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实、杨修娜:中国中等收入人群到底有多少?
最后更新: 2021-04-30 10:59:55三、未来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趋势预测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需要几代人持续努力和奋斗。同样地,扩大中等收入人群规模以达到一个收入分布橄榄型社会和不断缩小收入差距以建立一个共享发展的社会都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我们需要从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我们使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收入中位数的67%、200%作为定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上下限,并在3%、4%、5%、6%、6.5%不同经济增长率的假定情形下,根据CHIP数据中住户收入分布,估算了我国2025、2030、2035年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关于2025、2030、2035年定义中等收入群体的上下限,由于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官方预测都只到2020、2021年,没有更久远的预测。所以,我们借鉴国际上权威学者现有研究的做法,假定从2020年到2035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为3%,并且收入分布不变。基于上述两个假定,并利用2020年的世界各国人均GNI的信息,进而估算出2025、2030、2035世界所有国家人均GNI中位数,并把此中位数的67%、200%作为定义我国2025、2030、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的上下限。
然后,根据世行公布的各个年份的PPP(购买力评价指数),将用美元衡量的上下限换算成用人民币衡量的上下限,并进一步除以365,得出以“元/天”为单位的上下限。
最后,在收入分布不变的假设下,在6.5%、6%、5%、4%、3%不同收入年均增长率情境中,我们估算了2025、2030、2035年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从图3可以看出,如果增速为6%,到2025年和2035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将达到37.7%、44.3%;如果增速下降至3%,则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只能徘徊在29%的水平。由此看出,提高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至关重要。
上述预测结果是建立在我国收入分布不变的基础上。这意味着如果在未来15年中我们能够不断缩小收入差距,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那么中等收入人群比重还会进一步上升。如果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下降到0.4左右,那么在年均6%的经济增长率基础上,我国中等收入人群比重有望超过50%。
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效应
(一)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消费率
一般来说,中等收入群体的稳固与扩大,会带来住房、汽车、旅游、教育、耐用消费品和新兴服务业的旺盛需求。这在引导社会消费、促进消费升级的同时,会创造规模巨大的市场购买力,使得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当前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支出占全国的比重将近50%。2018年CHIP数据结果显示,虽然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口规模在全国仅占29.4%,但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总支出约占全国总体的46.5%。其中,居住消费支出占全国的47.7%,医疗支出占全国的43.2%,教育支出占全国的45.2%。而且,近些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的“升级型”特点比较突出,并成为推动消费结构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的内在动力。近几年各收入群体用于家庭设备、衣着鞋帽、日用品等家庭日常支出比重逐渐上升,其中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日常支出比重上涨幅度最大。
然而,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我们利用2018年CHIP数据,将全部样本分为相对贫困人群[9]、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然后分别计算每个收入群体的消费率,即每个家庭的消费支出占本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计算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约为65.16%(详见表3)。其中,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平均消费率(53.19%)低于城镇中等收入群体(66.25%),这和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就业、收入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有一定关系。这也意味着,若农村居民和农民工能够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均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他们的消费率将会进一步提高,消费需求将会得到释放。
备注:基于2018年CHIP数据估算而得。消费率=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
对于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比重产生的消费效应,我们做了一些相关的模拟分析。对于消费支出占其收入的比重而言,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说,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远远高于高收入人群。而相对贫困人口的平均消费倾向可能超过100%,很多穷人的收入很低,但消费是刚性的,会举债消费。
如果低收入人群转变为中等收入人群是靠收入增长实现的,那么收入增长会带来两个效应:第一是价格效应,低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如果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其边际消费倾向会有所下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倾向下降导致消费减少,而不是消费增加。第二是收入效应,收入本身的提高带来消费的增加。这两个效应要加以区分。如果低收入人群中分别有20%、50%、80%成为中等收入群体,我们估算了其对整体消费产生的影响。
另外,关于低收入人群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过程也有很多的假定条件,比如是随机的过程还是低收入人群中收入偏高的人群会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在不同的假定下估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总体可以看到,由于收入效应远大于价格效应,所以总效应是正的。如果低收入人群有20%成为中等收入群体,总消费会提高约8%;如果有50%成为中等收入群体总消费会提高21%左右;如果有80%成为中等收入群体,总消费提高的幅度会更大。
综上所述,若从中等收入群体的角度提高社会需求,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两方面,一是如何提高中等群体比重,二是如何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率,让中等收入群体既能消费也敢消费,从而达到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 原标题:李实万字长文详解:中国中等收入人群到底有多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从蚂蚁到13家,约谈背后不变的内核是什么?
2021-04-29 19:53 互联网金融 -
腾讯、字节等13家互联网金融巨头被约谈
2021-04-29 19:38 互联网金融 -
“出口管制只会加快中国自主研发,我们将彻底失去市场”
2021-04-29 14:57 上市公司 -
连亏6个季度,波音CEO敦促拜登与中国“搞好关系”
2021-04-29 13:54 上市公司 -
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将保持在近零水平
2021-04-29 10:31 美国经济 -
美联储主席:不急于推出数字货币
2021-04-29 07:56 美国经济 -
国税总局原副局长:中国企业税制竞争力低于美欧日
2021-04-28 10:25 中国经济 -
沪苏联动“五五购物节”,外媒关注的是数字人民币
2021-04-27 21:07 中国经济 -
苹果本周将被欧盟起诉:限制竞争对手
2021-04-27 19:05 大公司 -
A股ODM龙头市值一日蒸发125亿:印度工厂仍在正常生产
2021-04-27 17:54 上市公司 -
进口铁矿石价格一季度同比涨65%,中钢协:加大国内外开采力度
2021-04-27 17:03 -
千亿补贴,欧洲也有一个“芯片梦”
2021-04-27 16:09 上市公司 -
经济日报:地方金融机构不是政府和大股东的“提款机”
2021-04-27 07:24 基层治理 -
蚂蚁集团与央行数研所合作协议为2020年签署,不涉及产品选择
2021-04-26 16:49 -
小米印度两名员工因新冠去世
2021-04-26 15:52 上市公司 -
科创板60%股票已经僵尸?专家:危言耸听
2021-04-26 09:00 上市公司 -
动真格!深圳连续两年大幅提升居住用地供应
2021-04-25 20:22 中国房市 -
F5G全光网核心支撑,上海建成全球首个全光智慧城市
2021-04-25 15:47 上市公司 -
我国首个国产大飞机生产试飞中心竣工
2021-04-24 20:54 中国大飞机 -
哈啰出行赴美IPO:去年营收60亿亏损11亿,蚂蚁集团为第一大股东
2021-04-24 16:51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9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292“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57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11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2最新闻 Hot