐划一全球领先,殊不知这已经是中国通信企业的常规操作了,任何一个主机房的布线不仅排布整齐、颜色统一并配有二维码、条形码等数据标签,后台更有功能齐全的信息系统支持运维调试。
通讯布线的最高境界,我们也能达到
而这方面的宣传其实是相对匮乏的。在若干年前,华为尚未被制裁的时日,有外籍工程师给我看过一则向当地政府汇报用的视频,只是从技术方面展现了一个当地家庭通过华为手机终端实现智能家居互联的场景,通过远程为孩子、为老人提供帮助。全片没有使用航拍、俯瞰的宏观视角,更多体现了家庭的温馨和睦。但是令我惊讶的是这竟然是基站业务广告,外籍工程师告诉我这个片子是一个怀孕母亲构想的,核心逻辑就是支持华为的基础设施建设,受益的是每一个家庭,服务的是每一个心系家庭的个体。
这种更贴近于人本位的宣传逻辑,在工程领域大部分情况下也许并不适用,但是在特殊场合下却起到了扭转乾坤的效果。然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万物互联的场景最后又被污蔑成危害国家安全的一幕,想必这也是那位母亲始料未及的事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甘肃将为兰州牛肉拉面“立法”
2023-03-27 07:44 -
“95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网友质疑让查税!当事人回应
2023-03-27 07:41 消费 -
200课时2万元: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不顾限令推销大课包
2023-03-27 07:18 中西教育 -
山脚堵到山顶,泰山游客爆满,原因是……
2023-03-26 20:40 中国游客 -
壁仞科技联合创始人、图形GPU产品线总经理焦国方离职
2023-03-25 13:14 观网财经-科创 -
韩文秀:中国是国际金融安全的避风港
2023-03-25 11:29 观网财经-宏观 -
“摩尔定律”提出者戈登·摩尔去世,为英特尔联合创始人
2023-03-25 09:27 观网财经-科创 -
2023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3月26日起执行
2023-03-25 08:42 航空航天 -
美团去年营收2200亿,同比扭亏
2023-03-25 08:2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德意志银行股价重挫引市场担忧,朔尔茨发声
2023-03-25 08:23 观察者头条 -
华为首次同时发布双旗舰,点燃2023手机大战?
2023-03-24 17:42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军对叙利亚东北部发动空袭
2023-03-24 15:53 叙利亚内战 -
徐直军:华为已攻克部分自主替代关键环节
2023-03-24 11:32 华为 -
2022年我国锂电年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
2023-03-24 10:45 观网财经-汽车 -
在线音乐服务将挑起腾讯音乐大梁?
2023-03-23 20:4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详解AI领域布局,腾讯刘炽平:将投入大量资源构建基础模型
2023-03-23 20:4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外交部:中方密切关注,这是美方的责任
2023-03-23 16:22 观网财经-海外 -
巍华新材拟主板上市,却让二股东上市公司闰土股份有点“尴尬”
2023-03-23 15:04 观网财经-金融 -
香港金管局回应美联储加息
2023-03-23 11:53 -
停工停产停职!玉蕾橄榄菜道歉
2023-03-23 10:23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6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0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